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在杨庄那两年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对人的三观影响最大的时期,往往只有几年,对于我,就是在杨庄驻村的那两年。

大学毕业后,在医院干了18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干着一种过了今天就知道明天的稳定工作,甚至以为这种生活会直至终老,这种际遇的改变是2015年4月受县委组织部委派到白石镇杨庄村任两年的“第一书记”。

我不是土生土长的汶上人,对于乡下的村庄是完全陌生的,当我被一个高高大大的男人接到村委办公室时,心里满是对村里工作茫然无措的忐忑局促,那个男人就是杨庄村支部刘书记,风风火火地用手在满是尘土的凳子上擦出一片屁股大的干净地方招呼我坐下,边在自己裤子上抹去手上的土,边加大嗓门给村委的同志们介绍“这是县里派来的第一书记,你们不是嚷嚷着修路没钱吗?李书记来了,我这个书记就让给你了,你可弄钱给我们修路吧!”初来乍到的我还不了解刘书记正直爽朗性格和戏谑玩笑的语言风格,当时,我还特认真的问“咱村修路需要多少钱?”村会计说怎么也得一二百万,我吓得一吐舌头,没敢再说话……我的驻村生活在这种尴尬的气氛中开始了,听着村干部给我诉苦说村集体没有一点经济收入,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看着村委里垃圾遍地,村里办公家具缺胳膊少腿儿,东倒西歪,满是灰尘,我的心里充满了失落......

不久以后的一件小事改变我对基层干部的看法,15年4月28日,临近中午时,我正和和镇村两委干部谈村里发展,外边突然下起雨来了,因为正值小麦抽穗期,大田里急需要灌溉,大家都笑着说这是一场好雨,能给老百姓节省下不少浇地的钱。正说着,忽然一阵“噼噼啪啪”的异样声音传来,大家不约而同的都挤到门口去看,院子里花生米大小的冰雹不断落下来,很响地敲击着地面,声声像重锤敲在每个人心上,现场的气氛瞬间凝重起来,焦急忧虑挂在每个人的脸上,“地里的庄稼怎么样?核桃树怎么样?苹果树怎么样?……”一个个担心聚集起来,“群众一年的收成啊!赶紧问问怎么样吧?”慌忙拿起电话,给种粮大户,给苹果园,给核桃园,给……急切的话语在风雨中都变了腔调,白石镇的汪书记也给管区主任打来电话询问这边的情况……

好在冰雹只下了一小阵,各处的消息不断传回来核桃园没事,苹果园也没什么损失,村里的刘书记急切地想去麦田里实地看看,雨稍停歇,在绿油油的麦田里,麦子正喜滋滋的喝着雨水,因为冰雹持续时间短,风也不大,庄稼没有砸伤叶子和倒伏,只是虚惊一场。又到农户家转了一圈,正是中午吃饭的点,都在家吃饭,人员和财物也没有什么损失。

刚刚回到村部,雨又大了起来,在疾风骤雨中一辆汽车飞驰进村委大院,县委组织部的领导也下来了解情况,经过简短的询问后,得知一切安好,连车都没下,又匆匆冒雨赶向下一个村庄了……

等这场风雨冰雹过去,心情逐渐平复,作为一名刚刚驻村干部,我在想:初夏的一场雨,偶尔夹杂些冰雹,在以往单位坐办公室,只不过是欣赏雨伞美丽了城市的风景,享受雨后清新的空气,偶有冰雹,总不免冲进雨里,捡拾几个,看看它们是否精英透亮,握在手心感受它的丝丝冰凉,而住在村里和村镇里的干部一起经历这一切,同样的浪漫场景,再也没有出现,和他们一起心惊肉跳,一起悲喜交加,一起冲进冰雹……,这种感觉如此充实而美好,一场风雨冰雹,第一次如此牵动了我的心。从此,不下雨,我担心庄稼会旱,雨大了,我担心庄稼会淹,风大了,我担心庄稼会倒,核桃会从树上吹落,影响农人的收成,驻过村的我,把每一场风雨都看成一次悲欢,党的基层干部心系民生的情怀,更让我的心灵经受了巨大的震撼,这使我想到了郑板桥的诗句: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如果我们党的干部都有了这种忧国爱民的精神境界,相信每一场风雨都不会可怕,风雨过后都将是灿烂的晴空!

受到这件事的感染,我有了为村民做点事的冲动,就利用医疗单位的优势联系为村民健康查体,村民对健康查体的热情都很高,不断地从家里、地里、集市上赶来查体,特别是人多的时候对查体的工作比较理解和感谢,都说“又不要钱,大夫们都给我们查的很仔细,这么大热的天,真谢谢你们了!”为了能尽可能的照顾到更多的群众,医务人员牺牲自己的午饭午休时间,查体工作一直延续到下午两点,共为238位村民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查体,为群众节省医疗费用3.5万元。

“一花独放不是春”只有全民健康,才有全面小康,通过查体,看到老百姓特别是农村妇女,上有老下有小,自己有健康问题,也没有功夫出门检查,我发起和联系全县第一书记,在所驻村继续开展“送健康关怀到妇女身边,为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加油助力”活动,组成送健康下乡查体组,到村为35-64周岁的妇女免费开展早发现、早诊断乳腺癌、宫颈癌的专项健康查体工作,陆续到二十几个第一书记所驻村的进行了查体工作,共检查适龄妇女3000余人,大大促进了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

农村要致富,要有好项目,通过发展土地流转,我和村两委积极引导农民转变观念,发展种植良种核桃树项目,引进早熟高产优质的核桃新品种。树是种下了,核桃种植户普遍缺少种植管理技术,我邀请市、县农业局和林业局的专家来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三十多位农民兄弟姐妹正翘首企盼的“科技大餐”开席了。专家对核桃种植的肥水管理,采摘时机进行了重点介绍,强调核桃树施肥一定要采用硫基肥,专家还特别指出,核桃树立秋后一定不要再浇水,以免长出鲜枝越冬时冻伤减产。通过培训尝到甜头的核桃种植大户,求知若渴,我又积极联系济宁学院的农林专家专家来到田间地头对种植户进行核桃种植技术培训,大大促进了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在核桃产业发展上,争取政策扶持力度,协调各种植户“抱团”求发展,规模见效益,成功争取《山东省特色经济林项目》。为打响优质薄皮核桃品牌,增加市场竞争力,增加核桃销售量,争取在“两节” 前上市,卖个好价钱,我们帮扶工作组和村支部商议,摒弃以往自然晾干的传统工艺,购进大型烘干机,进行脱皮烘干,大大提前了核桃上市节令,保证了核桃在中秋国庆佳节前上市,同时也保持了核桃良好的品相。在销售策略上,改变了原有用大麻袋,塑料编织袋的粗放销售模式,积极联系专业人员为核桃设计品牌和精美礼盒专属包装,成功注册“宝昙”商标,并将《本草纲目》中核桃功效“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利三焦”写进包装箱。这一系列的措施大大提高了核桃的品牌和销量,和往年同期相比,增加种植户收益5万余元,种植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效益。

让我最头痛的问题还是修路,每天看到到村内的道路年久失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群众出行很不方便,的确该修路,可是“修路是个好事,可钱从哪里来?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修下来怎么也得一二百万!现在村里没钱怎么修?”我和村干部一起跑镇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争取财政支持一点,一同给群众代表讲政策把集体山林的承包期延长一点,回单位要来了4万元的帮扶资金,启动资金最终解决了。有了钱就好办事了,修路在一个村里就算是个大事了,关系到各家各户,水泥路离谁家大门远了,不方便,离谁家菜地近了,少种菜;路高了,家里出不来水,路低了,一下雨就是大水坑,看似鸡毛蒜皮的事,到牵涉到个人的切身利益,几乎每天都在吵吵,群众利益无小事,我和村干部就磨破了嘴皮子,“拉关系,套近乎”当“和事佬”解决这样那样的问题,没少受难为,也没少挨骂,毕竟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为了大局照顾大多数的利益,这样的小事,都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充耳不闻”。可在工程质量上,大家都瞪起眼来,容不得半点马虎,对于加料的配比,搅拌的时间,我和村里的刘书记,一人一个马扎,只要开工就盯住,村干部每人随身带着卷尺和铁条,那块不够尺寸都要及时补上……,路修完了,几乎每人都脱了一层皮,但是我们每个人为民服务踏实做事的风格都提高了一大截。

欲问秋果何所累,自有春风雨潇潇。我在杨庄那两年,村容巨变,笔直宽阔的“户户通”水泥路修到了各家各户门口,沿街整齐划一的粉皮墙,道路两旁甬道大理石拼装,优雅的白玉兰花争相开放,高清监控守护,LED路灯点亮,乡村的夜更加平安明亮。过去“风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到处小水坑,走路垫砖头的泥巴路,满胡同土堆、粪堆、柴堆,鸡屎牛粪脏、乱、差的大街巷,夜里出门就摸黑,偷鸡摸狗拔蒜苗的景象成了村民的记忆。

我在杨庄那两年,村风巨变,村干部“一天一只鸡,三天一只羊,天天有酒场”的吃喝风刹住了,代之的是热心政治学习,恪守勤政爱民,按时坐班服务,心里装着百姓;村民婚丧嫁娶,铺张浪费,攀比排场随份子之风被移风易俗,厚养薄葬,凡事简办,勤俭节约所取代;以往农村妇女没事“东家长,西家短”“扯舌头”有事“撒泼打滚骂大街”的现象没有了,农闲时都去跳跳广场舞,争当“好媳妇”“好婆婆”敬老爱幼,和睦相处,家庭生活幸福美满蔚然成风。

走过驻村坎坷路,自身修炼增九重。我在杨庄那两年,最重要的不是我对杨庄发展的点滴贡献,而是驻村工作经历对我思想的重大影响,以前说起“救护车一响,一头猪白养;住上一次院,一年活白干。”作为一个在医院工作的人,总觉得这是夸大其词,现在知道了,在风里雨里种一年庄稼一亩地收入不过2000块钱,不如我们坐在空调暖气房里,风不打头、雨不打脸一个月挣的工资多,知道了群众的钱来之不易,我们医生才能在治病救人时把药方开小,把良心开大!我在杨庄那两年,让我的管理理念上也有了更深的体会,在村里对待不配合工作普通老百姓用什么降职,扣工资,甚至开除的方法根本不管用,都要通过沟通解决问题,“百家米养百样人”无论他是什么样的人,做了什么事,做群众工作都需要技巧和方法,从中也悟出了一个道理,没有做不通工作的群众,只有不够努力的干部。我在杨庄那两年,不仅帮助了杨庄发展,自己也收获了成长锻炼的阅历,收获了基层工作的经验。更是一生难以忘怀的重要经历,是一生享用不尽的宝贵财富!

我们这一代人,大抵都会有一个生命起点的山村,称之为故乡;我在杨庄那两年,我笃定的认为,还有一个思想起点的山村,那就是杨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载 | 《绿色记忆》之:工作队长 | 作者:刘月凯
工作札记 | 张冠李戴的招待费
义工联理事林四海驻村日记之十四|万众一心 共克时艰
福建福清 / 陈声龙 【小说连载】/《​“十五品”干部(二)》
苍山杨凌村
为什么年轻人不愿做村干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