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别自己吓自己,吓出一身病

别自己吓自己,吓出一身病

  【智慧启引】:『古人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在心情不好或被恐惧击中时,会变得格外敏感,而且凡事都会往坏处想,自己吓唬自己。专家认为,其实有些疾病完全是被自己吓出来的。人的健康状况有起有落,生病是正常的。有了病,应该及早就医,主动配合治疗,并且用积极快乐的心态看待疾病,这才是明智之举。』

  67岁的约翰·沃肯是纽约的一名退休教师。他在一次做体检的过程中被查出了心脏早搏,尽管医生一再强调正常人也会出现早搏现象,约翰的心脏并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病变,可他仍然怀疑自己患上了心脏病。从医院回来后,约翰去图书馆查阅了很多心脏病的相关书籍,发现书上有关心脏病的不少描述都能和自己的症状对应上。从此,他变得心事重重、郁郁寡欢,总是担心自己命不久矣,饮食和睡眠都出现了问题,家人的开解和劝说也无法帮他卸下心理包袱。半年之后,约翰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每况愈下,甚至连下床走动都成了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其实,我们身边并不乏那些自己吓自己导致生病的人。他们一般都存在容易接受心理暗示、自信心不足、过分关注自身生理变化和不适感、有疑病倾向与神经质等特征。原本只是一点无损健康的小毛病,在他们那里却被对号入座,无限放大成了危及性命的顽疾。最终,一个本来没有生病的人,也被煎熬成了真正的病人,足见恐惧的心理状态在疾病形成和治疗的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近些年,心理因素越来越被医生所重视,甚至被应用于临床治疗,用以缓解症状。凯特·里弗斯是波士顿一位患有“舞蹈病”的女士。2013年2月,求医心切的她应征参与了哈佛大学医学院为新药开发所做的一项临床试验。凯特与另外49名患者被分成两组,一组服用开发新药,而凯特所在的小组则服用既没有药效,也没有毒副作用的安慰剂,结果在服用安慰剂的这个小组,患者感觉“药品有效”的比例,比服用真正药物的那个小组还要高。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安慰剂其实就是一种由葡萄糖或淀粉制成、外形与真药很像的“假药”,那为什么患者服用了没有治疗作用的安慰剂之后,病情会出现了好转呢?道理其实很简单:人一旦生了病,就会非常渴求治疗,希望及早治愈,也会对任何一种可能产生疗效的药物寄予希望。尽管他并不知道医生给他服用的是安慰剂,可凭借着对新药治疗效果的全心期待,他在心理上产生了良好的积极反应,那些此前因为心理和情绪压力产生的身体症状也就得以缓解。
  古人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人在心情不好或被恐惧击中时,会变得格外敏感,而且凡事都会往坏处想,自己吓唬自己。专家认为,其实有些疾病完全是被自己吓出来的。人的健康状况有起有落,生病是正常的。有了病,及早就医,主动配合治疗,用积极快乐的心态看待疾病,收获医学奇迹也并非是天方夜谭。
  NBA的传奇巨星、有着“魔术师”美誉的埃尔文·约翰逊在1991年被确诊为艾滋病毒携带者,可他始终乐观地工作和生活,就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22年后的今天,“魔术师”约翰逊仍旧健康地活着。他打败了恐惧的心魔,因此收获了身体的安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疾病、欲望,心理暗示惹的祸?
自愈力被人们称为是癌症康复的“特效药”,该如何唤醒自愈力?
专家视点:负面思考易引病上身
人类有哪些有趣的心理效应?
严重被低估的机体自愈力,你了解多少?
为什么说疾病的发生50%以上与情绪有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