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常规育儿行为引热议


前段时间诚诚在火车站“乞讨”的真人真事在网络上发酵并引发热议。不少网友对诚诚爸爸的做法表示不解,有人直言:“这个年龄的娃以教育为主,不做作业要耐心开导,不是让他大冬天一个人去讨饭,这样伤自尊。”也有人担忧孩子的安全,斥责家长“心大”:“扔在火车站,要是找不到、被拐走了,家长怎么办?”

平心而论,这些来自“局外人”的看似理智且充满正义感的声音,并不让人感到讶异。但让记者印象更深刻的,是在很多社交平台上,有不少家长认同诚诚爸爸的做法,甚至还为此点赞。“单纯批评这位爸爸的肯定是未婚未育的年轻人”“以前娃没上小学之前我肯定要批评这个爸爸,现在娃上小学了,只想说‘理解万岁’”……还有家长直言,诚诚爸爸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在这场吸引大量家长的讨论中,一个争论的焦点就是,像诚诚爸爸这样的“出格”之举,对于管教孩子究竟有没有用?

从网友的留言和评论中不难发现,面对家里的“熊孩子”,支持采取一定“非常规”惩罚措施的家长大有人在。当然,有人也发出善意提醒,比如“孩子在新客站讨饭不安全,我都是带着孩子到南京路步行街讨饭的”“对付这种熊孩子不下猛药是不行的,但是给孩子多穿点,再暗中观察”…

被父母赶出家门,“熊孩子”就能“改邪归正”?也有网友用亲身经历反驳。上海一位老师也给记者讲述了自己儿时的遭遇。因为惹母亲生气,她手里捧着一只碗被赶出家门。“我以为只有泪水填满了这只碗才能回家。30年过去了,我甚至忘记了为什么惹母亲生气,但被赶出家门的恐惧陪伴了我一生”。

孩子能这样“吓”大吗?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首都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孙云晓态度鲜明:不赞同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采取过激做法。

他分析说,赶出家门、大吼大叫的“野蛮教育法”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且是对儿童的伤害,其危险程度难以想象,这也是法律不能允许的行为。

有时候,即便孩子取得好成绩后,家长用“激励措施”也很难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育儿这件事,每家环境都不同,每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在这位校长看来,育儿通常是“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些“非常规”的教育方法哪怕在某些孩子身上产生奇效,也不代表有复制、推广的意义。身为家长,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绷紧“冲动是魔鬼”这根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儿子被父亲扒光,裸体赶出家门,原因让人痛心!
育儿囧事:三岁儿子将我们赶出家门
家长困惑:孩子爱撒谎
柳州小男孩被妈妈赶出家,父亲带回后要求写保证书,因错字太多又被赶……
小学生被裸身赶出家门:家庭教育岂能暴力发泄?
给儿子夹肉却不管女儿,朋友好心提醒别重男轻女,反被赶出家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