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史记》 谁能学得秦皇帝

观《史记·秦始皇本纪》,最后用了贾谊雄文,每次读,都觉得很痛快。

 

这次,颇感这一句。

 

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以定,秦王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真是写透了秦政得意之时,始皇帝的自信与忧虑。

 

自信与忧虑,并不矛盾。一个在面子,一个在里子。

 

奈何天行有常,却又难知,始皇帝用心之深,与秦崩之速,真是吓坏了好多人。

 

包括接着得了天下的刘邦。

 

进城后,刘邦经常组织人讨论,秦始皇的事业,怎么只走到二世?

 

这个习惯,在汉室,一直保持了很久。

 

就连好大喜功、雄猜刚愎的汉武帝,明明走的,是秦始皇的老路,却也在说要反思秦始皇。

 

所以说,武帝这个人,权术之外,也有他的幽默感。

 

历代皆行秦政制,历代皆反思秦崩。

 

当国者真的吸取到什么教训了吗?

 

很可疑。

 

要说使民以时,轻徭薄赋,让人说话,给人自由,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不是没有。

 

但往往只是在掌控统治的节奏。

 

觉得差不多了,很多事情就要再来一轮。

 

宜乎自古一治一乱,多鼎革,少进步,兴废只在君王一姓。

 

于文明的精神何益?

 

大约始皇帝替所有君王说出了心事。

 

要有个制度,再换上自己的人。

 

要害之处,良将劲驽守之。

 

长治维稳,赖信臣精卒。

 

事急,则“陈利兵”,刀子说话。

 

古云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非夸饰也。

 

无数个“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梦,就是这样开始的。

 

也是这样破灭的。

 

因为玩到最后,总是将不良、弩不劲了,要害之处守不住了。

 

求善治,只有雄主,没有其他。

 

到最后,也便只好感慨臣不信、卒不精,事难了。

 

还能怎样呢?

 

许多旧笔记,谈甲申之变,多录明思宗事。

 

崇祯皇帝不就大骂干部们统统该死吗?

 

“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朕自御极以来,夙夜焦劳”,奈何事事皆亡国之相。

 

崇祯骂得激动,是真没办法了。

 

始皇帝的思路,让人着迷,也害人。

 

主席御制,“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何等气魄。

 

想学的人多,能学像的人少罢了。

 

这是历史的困局。

 

还是回到贾生雄文吧。

 

贾生说,“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於口而身为戮没矣。”

 

所以,最后,没人说话了。也没人放手做事了。

 

有几个孤忠的臣子,坚持打了一阵,后来一想规矩太多,胜负都不好交待,索性哭着,降了项羽。

 

历代朝廷都说,要吸取这个教训啊。

 

他们说得挺好,正是这些话,在某种意义上,支撑了我们的传统。

 

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吐故纳新,慢慢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驳:司马迁用春秋笔法讽刺秦始皇
从古至今,中国皇帝:01始皇帝嬴政一统天下,影响深广
如果是篡位,胡亥为何隆重安葬始皇帝,并把大量财物葬入始皇陵?
始于秦始皇,历代皇权的象征“传国玉玺”终归何处
高会民:人间已无秦皇孙
评说秦始皇的功过缘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