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登山路上

这是一座在本地小有名气的山,是4A级景区。景区有两条登山的路,一条路有一段是人工建成的七彩云梯,走这条路要另外收费。另一条也是人工凿成台阶的登山路,两条路交汇处有一长长的滑梯隧道,落差据说有400米。我们走的是后一条路,除了在一泉水流过的凹滩处,石壁上书有“瑶池”二字,在一处石头上人工塑造了一弯新月、月中间置一半身古代老人像、象征着月老之外,山上的风景都是天然的。其实,除了一些大块的石头、参天的树木,还有一处从大石底也穿过的小段山路之外,沿途也没有什么风景可看。人工开凿的石级蜿蜒而上,在路上转身360度,目光所及皆为密集的树与藤,看不见山外的世界,很多时候连天也看不到,是个探幽的好去处。可是,常常很长的路段没有一个休息区,即使有一个休息区,那里本可作为商店的小屋是空的,旁边要么没有厕所,要么厕所锁着,碰到一处厕所没有锁的,里面很脏,没有冲厕所的水。

看上去这山里本来就缺水,沿途的溪流断断续续,细如游丝。而那个传说是仙女洗澡的瑶池已然见底。想起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一文中“山没有水,如同人没有眼,似乎少了灵气”的话,由里生出些许的遗憾。

来此山的意义就是攀登,在一程接着一程没有休息区的石级上攀登,越到上面越陡、也层层叠叠连续向上的台阶越多,让攀登变得紧锣密鼓的,没有办法会停下来,充分达到锻炼的效果。我在家里散步的时候,要走到一万余步手机才显示消耗了250千卡的热量,而在这座山上,我登山的步数显示4千多步的时候,已经消耗了250千卡的热量。这让我惊奇于手机算法的科学。大约手机对于运动耗能的算法,平移与向上提升自己是有差别的。

登山到一石刻上显示海拔1400米处,有一个天然休息区。山路左侧有一块几平米的空地,往山上的一侧被几块石头半包围着,纵面形成“3”的形状,那些石头可当坐椅,已三三两两一伙坐下了七八个人。往山下的一侧横着一条大树的杆,那上面也有一家四口坐着休息,两口子三十左右,大孩子是女孩约五六岁,小孩子是男孩约两三岁。山路右侧,也横着一条大树的杆,比左侧的树杆潮湿,上面长满苔藓。树枝边上插着一个请勿吸烟的牌子,几位年轻人站在树杆边或蹲在树杆上,相互争水喝。有三位工人在用水泥浆填台阶的石头缝,看上去他们是从山上一路填下来的,并且继续向山下填下去。我和老头背对着山路,找一块石头坐了下来。

“闭上眼睛,快闭上眼睛不要看。”从“3”上头位置传来一位女童的声音,她在告诉自己的小伙伴,不要看对面的小男孩小便。另一位女童还说了一句:“当众大小便,多不好意思呀。两位女童的妈妈笑了,说弟弟还小,这里没厕所。

“来,我们在这里歇一会儿。”身后一位宏亮的声音响起,一位微胖的、年纪60左右的老太太带着一位八九岁的小女孩,从山路上下来,经过我的身边来到休息区,她们看了看,在爱人身边的空隙处坐下,我和爱人与另外一位男青年都往两边挪了挪位置,给她们让出一个足够她们坐下的空间。这样,男青年与一位男中年一组、老太太和她带的小女孩一组,我和爱人一组,坐在“3”字的下半部分,围成一个半圆。

小女孩一边揉着脚,一边小声说:“好累呀!”

老太太慷慨陈辞:“累是吧,你还是登到了山顶不是?回去可以写一篇作文《征服》,把你如何坚持、如何克服害怕与劳累,最终如何登上山顶,征服了这坐山的经过写下来。”说罢,她环顾一下周边的人。并没有人注意她在说什么,我看到坐在她身边正在和中年男士聊天的青年人,将身子侧了侧,仿佛想用后背挡住她的声音似的。她的目光巡视一周后和我四目相接,我禁不住对她点头一笑,她也回我一笑。

这时,坐在树上的一家四口起身了。爸爸对两位小孩子说:“走,我们休息好了,现在继续上山。”小男孩可怜巴巴地说:“爸爸,我不想上山了,我要回家。”爸爸耐心地说:“我们已经走了一大半了,再走一小半就到山顶了。”小男孩不肯走,说:“爸爸抱。”妈妈牵着小女孩准备走了,爸爸却并不准备抱小男孩,想也牵着他走,可小男孩坚持要爸爸抱。

“不想上山就不要上了,孩子太小了。山上又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和这一路上看到的是一样的,上去也没有什么意思,不要勉强。”那位老太太大声地对孩子的爸爸说。

“孩子太小了,上到这里已经很不容易了。”我附和了一句。

只见爸爸抱起小男孩,扛在肩上,妈妈牵着小女孩跟在后面,径直向山上走去。他们看都没有看一眼说话的人。

“什么也别想动摇他们带着孩子登山的决心。”爱人赞赏道。

我看着身材瘦小的妈妈有些担心,说:“如果一会儿小女孩再要人抱,即使换做爸爸抱大孩子,这妈妈能抱着小男孩上山吗?”

“确实很考验人,他们年轻。”爱人不置可否地说。

我小声对爱人说:“我们家不是有一套《莎士比亚合集》吗?”

“是呀。怎么了?”

“我们以后就在家里分角色读《莎士比亚合集》吧。”

“分角色读《莎士比亚合集》干什么呢?”爱人不解地问。

“小长假在家里录短视频玩,就不用跑到这里来吃这个苦了。”我答道。

爱人还没有说话,那位老太太大声对我说:“苦什么苦呀?就这座小山。上去了你就知道,很值得的。”老太太满面笑容,那笑容里充满过来人的自豪。我想她一定当过老师,她以独有的登山经验,却给不同的人不同的建议,她懂得因才施导,同时也有那么一点好为人师。我禁不住冲她苦笑,然后不好意思地转过头来看向路的另一侧。

我看到山路的另一侧那几个男孩子在抽烟,其中一人就在“禁止吸烟”的牌子边斜椅在树上,我看到他拿烟的手的手臂上,纹了一大片深蓝的花纹,心里顿觉不安,不知道要不要、能不能制止他们吸烟。

“你说这话我就不爱听!什么叫你和国家没有关系?你来这里登山,这山不是国家的,是你爸爸妈妈给你登的不成?”我转过脸还没有来得及把我看到的、及我的顾虑告诉爱人,身边响起老太太强烈抗议的声音。同时看到那两位中、青年男士吃了一惊,目瞪口呆地看着老太太的表情。

我还没有搞清楚发生了什么,只见那两位男士相互看了一眼,然后默契地站起来,从老太太、小女孩、爱人和我面前走过去,他们面无表情、目不斜视,在山路边又对视一眼,像通过目光约定了似的,一前一后缓缓向山下走去。

“他们就是昨天晚上在酒店大堂里坐在我们旁边座位上用餐的两个人。”老头悄悄地对我说。

我想起来了。昨天晚上他们坐在我们旁边的餐桌上吃饭,高谈阔论。

那青年人仿佛刚从日本回来,在和中年人谈论什么项目。我们注意到他们,是因为中年人提到一个我们熟悉的单位的名字,说单位副手的儿子也在跟他争取这个项目,这让我们不自觉地猜想是哪位副手的儿子。接着他拿着菜单点菜,又说起一位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大人物的夫人的名字,说那夫人来到本地,什么都不吃,每餐就给她做一桌当地野菜,有二三十道。

等他们的菜上齐了,我留心观察了一下,他们吃的是三道本地野菜外加一道本地豆腐,显然中年人请青年人享受大人物夫人的待遇。其实,本地除了野菜豆腐之外,还有本地鱼和本地鸡。昨天晚上,那青年人说话的样子那叫一个意气风发。刚刚,他们说了什么老太太不爱听的话,被老太太呛得不声不响地走了呢?

我在想着昨晚上吃晚饭的情形时,老太太在高声大气地对在场的人说明她不满的原因:“我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那年纪大的对年轻人说,'将来会不会回来报效国家',那青年人说,'我的一切是爸爸妈妈给的,我们这一代人国家没有为我们做过什么,我们和国家没有什么关系,谈不上报效不报效,哪里好发展就去哪里。'这是什么话?年轻人糊涂,你年纪大的应该教育他是吧,那年纪大的却说:'你是有本事做世界公民,可以这样想'。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忍不住想骂他们白眼狼。”

老太太照样一边说话一边巡视四周,她目光所及之人,有的人和她点点头表示理解,有的人装着没有看见、没有听见,大家坐在这里都有些疲劳,没有太多的心思感受老太太的感受。

“骂得好!我要是听见了也骂他丫的。穿那么好的鞋子还不爱国,扁他。”从路的对面传来积极的响应,这让老太太和我都感到意外。我掉头看见那个纹了手臂在抽烟的青年人,从靠着的树杆上站起来,手里还拿着烟。老太太从我和爱人之间看过去,她脸上的表情从兴奋变得凝重,她看到了那青年人手里的烟和手臂上纹的图案。我想,老太太一定会说什么,如果她说,我就要帮腔。

老太太先伸出一个大拇指给年轻人点了一个赞,然后有些不自然地笑道:“小伙子,把烟灭了吧,你看你面前的牌子上写着禁止抽烟。”话音刚落,另外两位背对着山路的青年人转过身来,嘴里都刁着一支烟,他们的表情表现出对老太太的劝告不以为然,示威一般地看着老太太,那位说话的青年人还把禁止吸烟的牌子转了过去。我帮腔的话被他们的举动压在喉咙下面。

爱人转过头看到了这几位青年人,他站起来面向他们,我禁不住也站起来面向他们,内心有些紧张地和爱人并肩站在一起。

“谁让你们在这里抽烟?谁把那个牌子翻过去了?”还没有等老头开口说话。山路上传来干脆果敢的质问声,我抬头一看,一位女清洁工穿着橘红色的工作服,戴着红袖标,左手提着一个大大的黑色垃圾袋子,右手握着一把长长的拑子站在山路上,俯视着几位抽烟的青年。因为她站在高处,显得格外高大,气势逼人。

几位年轻人不自觉地熄灭了手中的烟,当清洁工走到他们身边时,他们把手中已经灭火了的烟递进她的垃圾袋里。“还有呢?”清洁工厉声喝道。一位青年又把身上带的烟与火机一并放进了垃圾袋里。我和爱人相视一笑,又和那位老太太相视一笑。

我们正要坐下,只见一位两百多斤的胖子吭哧吭哧一步一步地走了上来,他浑身湿透却没有停留,和清洁工擦肩而过的时候,清洁工直让到山路的边边上。几位缴了烟火的青年也跟着胖子向山上登去,他们在胖子后面的时候,都有意避开胖子的正后方,并从侧后方迅速超过胖子,一溜烟往山上跑去。那情景,让我想起开小车的人在路上遇见载重大车的时候,那份小心与急于避开的心情。

老太太坐下后对小女孩说:“看到了吧,这都是写作文的素材,美丽的清洁工,她不止清洁了山上的环境,还清洁了人的心灵。”

我们休息一阵子后告别了老太太和小女孩,继续往山上攀登。山路越来越陡,台阶越来越窄,我全神贯注于脚下,一程又一程,走到离山顶还有100余米处。我看到上面有一段没有台阶的山路,人们手脚并用拉着铁链子爬上去,又手脚并用拉着铁链子、身体悬在山体外小心地下来,这情形让我再也不敢继续攀登了。爱人独自向顶峰走去。

爱人回到我身边比我想象的要快。他兴奋地说:“那个胖子也上到顶峰了,整个人像是从水里捞起来的一样。我对他竖起大拇指说:你真厉害!”

“太厉害了!”我深以为然,还说:“他太胖了,应该一个星期来爬一次山。”

“那几位抽烟的小伙子也都上去了,他们还有两位穿拖鞋。上面的人说,穿拖鞋爬上山顶的是超人。我还叫其中的一位小伙子给我照了像。”爱人把手机伸到我面前,让我看小伙子给他拍的照片。照片上,那位手臂上有纹身的小伙子正伸着手机在自拍,成为爱人的背景。

“带着两个孩子的那对夫妇一家人登顶了吗?”我问爱人。

“没有看到,那上面两三岁的小孩子登不上去,抱着小孩子也登不上去。”

我们一边下山爱人一边说:“这一路上都只是林荫小径,到山顶上天高云淡,真是别有风光。那位老太太说得没错,很值得!”

我说:“虽然我没有看到山顶的风光,这一路上也觉得很值得,同样别有风光。”

“你看到了什么风光?”爱人好奇地问。

“我看到山不言语,就把有些人丢在半途,把有些人送上峰顶。无论带着怎样的目的来,无论走到哪一步,山都一视同仁,不论好恶。”

爱人不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难忘的一幕
别再这样教孩子了,真的很没教养!
10岁女孩好心扶人被讹钱吓哭: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敢做好事?
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作文《笔尖流出的故事》写作指导
幽默笑话:昨天晚上去路边吃烧烤,旁边坐俩小孩,大概四五岁
12岁的小女孩!12岁的小男孩!真厉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