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好书相伴又一年||2016年阅读盘点

        阅读是儿时的梦想,那时候总是担心哪一天没有书读了,放寒假暑假前心里充满忧郁。阅读是成长的阶梯,通过阅读懂得了很多道理,学到了很多知识,逐渐成为现在的自己。阅读是生活的方式,一天不读书就象一天没吃饭一样,身心都轻飘飘的没有着落。阅读人生又一年,在此,将2016年的阅读盘点一番。

      《极端之美》是年初读的第一本书,说实话,对这种绝对的书名并不以为然,美可以很美很美,何至于极端之美,任何事情到了极端,容易走向其反面,美也不能够例外。选择读它因为其中有关于普洱茶、书法、昆曲这些传统文化的知识,那时候正开始学习喝茶,而且余先生的文笔读起来是畅快轻松的。

        读起来还是很长知识。中国戏剧为什么比外国戏剧产生晚了一千多年?唐诗、宋词、元曲,为什么到元朝而兴曲?为什么说昆曲是中国文化的极品?昆曲的发展与繁荣有怎样的历史契机?听余秋雨在《昆曲纵论》中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不免有些迷醉。尤喜这两页对元杂剧不留痕迹地华丽转身、退出戏剧历史舞台,给昆曲以登堂入室的机缘,写得有情有理,扣人心弦。

        第三部分“书法史述”,听余先生掰着指头从甲骨文、金文铭文数来,细谈书法从篆到隶到楷到行到草,讲书法在发展中如何在庄严和轻松之间交相更替,经典和方便之间来回互补。听余先生娓娓道来,细论史上书家个性风格、前因后果、趣闻逸事。听余先生细细解读名碑名帖,如何内圆外方、侧峰转折,如何撇捺郑重,钩跃力沉,如何点画爽利、结体自由,如何恣意舒展、神韵绝俗......还有他率性的孰优孰次的排座次。很佩服余先生的博学,很享受他的讲解,不知不觉为书法之美所震撼。

       关于普洱茶,反倒没有阅读的记录,大约都见行动去了。

        到了年关,工作的压力暂时放下,怕人一松弛了就困顿,便背诵起这一百首唐诗来。背着背着,不觉醉了,王维的诗画、李白的恣意、杜甫的深情、张若虚的意境......深深地打动了我的心,于是,做了一个美篇《醉品唐诗》,记录诵读的感受。

        这两本书是带回去过年的。词是小令,读来清雅轻松,可润泽探亲访友的炽热情感。另一本书打算看完后就送人。结果,自己在家过年中填了十来首词,书看完后又完好地带了回来。因为这本书可读性相当强,大快朵颐。看完了不仅不舍得烧掉,曾经有过的送人的念头也打消了。读一本书、读一个人、看一场电影、阅两个剧本、听一段音乐......每一个人的感觉会有差别的。那些并没有刻意推介,只是很真诚、很动人地表达自己感觉的文字,使得那些书、人、电影、音乐对你有了多重的诱惑。是什么样的呢?是这样的吗?是不一样的吗?为什么呀?......所以还是留下物证,看看结果如何。

        偏爱第三辑“吹牛”,读这些阅读札记有读小说的味道,那书、写书的人是这“小说”中的人物,在用作者独特的阅读体验编织的情节丰满而鲜明。你不得不被吸引着关心他们的命运。书中所说到的书我绝大多数没有读过,但那些读书的感觉是有过的。常常读到一篇札记,想起自己读过的书,这时候有些快意,也有点羡慕,一样的感觉却在自己是说不出来的。

       我曾经在往返于海口三亚的海汽快车上看了几部周星驰的电影,就写了一篇《看周星驰的电影》的文章,在本书《周星驰钞本》中,惊讶地看到,如此高段位的周星驰发烧友对周星驰的电影不吝笔墨、不厌其精的赏评,个别看法与我这个玩票的居然离同,真有不胜荣幸之感。文字自然是好的,有灵性有个性有温度有真情,所以能畅读,还齿颊留香,余味悠长。


   

        《繁花》这本书不是读下来的,是啃下来的。开始啃得索然无味,后来啃得津津有味。啃完后先是仿照“繁花体”写了篇小小说《一天》,再又写了一篇书评《于无色处见繁花》,意在向如我一般啃得艰难的书友打气。总的感觉是,茅盾文学奖不是随便能得到的。


        年轻时认真读过鲁迅先生的《两地书》,再读《小闲事》,看另一个人解读鲁迅的爱情,非常有意思。除了看鲁迅先生怎样谈恋爱,恋爱怎样把一个成熟的男人变得天真可爱之外,读这本书还有其它的收获。

        据《小闲事》载,鲁迅从厦门大家辞职、准备去广州中山大学就任时,发生了这些事情:1、中山大学以唯一聘为正教授、国文系主任等条件恭请他,而他比较不想当主任,“只想教教书”。2、厦门大学出于他个人声望及对生源的影响极力挽留他,出于他的桀骜也有人巴不得他离开,校方甚至以缓发他12月份工资的办法来惩罚他的辞职。3、学生因鲁迅离开而闹事,一边控诉学校、一边频频请鲁迅演讲,告别宴也接连不断,也是要鲁迅演讲鼓了掌才开宴。4、很多学生表示要从厦门大学转学去中山大学,一些青年老师也想追随鲁迅去广州。一些青年学生从中州赶到厦门,想投鲁迅先生门下学习,见鲁迅离开厦门,他们只得折回河南。这些事情传达出这样的信息:1、那时候用人看本事不看文凭。鲁迅先生不是国文科班出身,凭他扎实的国文功㡳当上国文教授乃至国文系主任。2、那时候没有编制与财政工资,教授与大学双向选择、来去自由,大学凭教授而立,当教授不容易滥竽充数。3、那时候大学生热捧的是人品学问,择良教授而择校,目标明确而又简单,因此能在大学学到真本事。4、那时候的用人机制,才让鲁迅先生这样疾恶如仇、不肯浪费生命应酬,不肯与权贵调和妥协的人有金饭碗。那时候的大学,才能培养出大批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的人。 真令人向往!

         看到作家赵瑜如此费心地盘点鲁迅的爱情,我就想:多年以后,会不会有人像赵瑜怀念书信邮递的年代一样、怀念这个自媒体时代?会不会有人像解读《两地书》一样、解读某个人的日志、说说、博客、微博、微信?会不会有谁的小闲事、小闲情,还能打动后来的匆匆过客谁的心?会不会有人在文字的感染下,禁不住对爱人说:我们来恋爱吧,预备------起?

 

        书友姚实彦送来一本龙应台的《倾听》,一直喜欢龙应台的文章,是一个有情怀、有见识的人,虽然不能苟同她的某些观点,但不影响对她的文章的畅读。一阵子以来每天午、晚各读一篇,欣赏着她的文笔,思考着她思想的由来,想着历史、命运、阅历、见解很多关键词,与一位智慧的人隔空对话。

   


        读《六十七个词》是想休闲。这是一本很特别的书。读读停停读了一些日子才读完。放下了常常不想再读,不想花心思去了解一个奇怪的人那梦幻一样的生活片段,不知道那个人的生活究竟有什么值得关心的。但一旦读起来又不想放下,小说的语言特别灵动,有时貌似东扯西拉,前言不搭后语,但还是忍不住为作者对语言嫁接的天份赞叹。某个词下是一首不知道与那个词有什么联系的诗,梦呓一样却充满灵气。虽然读完了也不知道书中在讲什么故事,对很多词条下的章节印象模糊,但有一种无着无落、无可奈何的情绪挥之不去。也许,有没有真相并不重要,有真感受就行了。生活如此,读书也是如此。


        读着这本书,忍不住将董桥的文字与沈从文的文字进行比较。董桥和沈从文都是煮文炖字的高手,董桥炖的味道香艳,沈从文炖出的味道纯正;董桥会配佐料,沈从文会选才质。因此,整理他们文章中的精言妙语都不容易,董桥的不容易捞起,沈从文的太丰富也捞得辛苦。相同的是不捞出来还真放不下。

       读了这本书,忍不住写道:文章是31岁的沈从文写他十年前认识当时19岁的丁玲到丁玲29岁被捕,那十年中在沈从文眼里,丁玲生活中细末的哀乐,以及她如何不辜负自己的日子,如何爽直、勇敢、活泼、热情,到这个世界来打发每一个日子,如何坚毅沉着地支持生活中的不幸......沈从文写活了19到29岁的丁玲,写透了1923年到1933年的中国社会,写绝了丁玲和胡也频的爱情、和沈从文的友情。32岁的才华与阅历,真的让人无比崇拜与景仰。

        读着这本书,忍不住想,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要有怎样的深情,才能用心关注她十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要有怎样的信任,才能把自己的底牌毫不掩饰地亮出来?这世上真的有沈从文和丁玲之间如此纯洁美好的友情!他们不是一类人,丁玲激进,沈从文保守;丁玲多情,沈从文理性。他却真心实意关心她、关注她、欣赏她。她也心安理得地依赖他、依靠他、信任他。彼此道不同而相与谋,不离不弃。全书就是在丁玲失踪(被捕)后,不左不右的沈从文在不知好友的下落、担心她会如胡也频一样被暗杀的情势下写的。这个不左不右的人因为丁玲失踪,多次情不自禁地对政府表达抗议,对左联中、社会上一些人对此事。他担心她会像海军学生一样被暗杀,他真的急了。

        读完这本书,忍不住写了一篇公众号《最温暖的关注》。

           这本书读得多么感动啊。忍不住一口气想写《因为爱》、《因为懂》、《因为信》三篇文章。因为遭遇了一场可怕的信任危机,那篇《因为信》流产了。但是,我没有因某个人的卑劣失去对所有人的信任,没有因世道世风的偏差而放逐自己。即使被全世界辜负,我不能辜负自己读的书。


        我和老头几乎同步看这本小说集。很佩服老头会读书。他一边吃饭一边讲韩少功老师的小说中的人物,事件、情景、细节绘声绘色,感叹韩老师观察生活的细致和描写生活的生动,他居然把那生动不减成色地转述出来了。都说女人眼中的世界是立体的,男人眼中世界是直线或平面的,我们家似乎相反。我看书比较注意故事、文彩,老头是故事、文彩、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特点都注意到了。他是一个真正会读书的人。老头总觉的韩师傅的小说没写尽,他还没读够就收住了,这很要功力。对于作家,收住可能比洋洋洒洒更难。他说,有时间的话,想把韩师傅的短篇扩改成中篇,中篇扩成长篇。

      读完这本书,我的写小说梦清醒一半。梦想成真有很多障碍:一是语言僵化,写小说难免会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二是感觉迟钝,不能站在别人的立场别人的生活中考虑别人的感受,囿于小我。三是认识偏激。世人世事非黑即白,不能体察人心的丰富、世态的纷繁。韩师傅的小说确实棒!即使是悲情悲壮的事情,他写起来总是悲中有逗,逗中有思,还合情合理。小说中那些人都似曾相识,那些事也有历有闻,在他的笔下格外生动和意味深长。其生活功底深厚、语言功底扎实,值得我潜心学习。每篇小说读完后都意犹未尽,余味袅绕。


        读完了散文集《草原长调》,非常喜欢。“那些地方”那辑含《人在江湖》、《草原长调》、《万泉河雨季》、《笛鸣香港》、《岁末恒河》五篇。写的是被虚构的屈原故里、长调绵延的蒙古大草原、充满娘子军悲欢的海岛、流浪在家与世界之间淡忘了国的香港、素食素心的印度......那些地方,那些人。文章厚重、开阔,古今穿越、东西纵横,挖掘了一个地方有代表性的社会、文化现象的由来,反应了作者对那些地方的深切理解、尊重,及在骤变的时代对坚守的敬佩与怀疑、对与时俱进的期待与担忧的矛盾心里。反应了作者对被时代裹挟着,起起伏伏,不能规划、也掌控不了自已命运的人们的深切悲悯。语言优美情感深挚,读来荡气回肠,热血澎湃。构思巧妙,收放转换自如,行云流水。读到“走棋”二字倍感亲切,我的家乡也是把下棋叫走棋,我们都是楚文化的传人。读到《世界》一文,感觉心痛和忧伤。为的是面对这个世界上,我们总是在需要血性的时候血性休眠,在当具情怀的时候情怀散失。而有吧,常常又无处安放。

    

 

       《马桥词典》是这个年度阅读中最震撼我的一本书,它让我几十年来有了一次真正意义的回家。原以为自己已经能用流利的普通话上课了,那些乡气的词条早己被文明的词条覆盖;原以为自己已经走了很远很远,那里酸甜苦辣已经与自己无关;原以为用一些钱就可以对自己过去承受的恩惠、对自已逃离后的薄情心安理得;原以为自己所有的厌恶、轻蔑是理所当然......可这些伪装,被《马桥词典》一一戳穿。作家对最穷困的乡村里的人和事的关注、理解、包容、体谅、怜惜,让我感到汗颜;作品中那些和家乡人一样的荒唐与磨难,让我感到难受。我还会为他们的不幸流泪,还会为他们的困苦心痛。从记事起,我就一直在向着远离故乡的方向逃跑着,逃了几十年,逃了几千里,却在这个夏天,被一本叫《马桥词典》的书捉了回去。在放弃逃跑束手就擒的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感到非常踏实,感到飘忽多年的亲情有了柔软温暖的着落。原来身心归一地回去,感觉是如此的好!

   


        这是在读过《马桥词典》,走过沉重的历史之后,想回到现实中来选择的一本书,也是想为即将生儿育女的孩子们提供的一本书。在这个许多人都被起跑线捆绑得动弹不得,被输赢折磨得苦不堪言的时代,这种理智的声音是非常宝贵的。


          非常佩服格非讲故事的能力,一家三代人在三个时代的命运令人感慨。有几读后有几点思考:梦想与命运也会遗传吗?陆秀米的父亲出走时她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小女孩,她后来回到家乡至力于实现自已也是她父亲的世界大同的梦想。谭功达出生三天被狱卒领养离开母亲陆秀米,他当上县长后对梅县建设的规划重叠着母亲、外祖父的规划。这真的是很神奇的事情。命运的轨迹是轮回吗?陆秀米和张季元、与谭功达和姚佩佩之间,都是刻骨铭心却有缘无分。陆秀米和谭四、与谭功达和白金芳之间,都是身不由己却都留下血脉将演绎新的故事。

        现实中,随着年岁的增长,有时候惊觉自己的某段历程,仿佛正走在父母的旧路上。命运真的没法掌控吗?看人家的故事,由很多偶然,而这些偶然都是人难以预料的。谭功达为什么偏偏在大雨来临前去养猪场?姚佩佩为什么知道羊杂碎的反常还要陪着她?这些偶然本来有两个完全不同的结果,可总是一步错 步步错,一代错代代错,一切都没法重新来过。只有在大势已去,才想起来有过的种种暗示,才让悔恨蚕食千疮百孔、晚来觉悟的心。

       用一篇《烟雨江南 梦幻人生》道出了自己的感慨。

   


        这是一本和我的《岁月有情》差不多的书,写的都是自己的真实生活,读起来非常有共鸣。读了《母亲的故乡》一文,其中的情感与我对母亲的故乡的情感何其相似。恰逢去江西出差,那里就是母亲的故乡,姨妈还健在。这篇文章中的温情,伴随我去到母亲的故乡省亲。

 

       真正是一本奇书。人物奇特,行文奇特,反应的世风儒风具有穿透力而奇特。读罢,化作《读书人的一声叹息》。

  

        这是第二遍细读,是一本值得读了又读的好书,书中描景、状物、道人、记事、抒感、发叹都非常动人。特别能让人心平气和,能激发人的归隐之意。不信读我的公众号上《山南水北是我家》。


        读了这两本书,知道中外文学史上有那么多瑰宝,也仿佛修了一门中外文学史的课程。但是,文学史知识还是其次的,木心的文学评论常常语出惊人,见解独特。略举一二:

*无知的人总是薄情的。无知的本质,就是薄情。

*二十世纪,淳朴童真的小孩没了。现代、后现代的孩子,耶稣恐怕不答应他们进天国,耶稣说:孩子,去玩电脑游戏吧。

*拜伦说:“我一早醒来,一夜成名,成为诗台上的拿破仑。”这就是拜伦:说得出,做得到;做得到,说得出。

*伟人是庸人的最高体现,英雄必有一面特别超凡,始终不太平的。英雄其实是捣蛋鬼,皮大王。捣的蛋越大,扯的皮越韧,愈发光辉灿烂。伟人能够欣赏英雄,但英雄未必瞧得上伟人。

*老年人的仁慈,是看清了种种天真。仁慈是对自己的放松,但对世事不放松。

*唯能独善,才能济世。把个人的能量发挥到极点,就叫个人主义。

         读着读着,常常心痛那个说话者,觉得这本书是一个孤独的天才的梦呓。


        这是韩少功老师的序跋集子,读了这本集子不仅拍案叫绝。很多人的序跋是离不开所依托的书,而韩老师的序跋即使离开了原书也是一篇独立的好文章。他就书中某一点说开出,或者洋洋洒洒地说完后归结到书中的某一点,他的说生发出深刻的思想与开阔的思路,不拘泥于书又不失序跋之职。在读这本书之前,他几次表扬我家老头给我的《岁月有情》写的序言不错,我还以为是客气。读了这本书我相信他的赞赏是由衷的,他的序与跋中不只是有对书的态度,更有对书的作者、书所为书、书中的世界的态度,这一点我家老头是歪打正着了。

        书中有一句话:“一个人有点智慧并不难,智慧地有些傻头傻脑就不容易了。”这句话我觉得可以当作表扬我。在《一个有生命的萝卜》一文中又读到:“因为看破了方法之短,所以最有可能用好方法之长。”觉得这一句又可以表扬我的教学,因为看破了很多教学方法有一个潜在的前提:学生都是愿意学习的。事实并非如此。这就是方法之短。所以教学能从实际出发,有一些“驾驭方法的眼界与能力”,把课上成了“一个有生命的萝卜”,效果便不一样了。而很多方法中规中矩的课上的很卖力,却低效,因为不知方法之短,便用不好方法之长。

         读这本书感觉是“作家走出层层的后台展示自己的过程。”而读者“越过层层前台去理解作家”,畅享“每一次智巧的会意,每一次同情的共振,每一次心灵的怦然悸动,”迎接“真实迎面走来。”也只有如此文字功夫,才配得为语言招魂。


        读过这本书我问韩老师,为什么叫《日夜书》?他说表示一种时间的感觉,因为书中故事的时间跨度比较长。

        当年的知青你们还好吗?读完了《日夜书》,陶小布、马楠、大甲、军哥(郭又军)、马涛、贺亦民、丹丹、笑月......都在心头晃悠,与现实中的自己、他人重重叠叠。知青被时代、命运分化成各色人等,他们之间斩不断理还乱的情份还是那么动人。人与人之间,只有有过共同切肤的经历,那情份才经得起任何考验。笑月对姑爹的审判让每一个自诩为正义的人心惊。亦民对告密的认帐我愿意相信是第三种原因,就如那个承认偷了佛珠的和尚一样。

        韩老师对笑月审判姑父那节作是梦非梦的处理表现了作家的善良,如果你乐意接受这样的结局,就当它是真的发生了;如果你不乐意接受这样的结局就当那是“我”的一场噩梦,梦后还不忘记补写一段大甲叔叔教笑月画画的情景,一扫高潮处带来的凄凉。

        我谈了自己的读书感想后,韩老师说:你不是个读者,是个读家。


        这本书作为周课断断续续读了一年,原想在它的启发下写一个《物理教师读老子》的系列,终于只是开了一个头。原来有人约我谈谈物理学科中的国学,细理了这本书中的教育思考,觉得有一些也可以向学科教育靠近,但那个邀请一推再推推得我没有了兴致。

      读这本书常常觉得自己慧根浅,对世事还是看不透或者不想看透。也说明年过半百的我还是有些血气方刚。听之任之吧,顺其自然也是古人的智慧呢。


       蒙朋友见赠,常常读到这本期刊。有旧时月色,也有今日星空,有关于文笔的种种佳话。读来熨帖。


      这本书是今年读得最认真的一本业务书。站在一个阶段的知识的制高点,教学才更有主动权。


        《物理教学中的逻辑》、《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是细读的两本,另外三本是查资料用到过。这类的书读多了,总的感觉是“理论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树常青”。理论与方法要学习,但不能脱离实际死学习,解决实际问题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有效果。


       这本是在参加关于董桥读书分享活动后买的,其中很多篇目虽然已经读过了,但还是经常读一篇读一篇的,仿佛偶尔喝一口小酒,独自在那里陶醉。


      好书相伴又一年,这一年细读了27本书,泛读了4本书,还有在读没有读完的书。盘点着这些阅读,回味着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感所得,好像耕种了一年的农人看着仓里的收成,满足难以言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必读文史书目12
2022年第二季度读书录
鲁迅沈从文交恶始末
礼尚往来:老上海文人的礼物馈赠
林徽因为何触动了众怒?先后被冰心、鲁迅、钱钟书等人写文痛骂
谁是中文写作第一人?莫言虽然得诺奖,但前面依然还有三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