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金瓶梅》有感

        在网上买的《金瓶梅》是两块厚厚的板砖一样的书。三月份到四月份,工作上一忙的上蹿下跳的,于是拿出这部世情小说来读一下。想象中应该如《红楼梦》一样是慢板,在鸡毛蒜皮中显世态,在细微末节中见人心,读来如同看一场慢节奏的电影,让疲于奔命的心稍事停留。

        书是繁体竖排,前面有数十页十来篇的前言、序言及前人评说《金瓶梅》的文章,皆为奇书树碑立传。一一读完之后,开始读正文,读了一回就读不下去了。繁体不是问题、竖排也不是问题,问题是读几句话就有旁批指指点点,让阅读很不顺畅,有一种不断地被打断的感觉,我不由得联想起两件事情来。

         小时候看露天电影,一群小孩子席地而坐,占着银幕前面一片好位置。那时候文化生活相当贫乏,看电影是一件不得了的事情。那时候头脑也简单,在电影里就看两种人,好人和坏人。而且角色也是相当脸谱化,好人和坏人都写在脸上。角色一出场,孩子们就会大声说:这个是好人,这个是坏人。有时候也有开始消极后来转变成积极分子的人,这样的人出场时,孩子中就有人说是好人,也有人说是坏人,于是争吵起来。记得有一次,大家正在为一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争的不亦乐乎,一位成年人大吼一声:吵么事吵!谁再在那里叫好人坏人,我用针线把他的嘴巴缝起来!孩子们都吓得不敢吭声,我在心里想:这个人怎么这么凶呀?是什么事情让他这么生气、发这么大的火呢?

        我比老头先学会开车,他刚刚开车上路的时候,我坐在副驾驶位子上总是很紧张,忍不住不停地提示:后面来了一辆大车、对面来了一辆小车、现在要打左转向灯、后面的车想要超你了、前面有一个人、红灯亮了……有一次,我话音刚落,他怒不可遏地对我吼道:你闭嘴!你再啰嗦就下车!很少见到脾气温和的老头那样发火,吓了我一跳。心里百思不得其解:我这不是帮助他看路况、帮助他作判断吗?他怎么不承情还那么凶呀?

        想起这两件事情,我大笑起来。笑自己读到这部《金瓶梅》,终于知道那位成年人和老头的感受了。书中的评说,恰如自己在专注看电影、自己在专注开车时,旁边不断有那些多余的提示,那实在是一种难以忍受的严重干扰。真是事非经过不知其烦呀!

       于是,我放弃了那“两块砖头”,买了一个kindle,下载一部电子版的《金瓶梅》继续阅读起来。据说这部电子书是崇贞年间版本,当然有删节,书中常见的省略号可以说明,使得这本书读起来也不比删减版的《废都》更过分。但删减一点也不影响整体性,不影响对它的欣赏。故事讲的确实很琐碎,讲一个叫西门庆的市井无赖,在那样一个社会,如何不择手段地达到官运亨通、财运亨通、桃花运亨通的目的。目前读了75%,西门家还如日中天。每天一回两回读下去,觉得通过这本书看那时的世情世态,还是很不错的。

         书的语言非常有生动。比如每一回开篇有几句诗或者一阙词,讲的都是大实话,除了见解不俗之外文采也是不俗的。文字看似浅显其实表达起来很不简单。李瓶儿出大殡的大段骈文描写,把场景的奢华与各色人等的神情状貌写的活灵活现,足见作者捕捉生活场景中生动细节的能力也相当强。书中书信、祭文、场面上的应答、私底下的交谈,各有各的水准与风格。有些话说的特别有味儿,如讲西门庆的酒肉朋友们花他的钱大吃大喝时,说他们是“嚼倒泰山不谢土”,吴月娘说潘金莲心眼多,做作时,说她是“曲心矫肚”。这样生动活泼的语言书中很多,每当读到总是禁不住会心一笑。

       《金瓶梅》的故事看似日常,其实提炼出来很不容易。很多时候,西门庆表现出来并不是一个大恶人,他就是那样一个人,坏地非常坦荡与真诚。一方面贪赃枉法、投机钻营、欺男霸女、杀人越货、花天酒地,另一方敬神礼佛、仗义疏财、念旧重情、尊重发妻、怜香惜玉。因此,即使他看到女人略有姿色,就要霸为已有,可那些被他霸占的女人们,还是都对他死心塌地。可以想象,一个让这样的人飞黄腾达的世道,肯定不是一个好世道,这样的人在什么样的世道都不会有好结果。因为知道世道之外有天道,天道不容他逍遥,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对西门庆没有太多的憎恶,倒是内心充满悲悯,不知道前面是怎样悲惨的命运在等待着这个猖獗一时、纵横一方的人。

       书中的女人们,都可怜又可悲。西门庆家本来是一个火坑,却前赴后继往里面跳。潘金莲倒还可以理解,生性轻狂,与西门庆是臭味相投。不知道孟玉楼为什么要嫁西门庆,她是一个孀居的富婆,不是没有有别的选择。也不知道李瓶儿为什么要在自己丈夫生前,就要向西门庆家转移家产,丈夫死后迫不及待要嫁给西门庆。最后因一些周折,还是勇敢跳进火坑。这两个女子和另外四个女子共事一夫,她们还表现出贞静无争的样子来,不知道究竟为的是什么。这些如果不是这些女人的问题,就是作者的问题,少了一些铺垫来让这个人真实起来,让故事合理起来。

        读到李瓶儿死,心里有一点同情她,以俄顷淫乐易无穷之悲,还死心塌地。也相信西门庆的悲伤、对她的怀念都是真诚的,然世俗人情功利的搅扰,自身声色犬马的放纵,让那一丝丝真诚变得很讽刺。

       《金瓶梅》中有很多人物,但鲜活的就那几个。西门庆有十个结拜兄弟,死了一个花子虚还有九个,写来写去就写一个应伯爵,其他的人只是到场点一个名。西门庆有六个老婆,形象鲜明的吴月娘、潘金莲、李瓶儿(这个形象前后不一贯)。孟玉楼只是在自主嫁西门庆时、在吴月娘和潘金莲吵架调解中,表现出她的决断。可这样的一个女子,甘心    做妾,并且做得非常满足,让人费解。而李娇儿、孙雪娥,是一对模糊影子,李娇儿看到现在只是一个名字而已。而官场、商场与西门庆往来的人如走马灯一样,读罢印象深刻的很少。所以,作者在人物刻画上还是力所不逮,不象《红楼梦》,说到哪个人都有一个人的形象凸显出来,如贾家四春,元春的高处不胜寒、迎春的懦弱、探春的才干与志趣、惜春的孤介等等等等都有情节、语言的刻划,每一个人都是鲜活的。

        但是,《金瓶梅》这本书给《红楼梦》很多启示,这个应该是肯定的。《金瓶梅》中有李瓶儿大出殡,《红楼梦》中有秦可卿大出殡;《金瓶梅》中有李瓶儿托梦,《红楼梦》中有秦可卿托梦;《金瓶梅》中有优伶唱曲,《红楼梦》中有家庭戏班;我甚至觉得《红楼梦》中,作者让贾宝玉说“女儿乐,秋千架上春衫薄”这句话时,心里想的是潘金莲打秋千的情景,因为《红楼梦》中没有出现女儿打秋千的情景。两本书叙事的调调特别相同,只是《红楼梦》在人物刻画上更加细致,在故事展开上更加严谨。

        还有25%要继续阅读,先写下这些感想。想来那结果肯定一样是忽喇喇似大厦倾,闹够了吧!读完了电子书,再读那两块板砖的点评本,兴许就覆盖了自己的肤浅的见解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只许推荐一本小说,我定选《金瓶梅》
金瓶梅》在描写家庭方面的贡献
《金瓶梅》不是黄书 实为描写人性如何发展
吴 敢:明清《金瓶梅》研究概论
《红楼梦》和《金瓶梅》艺术手法上异曲同工
《金瓶梅》到底讲了什么?为什么被禁百年?内容只是''淫词''小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