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

清明的前一天是寒食。寒食东风御柳斜。走在回家的路上,东南风泛滥,但更多的是雨。风挟着雨。在空旷中恣意地翻飞。茫茫天地,磨砂般的蓝白。遂想起唐朝那个人,是不是也像我现在,紧赶慢赶?
清明时节雨纷纷啊,一千多年了,这雨怎么还是这样应时而落?不由又问:唐朝的雨风,是从裹着杏花、裹着酒香处飘来的么?黄河之水天上来,大路通天,风一程,雨一程,终于在杏花开处,找到一家小店,顾不上凳子的潮湿,对着氤氲的青山,来一个。
一杯洗掉疲惫,一杯镇定仓惶。狼吞虎咽之后,掸掸沾在衣袖上的水珠,又走进雨风中。
唐朝的人似乎从来没安闲过,除了赶路就是赶路。李白是,杜甫是,李商隐和杜牧也是。他们不仅赶出了古意,还赶出了风情。
我的母亲在世时常念叨:清明要明,谷雨要淋。在靠天吃饭的农耕时代,这是一个村妇最朴素的愿望。清明如果不明又会怎么样?我的母亲没说。从她哀婉中略带叹息的口气,我大抵知道这背后的意思。但我骨子里相信,她说不出子丑寅卯。清明不明,那是天王老子的事。小民对天只能请求和祈望,言词还要卑微,语气尽可能恳切,决不能对天老子命令或反诘。这点规矩,我母亲懂,我现在也懂。
母亲在重复N多次这句话后,累了,沉沉睡意爬上眼睑皮,就躺下不再说话了。在一个小地名叫“黄土岗”的坡地里。那儿野花野草繁漫,荆条棘刺丛生。芜蔓之中,时有蝴蝶、黄蜂飞舞,有时还有野猫、野兔逃窜。
一同躺在那一处坡地,还有我的祖父。这个一生顽固不化的老头,在被时间打败的最后关口,依然不肯原谅那些不该原谅的。那儿还有我的祖母、伯父,伯祖和伯祖母,这些我从未见过面的长者,经历多次折腾,变成衣冠冢,终于有机会聚堆。当然,那一片坟山,也有很多母亲的老熟人,她们曾一同插田,一同薅秧,一同割谷,春连着秋。现在躺在那儿,风里雨里,生生世世。
所谓永恒,我想,大概就是这种状态。
我们去看望她们,在并不清明的清明。蓬草,依然是旧年的蓬草;荆条,依然是旧年的荆条;野花,依然是旧年谢过、又重开的那些花。只不过,快餐时代,我们的心境已经急促潦草得多。仿佛是站在生产线上,来完成一道必须的工序。
南宋初年高翥《清明日对酒》是一首写清明祭祀的名诗。诗云:
南北山头多墓田,
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
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
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
一滴何曾到九泉。
这诗被同是南宋的谢枋得收载在《千家诗》中,流传甚广。我至今记得第一次读时的内心活动。心中想,怎么能将“儿女笑灯前”与“狐狸眠冢上”相类比呢,甚至还喊出“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的所谓“消极虚无”?那时候坐在教室里,大千世界的感知主要来自书本,书本上倡言的教条,与“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格格不入。到现在倒有些明白,这是见过多少人间悲欢,经历多少困顿,才垒砌出来的人生感慨。
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时代最有代表意义的发明。虽说其最初依据黄河流域的物候特点,但于整个华夏民族的影响毋庸置疑。没有高精尖仪器,古人就凭一双眼睛,把太阳周年运动带给的物候变化来一个提纲挈领,这智慧,真是无与伦比。对于一个回归年来说,不同的物候,标志不同的农事活动,并由此形成不同的民俗。
二十四节气中,平头百姓有祭祀习俗的,一个是冬至,一个是清明。说是祭祀,实际告诉人们在前行中,要放慢脚步,正如《论语·学而》提到的“慎终追远,明德归厚”。这是一个与先人对话的节气,这个节气交通天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与其说清明节是与先人对话的节气,不如说它是一次追问,一次回思,也是一次温习的节气。追问冥冥之中天地应存的常德,回思身上流动的血脉的来处,温习那些沉溺于骨子里,淡化和快要蜕变的精神。
可以不执着,但要怀抱虔诚。
一个多月前的一天晚上,看电视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电话号码是陌生的,但通话以后并不陌生。电话那头自报家门,原来是一个学业有成,只知其名、其事,但实际假若见面并不认识的塆下侄子辈。因为他从小并不常在塆里生活,年龄又不是一个层次,一点记忆的影子没有。倒是他已经过世的父母,样子突然变得清晰。
他在电话里跟我说,他的父亲(养父)现在年龄大了,很关心家谱的事,希望能提供一些资料。五六年前,汪氏越源堂鸟雀林一支,合修了宗谱,这是汪氏从东山迁居雀林300余年的第五次合修。我因为机然巧合,得到了谱牒的全部电子版。
曾经闲着无事,对谱牒首卷中的一到五修序言、部分传略做了断句和注释,放在博客上。因为系统读了吾族谱牒,顺便写了一篇读后记的文章。我猜想,他是通过读了我博客上的文字,才对号入座,几经打探找到我的电话。以为我对吾族谱牒有些了解,实际我也是一抹糊九饼。汪氏宗谱全套电子版,后来因为电脑故障更换主机,不知怎么这份资料没有留下。但我知道这资料的来处。几天后托人找到传给了他。希望对他那远在异乡的老父有所宽慰和帮助。
几乎有文字以来就有谱牒。谱牒文化表面是族人血缘关系的记录,实际汇合起来,就是一部民族的兴衰史,也是社会变迁轨迹的记录。它对所谓人生三大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提供了一个回答范本。
曾经有那么一段时间,谱牒因为贴上了“封建主义”的标签被排斥和鞭笞,但几千年传统,国人的祖宗崇拜是深入骨髓的。一部宗族的谱牒,除了让我们看到血脉的藤蔓以外,还让我们看到存于这个社会应该谨遵的秩序。这位与我同辈份,推测年龄超过古稀的老兄,希望从家谱中找到精神上的慰藉,让我甚为感慨。在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风行的当日,我们遗忘了好多。
老屋距离白鸭山脚五六里。这些年白鸭山变化很大。白鸭山的变化谈不上好,也谈不上不好,看站在哪个角度,用几十年前的一句潮语叫做“什么阶级说什么话”。但白鸭山的变化的确带来了村子的变化。最近两年,稍微有点钱又有点胆子的人正大兴土木,做厨房厕所一应俱全的出租屋,出租给附近厂房打工的外乡人。这对于村民来说,无疑是大好事,也是靠山可以吃山的一个例证。
在废墟上立起新楼,犹如给原本走向衰落的村庄注射一支强心针。若干年后再回头看,我希望这是村庄复兴的一个拐点。无论是怎么样的复兴。
《历书》上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我真的希望,我的在白鸭山下的村庄,此时此刻,天清地朗,溪流明澈,水草丰茂,不仅让生者看到“气清景明”,也让长眠坟山的先人们看到。那样,才是吾乡之大幸。
          (作于2021年清明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滴何曾到九泉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清明日对酒》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相爱只在今朝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人生有酒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清明节专辑-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