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胜利逃亡:第三章

第三章 :

(一)

   祥子和昌兆天亮时就到了尚田村,这时庄稼地上已经有隐约身影村民在干农活了。春播时节,种土豆,给麦子施肥,犁早稻秧田,活路最多。祥子、昌兆家都没田地,常年租桥下村财主刘宜璋家的。有田有地,种水稻,收麦子,一年四季,春播秋收,农耕女织,他们向往这样的生活。

   昌兆想的也周到,出兵营时也换成了家里带的旧衣服。两人摸索着进村,昌兆一眼望见去年吃“白食”的酒店。

“祥子,我们在这里吃早饭吧!”他对去年这里吃的“大虾面”记忆犹深,味道不错;小雄鸡匪兵的那一枪,眼火好一点,也许他不做人了。

“好,多吃点,中午不知道还有没有吃的!”两人要了两大碗“大虾面,”又加了一盘花生米和半斤老酒。刘祥和荣叔一样不喝酒,他觉得喝酒就像灌药一样难受;去年进兵营的那场酒,让他反胃恶心。昌兆却是个酒鬼,半斤老酒,他一口就能干了。他发觉酒家老板好像换了个人,在结账时昌兆掏出一个大洋,“不用找零钱了!”,他想打听原来的老板,想把那次的饭钱都付了,但最终没问。

  “谢谢两位客官!”这老板一脸惊讶,这年头哪有这么好的主儿!他哪里知道,昌兆是来还“良心债”的。

  “客官,好人有好报,一路平安!”尚田去年那个事件后,虽然来过几次,但没光顾这家酒店。老板看到他俩陌生脸孔,知道是过路的,在他们临走时也没忘送他们吉利话。

   两人快步走上大路,换着挑行李。行李包里有祥子偷带出来的一支驳壳枪和15发子弹,这可是大秘密。枪是不能带回家的,刘忠昨天还交代过,只因为他出门时,刘忠睡的像死猪,没检查。

路上行人多了起来。祥子想,如果直接去梁弄路途是最近的,但不回家会让刘忠起疑心,这家伙鬼的很,说不定老家乡里有他的眼线!索性大张旗鼓回家,打听好去梁弄路径,再悄悄离开。

  “我们先回家,从尚田到大公岙有条近路,比从深圳到三坑近的多”祥子记得跟父亲来尚田抓过小猪。尚田的猪场有名,段近乡村养猪的买小猪都来尚田。养猪收入是农村人一年中最大的财路,春天时节割野菜、勒菑花煮成烂苷,为冬天顿积猪粮。

  “好!听你的!我们这次回去是个遮眼法,要做到万无一失。

   祥子、昌兆两人,为逃离警队,卧薪尝胆,潜伏了一年,这次出逃在外面看来“光明正大”回家探亲,迷惑刘忠的眼线。

“我们第三天必须悄悄走,做到人间消失一样”,祥子说。他最担心他们走后刘忠对他父母乡村人施行报复。
 
“我是无所谓,光身一个!”昌兆说,“你可有麻烦啊。。。。。。”

“不过话说回来,三坑毕竟是长子老家,他老子还在村里,不一定会做出出格事体吧?”

 

“我也这样想的,如果他真向我家人开刀,我也不客气他。”

两人午后到了大堰镇,这里距三坑只有20多公里了。祥子看了看天空,天边有蘑菇云起来了,像是要下雷雨了。

“我们到镇上歇会吧?可能要下雨了?”他们进入镇里,找了个小店铺朝大门的位子坐下。感觉口渴的很。

“老板,给我们上壶茶水!”
 
“好嘞!客官坐好!店里没客人,店家是个小老头,进门时在门口的桌子上打盹。

“有米饭吗?做个红烧肉,我们吃完饭赶路。”这时已过了午饭时间。
 
“有现成的米饭,不过冷了。。。。。给你们热热吃?”

“好!再加老酒半斤啊。”昌兆不忘记吩咐上老酒。

大堰镇与三坑一样盛产毛竹,街道商店摊贩摆满米萝、米筛、畚斗、团蓓等竹篾产品。这里靠近宁波,人流量大。镇里到处有股熟悉的竹篾的特殊香味。

“老板,酒水快上,!”这时门外涌进一班穿制服的人,人未到,吆喝声先到。

祥子定睛一看,却是他们总警团的人。这帮鸟人到这里干嘛来了?不会又是来骗吃骗喝的吧?

“好嘞!长官稍等,一会就上。”小店老头一看来了这么多军爷,不敢怠慢,急忙招呼他内人出来,端茶倒水。

这时,店外雷声加闪电,狂风大作,室外漆黑的像是黑夜。收摊的、躲雨的来往奔走。小店里又涌进很多人。

祥子两人已经吃完,付了酒饭钱。看这阵势暂时无法赶路,正是犯愁,就要了两碗茶水喝起来。

“你们干嘛的?”一个贼尾鼠眼的军官模样的人对他俩发问。这家伙眼睛尖利,他看到祥子和昌兆穿了他们同样的裤子、皮带。

“长官好!”祥子意识到他认出了他们身份,立即主动站起来,掏出一包“老刀”牌香烟分发给这些兵痞。“兄弟们,辛苦了,抽烟,抽烟。。。。。。”

“我们请假回家探亲的!”祥子心里有底气,刘忠的通行证在,但就怕他们搜行李。“铜锣,快拿通行证给这位长官过目!”

昌兆从胸口袋里掏了半天才挖出折叠皱纹的通行证,摊开。“没错,我们是同行。”

“袋里啥东西啊?”,这贼子不是个善茬,他看到他们几个鼓鼓的包裹,眼睛咕碌碌的在他们行李上打转,同时掏出手枪指着祥子。

“都是些吃的,还有我们长官送他老爹的礼物!”

“你们长官谁啊?”

“刘忠,我们驻扎在大桥镇的,”祥子镇定的回答,“你们是徐老总的人吧?都是兄弟,呵呵。。。。。。”

“呃呃,是你呀!”这家伙终于露出了笑脸。去年的那场“狗咬狗”争斗,他也在。祥子今天没穿那身狗皮,他没认出来。

“哈哈哈。。。。。。,鄙人姓蒋,你就叫我蒋哥吧!你小子胆量大,记得你!。。。。。。我们有缘分,要不一起再喝几杯?”这家伙说话唾沫星子乱溅,臭气薰天。

“不了,蒋哥,下次有机会我们再好好聚聚!我们等雨停了就赶路!”

祥子心里着急,心想早点摆脱这班鸟人,于是从腰包里挖出两个“小人头银洋”,塞到蒋哥手里。“给弟兄们下酒,下次奉陪到底!”。

“好的,好的。。。。。。”这些兵痞习惯“过路拔毛”一个德行,拿了两个银洋钿,心里乐开了花。“下次见,下次见。。。。。。。”。

 

(二)

两人到家已是半夜时分。

祥子摄手摄脚的摸进家门,但还是被母亲听到了。“他爸,点灯,好像有人进来了!”

荣叔摸了好一会洋火,点亮了松明灯(农村没钱人家用松树松香做的灯)。

“谁呀,是祥子吗??”母亲天天盼着祥子回家。母子心灵相通,白天眼泡皮跳的厉害,心中一个闪念掠过:儿子回来了?刚才村里的一阵阵狗叫,早把她吵醒了。

“阿妈,是我回来了!”祥子开了堂屋的们,把行李搬进楼上堂屋房间。祥子不敢大声说话。

荣叔是老大,住上堂屋,西堂屋是祥子小叔的家。小叔家有四个儿子,都比祥子小。睡觉都挤一张床。

“祥子回来了??”祥子阿爷也住小叔家,一家人十分拥挤。

“阿爷,阿爷”,祥子看到小叔和爷爷以及弟妹们都起来了。眼泪止不住淌了下来,抱着阿爷哭,一年没见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祥子阿爷个子很小,年轻时也是盐帮老大,常年挑担、租财主家田耕种过日,积累了一点小钱,是附近乡村有名的“钱袋子”(放小额高利贷)。但积善行德,肯帮助救济穷人,深得当地村民称道。

阿爷,你睡吧看着家里一大帮人,今晚团聚,别提有多激动。聊了好一会,大家才散去。

“阿爸,阿妈,我后天就走,不能告诉别人!”在只剩下他父母时,祥子轻轻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能再回和平军去了,我要去当三五。”

“我和昌兆这次回来名义是请假探亲,实际是逃出来去当三五支队的。”祥子继续说,“刘忠对我还算好的,但他的人都是些坏蛋流氓,跟小雄鸡强盗兵一样的!”。

“我知道,你回来也好!”荣叔说,“你怎么去四明山呢?。。。。。。没人带路,部队很难找的,听你小叔说,三五支队的人很难找,平时居无定所,每天换地方。”

“小叔知道吗?昌炎有没有在?”祥子想打听昌炎下落。“我明天去刘忠家,刘忠让我带回给他爹的礼物了。”

“阿爸,我不回和平军,刘忠肯定会来找你们麻烦,祥子压低声音,“我把枪带回来了,你明天把他找个地方藏起来。如果刘忠向你要人,你说不知道去哪里了!最后没办法你就把枪还给他,这样他也好有个台阶下。”

“在家又躲不过,唉。。。。。。出去躲躲也好!”荣叔知道到这个节骨眼上,出去躲是唯一办法。

“唉,苦了孩子!。。。。。。”母亲在一旁听,一边不断的抹眼泪。她是裹小脚的女人。小鞋子头尖尖的,祥子小时候还问“阿妈,你为什么要裹脚?裹脚很疼吗?”

   三寸金莲是旧时代对中国缠脚的妇女所穿的绣花鞋的称呼。中国旧时代的缠足是当时的古老的风俗,直到现在还没能确定缠足是在什么时候开始的。但有一传闻,在公园937975年,李后主让宫女们用布把脚裹起来,从而达到脚形成新月的形状,这一举动是为了在高6尺、拿黄金做的莲花池内跳舞,以便李后主欣赏。从那以后,宫里宫外纷纷效仿。形成当时的风俗!民国后才解除旧俗。

   祥子想,缠脚裹脚简直是一种摧残人的刑罚,好好的脚被缠成畸形,那种痛苦可想而知。他向往一种新生活,向往自由平等的社会。现在这种社会是畸形的,什么时候能炸烂这个畸形的剥削社会?

  “咄、咄、咄。。。。。”

  “有人在敲门?”祥子和父母仨聊的起劲,他把这一年的见闻对父母说了,全没了睡意。这大半夜还有谁啊?

   “荣叔,是我!”祥子打开堂前的门,没想到是昌炎来了。

   “信息真灵通啊!?”

   “嗯,那是!我是什么人?!顺风耳,千里眼!”

  “别吹了,你来准没好事!”祥子母亲说

  “是啊,我是专门为祥子的事情来的,”昌炎走进屋里,认真的端详了好一会,“祥子长大了,一年不见,成小胖子了!”

   “呵呵,我真想去找你呢!”祥子端了一碗茶,递给昌炎,“快跟我说说我舅子自华他们的事,我从和平军跑出来,家里是不能呆的!”

  “我知道的,我阿弟昌兆说了你们的打算,”昌炎正色道,“我等了你们一年了!你们长本事了吧?”

   昌炎来了话更多,他讲了很多三五支队的事情,说三五支队是共产党的部队,是专门打日本鬼子和汉奸部队的老百姓自己的革命武装,官兵平等,为老百姓谋福利。。。。。。这一家子听得入神,不知不觉聊到了天亮雄鸡啼叫。

 

(三)

梁弄是千年古镇,位于四明山区腹地,姚江之南。相传以梁姓、冯姓两家聚居而取名梁冯镇,由于村庄街弄多,逐谐音为梁弄。梁弄历史悠久,山川灵秀;弄堂弯弯,青瓦褐檐,九十九条小巷,条条都通。四明湖畔,有一道观“祠宇观”,为道教第九洞天,宋徽宗赐予的“丹山赤水洞天”匾额于此;也为浙东唐诗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同时也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司令部就设在观内。

当地流传“三五要当朝,人民做主人”传单,昌炎就是这样在新昌东区一片做宣传工作的。这次与祥子他们一起到梁弄的还有大市聚的梁富和石敬锆。他们约定在大市聚大坑村水帘庵集合,走盐帮古道到黄泽,上四明山。这段路程昌炎“轻车熟路”,因此没费什么周折,第二天傍晚就到达了梁弄镇。

“大家好!”接待他们的是政委谭启龙。谭政委是江西永新人,红军时期参加过井冈山反围剿斗争,红军长征后留南方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19422月奉新四军军部命令来到浙东,任中共浙东区委书记,8月兼任第三战区淞沪游击队三北游击司令部政委;1222日,浙东抗日武装正式改编为“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仍任政委。“三五支队”是三支队和五支队的合称。

“欢迎加入我们革命队伍!保家卫国,投身革命,向你们致敬!”,谭政委一口江西腔,“你们都很年轻,好好干,革命有希望!”停顿了一会,转而对昌炎说,“老弟,好好招待一下你的小老乡,先去吃晚饭,我让警卫员带你们去后堂饭厅。。。。。。”

 “好的,谭政委!”昌炎这时把祥子和昌兆的情况也单独简单的做了介绍。

“好的啊,老兵了!非常欢迎!”谭政委听昌炎这样一说,特别打量了祥子和昌兆一眼,满口称赞“不简单、不容易哦!”

“这样吧,把你们安排到机炮连去,司令部刚成立了机炮连,他们连缺人,还有你们几个新昌老乡都在那个连。。。。。。通信员!”
 
“到!” 站立在门外的通信员应声而到。祥子一看年纪与他差不多,也是个娃娃兵!他看到娃娃兵向他挤了挤眼。

“小章,你带老刘同志他们去食堂吃饭,让食堂加菜招待好,然后叫王连长来带他们!”

“是!”小章回答道,“你们好,跟我走吧!”

“你是哪里人啊?”这小章口气像是宁波腔的,刘祥算是见过世面,也不怕陌生,发问道。

“鄞州江口的!”

“来多久了啊?”

“二年多了!你们来对了。。。。。日本鬼子的命不长了,我们将进入全面大反攻!。。。。。”小章到是爽快,听昌炎说祥子他们曾经是宁波俞济民部队的。“我们欢迎和平军起义倒戈,壮大力量,早日赶鬼子回老家!”

祥子羡慕小章能在这么大官面前当差,还懂这么多道理。他回想在刘忠身边的日子,于是感觉羞愧难当。

 

(四)

 

祥子他们几个到机炮连报到后,分发到一套灰色军服,一顶帽檐带两颗钮子的军帽,一根军用皮带。

“怎么不发枪支呢?”

“没枪怎么打仗?

祥子出于好奇,大胆地问他们班长

“枪支到鬼子汉奸那里去缴!”班长就是张银洋,去年出来现在就混到班长了。张银洋是新昌知新中学毕业,有文化,本来在乡里伪乡长那里当差,一是不满伪乡长欺负老百姓,二是因为与妻子不和,逃出来当兵。去年出来参加了几次小规模的伏击战,还是个机枪手。他结婚早,家里已经有个六岁的儿子。他运气好,参加过孟良崮战役、渡江战役、朝鲜战场,子弹炮弹硬是没伤着他一根汗毛,在朝鲜那几年冻坏了两根手指,但耳朵是被炮弹震聋了,从朝鲜回来转业后只能在政府部门做一些闲职,这是后话。

接下来是2个多月的操练、上课,五月底一个晚上,祥子所在营三个连,急行军一昼夜开拔往嵊县章镇集结,当兵的不知道干什么,只有服从指挥跟着跑。

祥子和昌兆操练成绩最好,走正步,转向各种姿势动作正确标准,连长王连根还专门要他们示范给其他战友看。指导员王珉曾经是谭启龙的警卫员,苏北人,普通话讲的特别好。对祥子、银洋几个有文化的士兵特别关照。指导员专门做思想工作的,需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给他们上政治课,新兵们学到了很多新名词,如“战友、同志”,“革命”,“国民党反动派”,知道了他们的部队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陈毅”是他们的顶头“上司”,也知道了“为谁当兵、为谁打仗”的问题。这些新鲜血液的输灌完全改变了刘祥他们的人生观。

章镇镇是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的故乡。王充,字仲任,少孤,以孝闻名乡里。后到洛阳太学求学,师事班彪,好博览而不守章句。家贫无书,常洲洛阳书肆,一见则能诵记,遂博通百家之言。后归乡里,教授生徒。曾任郡功曹、扬州治中等职。旋罢职家居,从事著述。会稽太守谢夷吾上书荐充才学,汉章帝特诏公车征,因病未就职。王充历时三十年,著《论衡》八十五篇(今缺《招致》一篇)。永元中,病卒于家。王充的哲学成就在我国古代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章镇与嵊县三界镇接壤,风景宜人,依山傍水,风光秀美、文人荟萃,曹娥江(上游是黄泽江)贯穿境内,距上虞城区23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章镇的伪镇长是个两面倒的老好人,家底深厚,家里有几千亩田地,光收租金过日,是当地乡绅中的头面人物。不管是日本兵来,还是国民党、共产党部队来都接应招呼。

祥子连驻扎在章镇魏家村的魏家祠堂。这个村落系唐代,魏征二十六世后代,魏克璋于公元1080年在此安家落户而逐渐形成。到1865年即魏征第五十三世时,已有魏姓人家100多户。后人为纪念先祖魏征的刚直不阿、一生简朴,以唐太宗亲笔书写的"太廉堂"牌匾为名,在家族中集资三年,然后又用三年时间修建,于1869年建成魏家祠堂--"太廉堂"

他们机炮连武器少的可怜。两门老式迫击炮、一门日式九二曲射炮和一门七九水扣重机枪,这些是他们连的全部家当。这个伪镇长也挺大方,他们连队驻扎下来后,专门捐献了两挺轻机枪,10多支步枪。连长写个字条“开明士绅好榜样”,让伪镇长高兴的宴请了两天酒席,款待机炮连战士们。

石敬锆个子高大,力气大是杠炮的炮手,张银洋是机枪班长。梁富、祥子、昌兆个子小,被安排在弹药班。

这天晚上半夜,祥子睡梦中忽然被“冲啊、杀啊”的喊杀声吵醒。他醒来时,战友们都醒了,他们都看到很多隐隐约约士兵拿着枪在奔跑,于是也蒙着头在祠堂里乱跑。魏家祠堂有个看祠堂的老人“嗵、嗵、嗵”敲响了大鼓才停下来。后来听祠堂老者说这种梦幻现象迷信叫“发灜风----闹鬼兵,”这里之前可能是个古战场,是一种科学也无法解释的事情。祥子当兵回来后也问过很多老人学者,他们都没有答案。

章镇集训操练了一星期,部队接到命令,急行军去嵊县三界围剿小雄鸡总警队,有消息说,小雄鸡在三界打劫。但当他们赶到时扑了个空,小雄鸡匪兵早已逃的无影无踪。

三界距新昌不远,逃出来过去了三四个月,祥子想到了父母不知道这么样了?有没有受到刘忠迫害?这一切一无所知,这段时间也没有昌炎的消息,他心里很是着急。

“连长,我想连夜回趟老家,打探一下我家里情况。”祥子找了一个机会,抽空问连长。

“你放心,你的事情谭政委跟昌炎专门交代过,要他想办法与刘忠周旋应付,没问题的!”

“这样啊?”祥子想,共产党的首长会为他一个小兵想的这么周到,打心底服了!

     

(五)

   祥子他们部队又转战了仙岩、上浦等几个乡镇村庄,没放一枪缴了几股散兵游勇枪支,沿途反动地方武装闻风而逃。他们一边进村帮老百姓干农活,一边宣传打日本鬼子和国民党反动派,同时征召接收爱国青年当兵。

   613日,部队接到上级命令开赴许岙,要他们在14日中午前赶到。命令如山,战友们猜测是不是要打一场大仗了?

    他们营赶到许岙外围村庄下许村,兄弟部队也赶到了,得知是要歼灭国民党顽固派田牰山的88团。新四军浙东纵队司令员何克希、政委谭启龙、参谋长刘亨云、政治部主任张文碧一帮大首长指挥员全到齐了。召开了连以上战斗动员会。祥子后来知道这次战役是浙东游击纵队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14号正是端午节,他们吃到了老百姓慰劳的粽子、鸡蛋、临桥牌香烟。许岙群山环抱(需要到战场实地考察),三十多个大小不同的山峰都筑有坚固的碉堡,都能相互呼应、瞭望。这是国民党顽固派88团田胡子(真名田柚山)巩固了几十年的地盘老窝。田胡子曾经夸下海口:我的地盘日本兵也不敢轻举妄动进不来,何况”三五支队“!要破我阵地,除非神仙!猖狂至极.

当时,三支队机炮连是司令部直属连。新昌籍贯的战士占了三分之一。去年跟昌炎出来的德喜、自华也调来了他们连,他们俩都在机枪班。弹药班是新兵,主要任务搬运、配送弹药。当时所谓的机炮连只有60多个人,武器通过这几个月缴获的,增加了5挺轻机枪。祥子纳闷,为什么不让他们去战斗班。

借着夜色,他们连悄悄地进入了阵地。祥子埋伏在连长的左面,连长轻轻问祥子怕不怕,“不怕!”

祥子在总警团的经历,再加上这几个月的集训,胆子大多了。但听说今天打的是大规模的大仗,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多少在心里还是没有底气的。连长继续对他说,“小鬼,别怕,开始进攻冲锋后你跟在我后面,只要喊冲啊、杀啊就行”。在进入阵地前,他们班都发了一块潮湿的毛巾,连长交代过,打仗开始,用毛巾围好嘴鼻,一个老兵带一个新兵冲锋。

在他们埋伏的不远处,有很多战前老百姓为他们连准备的燃烧容易发烟的柴禾,这是他们攻克碉堡的物资-----火烧碉堡。祥子心里不明白,打仗怎么用柴禾?他想起在家里山野外用柴火滚“猫狸”(田狸甲)的方法----将柴火燃烧后放在洞口,用扇子灌输烟气进洞,逼使野兽跑出洞。哈哈,打仗也用着土法子。他感到意外。

阴历五月的天气不怎么冷,星光稀稀怂怂,偶尔有附近乡村的狗呋声;远处的山包黑漆漆的,有忽明忽暗的灯光在闪烁;几个老兵把帽子摘下来遮挡烟火在抽烟(那时候,部队还发香烟,是临桥牌香烟),祥子想,他们也是在壮胆吧。

子夜时分,战斗打响了,信号弹划破夜空,军号嘹亮。他们连迫击炮炮手连发了10多发炮弹,机枪密集的子弹呼啸射向敌人阵地,在机枪的掩护下,连长命令弹药班几个灵活机动的人将柴禾堆放到碉堡入口附近,此时碉堡外围的敌人在密集的枪炮声、冲锋号喊杀声中龟缩到碉堡里去了,敌人的机枪被压下去了,祥子和战友们乘机各抱了一大捆柴冲到在距碉堡大约45米处将柴禾点燃,同时用洋帽(棕叶做的竹编雨帽,南方乡下农村常见的雨具)拼命往碉堡方向扇火。碉堡里的敌人的机枪根本看不清冲锋的战士们,只能盲目的瞎扫射。兄弟连“冲啊、杀啊”的喊声震天动地,猛烈的柴火夹在午夜的风吹进碉堡,碉堡里的敌人被烟熏的鬼哭狼嚎。祥子看到连长和战友们都往碉堡冲,也跟了上去,在碉堡门口,他捡到了一支步枪。于是端起枪,冲进碉堡。这时连长他们高喊着“缴枪不杀”,碉堡里敌人被这突然降临的战士们吓坏了,双手举枪跪着了。这一夜,他们部队攻克了5个山头碉堡。

经过14天的昼夜激战、围困,田胡子88团全军覆没,只有田胡子只身逃走,后来他投靠了日本鬼子,日本鬼子投降后,他作为汉奸被公审法办了。

(六)

许岙战斗后,祥子的胆子更大了。这次战斗中后,祥子找不到昌兆和柴帮,后来才知道,昌兆屁股上被弹片削去了一块皮,在梁弄养了几天伤,与柴帮偷偷跑回三坑去了。他们回去后,把许岙战斗的经过添油加醋的说给祥子父母听了,祥子母亲哪里承受的了这样惊吓,硬是要荣叔赶来部队把祥子领回去。

荣叔是一个人来的,那天祥子接到父亲来的消息,他向连长请假带自华一起去见父亲。在部队招待所见到了父亲。当时政委谭启龙和一个政工科长秦力也在。

“阿爸,你怎么来了?”祥子见到父亲,眼泪禁不住流了下来。“家里好吗?”

“家里好的,你妈担心你。。。。。。。”。

“我在部队挺好的,让阿妈别担心!”祥子想知道刘忠后来对家里人的情况。“刘忠有没有欺负你们?”

“没有什么,你们走后第二天他也回家了,他是不放心你们,想带你们再回他部队。。。。。。他在家也没办法,没有为难我们,只是要回了那支驳壳枪!”

“太可惜了,那天把那支枪带出来就好了!”祥子做梦也记挂着那支枪。

谭政委聊了一会就走了,他要秦力和祥子他们陪荣叔在梁弄多玩几天。秦力把荣叔安顿好,带他在梁弄镇、四明湖转了一圈,一路上讲了很多革命道理。荣叔看到梁弄的军民亲情影像很深,特别是谭政委和秦科长这些大官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官架子形象,相信了平时昌炎讲的话。“在这样的部队当兵有出息”,他想,于是打消了带祥子回家的念头。这也是祥子军涯生活10多年最后一次见到父亲。

接着是打浙保丁家埠的三十三师,三十三师同样被歼灭。当时战士们编了一首歌:人民武装新四军,打起仗来呱呱叫,神仙老子拔碉堡,扩大同志木牢牢;又缴机枪又缴炮,指战员个个是英豪;你打冲锋我警戒,他打支援我包抄,不自满不骄傲,胜利莫冲昏头脑。

八月中旬,日寇宣布无条件投降。朱总司令命令,还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都去缴获接收日寇武装;那天祥子几个小鬼,又跳又喊,爬上了饭桌,“鬼子投降了,我们胜利了!”

但是,国民党反动派为了夺取胜利果实,与日寇协商不接受共产党部队投降。九月开始,为了打击日寇与国民党反动派气陷,浙东游击纵队三五支队在何克希司令员的指挥下,集中兵力,相继展开了攻打上虞丰惠镇、余姚、奉化江口、慈溪龙山等拒绝投降的日寇,追击歼灭日本鬼子和顽固派总警团,不分日夜缴枪。到9月初,机炮连发展到了100多人,武器装备多了六门新式迫击炮,装配了三八重机和马克重机各5挺,祥子也从弹药班调到了战斗班,成了一名副机枪手。

 

第三章完

2020.02.1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在密密的丛林里——郑贵卿将军回忆艰苦卓绝的闽西三年游击战争
战场上李德才枪毙了一个连长《土佬李德才》之十九
潇湘原创之家‖葛取兵 最后一个爆破手
苦战七天七夜后,敌军立碑记功,竟在碑文中对我军大加赞赏
回忆天津战役:杀开民权门 - 品茗论史 - 环球军事论坛 军事|国防|全球防务|武器装备|...
“陶渊明杯”中国文学艺术大赛| 李志有:时光难割战友情(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