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考研初试成绩公布了,考的不拔尖,怎么办?


你好,这是宝刀君的第150篇原创文章

作者|宝刀君

来源:宝刀君的进化之道(ID:BDJ0501)

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

这几天,考研初试成绩陆陆续续出来了,陕西地区,据说是在2019年2月15号出成绩。

今天宝刀君主要谈谈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每一个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都可以做哪些对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如果你的目标是211、985院校,分数在380以上,对大多数名校而言,这个分数一般可以说是相对比较稳妥的。

注意啊!

宝刀君我在这里说的是“一般”情况下!

有些爱抬杠的同学,你可千万别和我在这里抬杠啊!别说什么,那谁谁当年考了400分都被某某学校刷下去了!你在说这句话时,要记的带上要考的学校、专业、以及考研大小年,然后再说你的结论!

你不想想,考清华北大的,和考西工大的,同样是400分,那能一样吗?

远的不说,就说2018考研吧。

2018考研(即考研初试时间为2017年12月23日)那一届,我手底下有带的辅导专业课的学生,这个学生当年初试成绩为385分,按照往年来看,其实这个分数是蛮高的了,但是很不幸,那一年的400分层出不穷,对比之下,这个385就有点相形见绌了,最后这名学生与欲报考的西工大自动化学院失之交臂。

所以,分数到底如何,除了要看欲报考的学校、专业,还要看成绩公布这一年的一个考生整体的考试情况。

但是就一般来看,除过那些奇葩的年份,考211、985名校,基本上考研分数能在380以上的,都算是相对比较稳妥一些的。

考的比较稳妥的,安心准备复试即可!

2、如果你的考分在340-370之间,冲击211以上的名校觉得有点难度的话,可以继续准备复试,也可以考虑调剂,也可以考虑本校的硕士

其实从历年最终录取的情况来讲,360分以上冲击名校,不是没有希望,还是要看当年的大小年情况。

如果这一年大家都考的高,那这个分就尴尬,如果今年题难,那么这个分数就是很有希望上去的。

所以,还是要在分数出来后,多打听下自己身边人的考研分数情况,然后预估下。

这个分数段的学生,一个是继续准备原来的复试,一个是要做好万一本专业竞争过于激烈时,是否考虑调剂?

如果走调剂路线,那么就要思考时调剂到要报考的院校,还是调剂到外校,亦或是自己的本校,这类考生要多关注研招网的各个学校的调剂信息,及时和那个学校联系!!!

调剂说白了,就是拼速度!

如果不想去外面,不想再辛苦奋斗了,当然也可以考虑本校的研究生,读本校的研究生一般有个好处,就是去了后也许学习压力没那么大,学校的奖助金政策一般会向你倾斜,这对于在大学期间有参与学生会经历的考生有益处。

另一方面,本科四年再加研究生3年的学习,如果你和学院的老师、领导关系处理的都还不错,那么在研三就业找工作时,这些老师也能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也是一些隐形的福利吧。

这些就靠学生自己把握了,有些以本校研究生身份,毕业后留在本校当本科辅导员工作的,也大有人在。

3、对于考研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对待?

学习了这么久了,我相信每个学生自己心里也有答案。

像我,我也并不是强烈鼓吹你走考研这条路线的,一切都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

如果本科是211、985院校的考生,学生的动手能力很不错,有望进入互联网一线公司,那我建议他去就业。

如果本科是双非院校的考生,学生的动手能力很不错,有望进入互联网一线公司,我依旧建议他去就业,毕竟刚一毕业就拿年薪10多万的工资,这也不是小数字,也更建议那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就业困难的学生,考虑走考研路线!(就算3年后在公司混的差了,还能回来接着考研)

如果是三本院校的学生,专升本的学生,想找个好点的工作的,我建议他考研,而且会告诉他:就算是读个双非院校的研究生,也比你本校直接毕业好很多。

是否考研,主要还是取决于每个学生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有的考生,心里一直有名校情结,为了读名校研究生,可以接受二战三战。

有的考生,只为拿一个硕士文凭,至于是哪个学校颁发的,无所谓。

.......

每个人的选择,都是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个人情况,各方面深思熟虑后做出的决策,还是要看自己的内心,多打听,多思考,然后做出自己可以接受认可的选择。

最后,预祝每一位考生都能金榜题名!

也预祝那些专业课是自控的学生,都能考个好成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60doc网文摘手
二本分数考生:有必要“考研”的7大专业,对学历要求高读研才有出路
考研复试时,为何很多笔试分数低的学生能成功逆袭?有何技巧
真话难听,研究生调剂是典型的看人不看分,附大学教师具体对策
985高校博士求职被拒,只因本科就读“非211”?
读研后才明白,“考研生”和“保研生”的差距不是一点点,很现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