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津那些老工匠,磨刀匠,泥瓦匠,木匠,剃头匠......你都知道么?

工匠

天津历来是城乡各类工匠的集散地,除了上述作坊中提到的从事固定性劳动的工匠以外,还有一些从事流动性劳动的工匠,如:锔碗匠、补锅匠、箍桶匠、铁匠、泥瓦匠、木匠、金银匠、油漆匠以及剃头匠、修脚工、人力车夫、脚行搬运工等。


(一)锔碗匠

锔碗匠,是锔合破裂的瓷、陶器皿的工匠。他们肩挑担子,携带着铁砧子、锤子、捂钻等工具,担子上挂着“报君知”(是一种招揽生意的响器,即在一面小铜锣上悬挂一个小铁锤,工匠挑担行走时,铁锤撞击铜锣,发出“叮当”的响声)。捂钻是锔碗匠的主要工具之一,其结构是在钻杆上打个孔,插入木杆,木杆两头用皮带与钻杆连接,钻杆上有个能动的碗形铁盘。操作时,一手捂铁盘,另一手推动木杆,这时皮带带动钻杆,用惯性使钻头旋转。其钻头必须是金钢石的,因此天津有句俗话:“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用以讽刺那些无本事而说空话逞能的人。锔碗用锔子,即两头尖中间扁的金属钉。锔碗时工匠先用锔子量距离,用钻打眼儿,然后放锔子,用锤子锤牢,最后用特制的石灰泥缝。旧时,这种生意本小利薄。如今,这种工匠已不多见。


  锔碗匠

(二)补锅匠

补锅匠,是补锅和补其它容器的工匠。旧时,锅坏了有锔也有补。补锅的材料要根据锅的材料而定,铁锅用铁补,铜锅用铜补。补锅匠挑的担子一头是风箱和小炉子,一头是工具和补锅材料。操作时,将金属材料熔化,用由多层棉布制成的垫子垫在手上,把破锅放在垫子上,将熔化的金属倒在破损处,再用另一块布垫在上面挤平。现在这种工匠已很少。


补锅匠

(三)箍桶匠

箍桶匠,是加工制作木质容器的工匠。天津人习惯把“桶”说成“筲”,故亦称这一工匠为“箍筲匠”。旧时,箍筲匠常常推着小车或骑自行车,沿街吆喝着“箍——筲”,以后改用铁镰(是由5片铁片组成,用皮条、铁丝或线绳穿在一起,挂在车把上,车一动便会发出“哗啦”的撞击声)取代吆喝。箍筲主要用大刨子、锯、榔头、斧子等工具。材料选用吸水性强的杉木,筲箍是用竹条编制的,也可用铅丝和铁片。箍筲匠操作时,将大刨子反置,把木头放在刨子上刨,刨成的木板要一头宽一头窄,较窄的一头有一条放筲底的槽沟,木板用鳔胶粘合,用榔头、斧子砸紧筲箍,最后涂上桐油或大漆。现在这种工匠大多都集中在作坊里成为固定性手工劳动。


箍桶匠

(四)磨刀匠

磨刀匠,是磨刀、剪的工匠。主要工具有磨刀石和抢子。磨刀石有粗石、细石和浆石之分。磨刀时先用粗石打磨,再用细石磨,最后用浆石磨。抢子是开刃的。磨刀离不开水,所以磨刀匠常常肩扛4条腿长凳、带着小水桶、工具等。开始以铁镰(又俗称“惊闺叶”,因旧时磨刀匠还负责为身居闺阁的小姐磨铜镜,故得此名)招揽生意,后又伴以吆喝“磨剪子来,抢——菜刀”,最后,用喇叭取代吆喝。由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这个行业,所以现在街上仍然可见,不同的是他们都已用自行车或三轮车代步。


磨刀匠

(五)泥瓦匠

泥瓦匠,是建造房屋的工匠。泥瓦匠的主要工具有瓦刀、抹子、大铲、铁锨等。盖房是百姓的一件十分繁琐之事,首先要刨槽、夯土、打地基、码砖垒墙、安门窗、上梁、封顶,然后要吊顶、室内套灰、外墙沟缝、整修地面等。天津民间流传着“房子上了盖,工程差一半儿”之说,正说明盖房工序之多,泥瓦匠之辛劳。泥瓦匠在学徒期间要干杂活,人们称其“小工子”。无论城乡,人们在盖房动工之前,都要请风水先生看风水,定门窗的朝向,宴请泥瓦匠师傅。在安装门窗时,主家最忌讳泥瓦匠把门窗倒置,也忌讳泥瓦匠说不吉利的话,如“掉下来”、“折了”、“倒了”等。上大梁时,主家要选良辰吉日,并在梁上张贴一张写有“上梁大吉”的大红纸,还要给附近的亲戚、邻里送一瓶“上梁酒”。上梁之即要鸣放鞭炮,以驱灾避邪。这些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六)木匠

木匠,是加工制作木制品的工匠。木匠的主要工具有锛、凿、斧、锯、锤、木钻、尺子、墨斗等。木匠学徒时要先学熬鳔。鳔分鱼鳔、猪皮鳔和水鳔,是木器的粘合剂。之后,再学拉锯、划线、打眼儿等。

  

木匠行业讲究尊师爱师。师徒同桌吃饭,师傅坐上座,徒弟坐下座。进餐中,徒弟要给师傅盛汤让菜,师傅吃好了,徒弟须马上撂筷。

  

木匠的禁忌比较多。工间休息要回固定地点,而不能在工地;劳动时锛和锤不能相互撞击;墨斗里不能盛污水,否则是对祖师最大的不敬;工匠的脚不能踩在锯上;无论在什么地方,锛不能离手,要随身携带;忌讳外人触摸工具箱等。这些风俗习惯至今还在流行。

  

(七)油漆匠

油漆匠,是用油漆涂刷木、竹、藤等器物的工匠。旧时,涂刷器物用天然漆,俗称“大漆”。操作时,一般可用天然丝蘸漆反复搓,油漆层数越多,光洁度越高;也可用棕榈刷子刷,棕榈刷现用现削,被称作“漆栓”。木器漆好后,四周支起蘸有水的蒲席,使之阴干。如今,人们使用的大多是人造合成漆,以毛刷或机械化喷漆的方法取代了传统的刷法。

  

旧时,油漆匠承担最多的活计是油漆棺材。那时,天津时兴为60岁开外的老人备柏木棺材。棺材做好后,每年都要请油漆匠油一遍漆。年头越久,油漆层数就越多,其封闭性就越好。这一风俗到20世纪60年代才失去传承。

  

(八)剃头匠

剃头匠,是专门为人剃头、刮脸的匠人。剃头行业的出现,是随清朝政府迫使汉人剃头的政策应运而生的。旧时,剃头匠肩挑担子,边走边拨动着唤头(即一个由两条弧形金属组成的响器)。担子的一头是小炉子和铜盆,另一头是装有推子、剪子、刀子等工具的箱子,工具箱侧面插着一面小三角旗,它象征着皇上的圣旨。剃头匠多出自宝坻县,因该地经常闹水灾,收成不好时,农民就到东北、北京等地学剃头手艺,逐渐形成一种时尚。

  

剃头行业很讲究礼节,当出家人来剃头,不能说“剃头”或“推头”,要说“请师傅下山落发”。剃头时也与给一般身份的人剃头不同,要遵守“前僧后道”规矩,即给僧人剃头要从前到后一次剃通,俗称“开天门”;给道士剃头则是从后向前一次剃通。剃头业行话很多,把剃短头、光头称作“打老沫”;剃长发称作“耪草”;刮脸称作“勾盘儿”;刮胡子称作“打辣子”。剃头行业讲究职业道德,剃头匠不能喝酒,不能吃葱、蒜等带刺激气味的食物。民间忌讳正月剃头,有“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的俗谚。所以每逢正月,是剃头行业最惨淡的日子,一般都要到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之日剃头,取抬头兴旺之吉利。

  

(九)修脚工

修脚工,是在浴池为浴客治疗脚疾的匠人。修脚行业在天津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源于一陈姓搓澡工。民间传说某一天,有位浴客行走艰难,陈氏上前询问,一看浴客脚上有一层厚厚的脚垫,于是拿起剪子帮他剪,又用刀子削,浴客感到很舒服,从此每隔一段时间就来找陈氏修脚。陈氏的技术越来越娴熟,找他修脚的人也越来越多,他的修脚技术使浴池的买卖十分兴旺。于是,陈氏招收了很多徒弟,修脚渐渐成为一个职业。后来,修脚工把陈氏尊为祖师,供奉陈氏牌位,徒工拜师也要在陈氏牌位前烧香叩头。

  

修脚工具是名称和用途不同的小刀。如:片刀是起皮的刀;抢刀是抢薄指甲的;轻子是劈指甲的;窄条子是剜指甲缝的。除了十几种小刀外,还有小锉等工具。修脚工要懂医学常识及外科手术知识。在修脚的同时,兼治一些诸如脚上的鸡眼、刺猴、粉瘤等疾病。旧时,修脚工地位低贱,被社会歧视,因而大多都是穷人家的男孩子,多为祖传,且传儿不传女(因为旧中国女子不能进浴池)。

  

修脚行业行话很多,给顾客修脚谓之“铲闷子”;修脚时要刮脚称之“褪勾”;搓澡谓之“垫板儿”,如果搓完了,就说“回首”,而忌说“完”字。回首是付小费之意。现在,这些行话已不存在,修脚工已被社会所承认和尊重,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职业。


修脚工

(十)人力车夫

人力车夫,是指旧时在街头随时被乘客雇佣的拉车人。人力车源于日本,天津最早出现人力车是在清光绪八年(1882)。人力车在天津称之为“东洋车”,简称“洋车”,称人力车夫为“拉洋车的”。当时,人力车的构造是:有两轮、两车柄、一车厢,由一人手挽双柄拉行。最初的人力车是木轮,铁瓦圈,上挂有死胶皮条,所以拉车之人也被俗称为“拉胶皮的”。天津最早出现的人力车,主要供侨居市内的外国人享用,车夫多是城市贫民和来津谋生的农民,他们每天要按时出车、收车,按时向车行交纳租金,还要深受雇主、脚行、军警和“租界”当局的层层盘剥和压榨,所以车夫的收入所得甚微。后来,人力车改为冲气的轮胎,车厢上面增设了可以折叠的半开帆布车蓬,以遮日避雨。当时天津市内的一些富家谓之“宅门”,也纷纷自置人力车,作为私人代步工具,雇用车夫,定期付给工资。由于人力车在大街小巷通行自如,轻便快捷,很快成为流行的客运工具,渐渐淘汰了原来载客的独轮车和轿子。至清末民初,人力车行和个体自营逐步增多,出现了自发的团体组织,形成了散车和包车的租用方式,散车大都聚集在街头巷尾,或在人力车停车处,等待乘客随时雇用;包车是专为某户使用,以一个月为期,按月付钱,俗称“包月”。

 

(十一)搬运工

搬运工,是指旧时在码头为客商装卸搬运货物的劳动者。旧时,天津称搬运工为脚夫,付给的报酬叫脚力钱或脚钱,其营业组织叫脚行,负责人叫脚行头,脚行头是世袭制,大多数脚行头以前清县衙门颁发的“龙票”为凭证,世代相传为脚行头。天津是水旱码头和商业贸易城市,也是华北漕运、海运、盐运中心和出入京师的必经之地。旧时,城市内商贾云集,舟车辐辏,各类商品货物均需装运起卸。大约在清初,出现脚行,搬运工主要聚集在城里和针市街、河东粮店街及海河沿岸、盐坨地区等码头和繁华地区。天津开埠以后,商务汇集,贸易繁盛,搬运工人数与日俱增,一时期,脚行还得到官府的承认,“四口脚行”就是当时官办脚行之一(有关脚行的记载在该书《民间组织民俗》一章中有详细描写)。旧时,在天津水运码头和要道口,都有成批的搬运工蹲在地上等待招雇,他们到处打听着有无生意可做,因此有句“散脚行滥搭搁”的俗话,“搭搁”是天津方言,有“聊”的意思。


码头上的搬运工


  搬运工

(十二)磕灰工

磕灰工,是指旧时为城市居民清理、运输粪便及垃圾的劳动者。旧时,居民们一般利用自家院中比较隐蔽的角落搭盖一个小屋,俗称“茅房”,其内放一木筲,以烧乏了的煤球灰做铺垫,供自家人方便之用。磕灰工最早赶着毛驴车,手摇铃铛,走街窜巷地吆喝着:“磕——灰”。他们将收敛来的粪便及垃圾运往近郊作肥料,以此换得报酬。磕灰工也有自己的地盘,在自己负责的这条街巷胡同内,一天或几天按时“走”一趟。久而久之,磕灰工对自己地盘内的居民情况有了粗略的了解,彼此间也达成一种默契,从而,取消了铃铛声。运输工具后来改用三轮车。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为市民建起了公共厕所,人们俗称“官茅房”,此后,磕灰工这个行业逐渐衰落,但还有一些老年人及病残者仍在使用自家茅房,直到20世纪70年代,随着危陋房屋的改造,磕灰工这个行业才彻底消亡。


  磕灰工

(十三)焊铜器焊锡器

最早,焊铜器焊锡器与补锅是同一行业,因工匠们都要用火炉溶化金属,民间统称他们是“小炉匠”,都是修补破损器皿和用具的工匠。后来,生产器皿和用具的材质种类丰富了,工匠们从单一补锅扩展为多项经营,破漏的铜盆、铜壶、锡蜡扦子、锡酒具等,都需要他们来修补。

  

焊铜器焊锡器工艺简单,被称为“小焊”,所用的焊料是锡与铝的合金,被称作“锡镴”或“白镴”。修补器物时,要先把破裂处用锉打磨出新碴,再用烧红的烙铁蘸上锡镴和焊药等,加以焊补。焊铜器焊锡器的,多能工巧匠,挑着一头风箱,一头小柜的担子,沿街揽活儿,小柜里装着烙铁、榔头、夹剪、吹管及松香、焊药等,有的工匠还带着铁砧子,焊补完器物,还加以修整。现在这个行业已无存。


  焊铜器焊锡器

(十四)修鞋匠(皮匠)

修鞋,即修补鞋靴的工匠,有别于“绱鞋的”。旧时,人们称修鞋匠为皮匠,这是因为缝补鞋子离不开皮子,工匠使用的“拉子”,即切刀,也叫“皮匠刀”。皮匠的工作不只是补鞋,还把鞋子开绽的地方,用皮线缝缀。旧时天津的中下层市民买了新鞋,为了延长鞋的穿用寿命,要先给新鞋钉跟、钉掌,皮匠还兼修马具中的“套包”(皮制马具),因此,修鞋匠被称为“皮匠”更符合行业特点,但现在把这一工匠叫作“皮匠”的几乎没有了,而改称修鞋匠。旧时鞋匠肩挑担子,沿街招揽生意,现在修鞋匠有固定的摊点。


  修鞋匠(皮匠)

(十五)绱鞋

旧时,普通人穿的便鞋(布鞋),都出自家庭主妇之手。20世纪中叶,随着人口增多,单靠家庭主妇的手工劳动,已供不应求了,于是出现了绱鞋工匠,这也是因为绱鞋是做鞋过程中比较烦琐的一道工序,主妇们剪好鞋面儿,鞋里儿,粘合一层事先打好的夹子(用碎布一层层地刷上浆糊粘贴而成)做成鞋帮子,用数层夹子剪鞋底,分别延好边,再用麻绳或棉绳纳成鞋底,把这些备好的鞋料交给绱鞋的手工艺人去缝合,一双“千层底”的布鞋就做好了。纳鞋底的图案也很讲究,有的纳成席子的花纹,有的纳成乳钉,也有的纳成文字。后来出现的皮底、轮胎底、注塑鞋底等,逐渐取代了纳鞋底这项手工操作。绱鞋要使用木鞋楦,鞋楦的作用不仅是定型,它还能把紧一点儿的鞋排出来,也能把松一点的鞋刷上水晾干,使它收缩后再排,这叫“回楦”。20世纪七十年代,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买成品鞋对每个家庭来说已经不成问题。这时,皮鞋、胶底运动鞋(球鞋)等大行其道,绱鞋这种个体手工工匠随之逐渐消亡,现在人们把穿“千层底”的布鞋看作是一种时尚。


  绱鞋

(十六)修伞

时时,天津人使用的雨伞是用竹子作伞把和骨架,用竹纸涂桐油作伞顶。日久竹纸易破裂,骨架易折断,所以常常需要修补。修伞顶比较简单,在破处涂桐油,贴一块竹纸,再涂一遍桐油即可,修伞骨架比较麻烦,简单一些的方法是用现成的竹篦替换。后来出现的铁骨架布顶的避雨遮阳两用伞,比较耐用,修伞行业因此也日益萧条。修伞工匠的劳动形式有两种,一种是背着工具袋走街串巷,边走边吆喝着:“修理雨伞!拾掇旱伞!”;另一种是摆摊。据调查,沿街吆喝修伞的,几乎没有本地人。


  修伞

(十七)修理笼屉

笼屉是放在铁锅上蒸熟食品的炊具,它用柳木薄板围成罗圈,中间加木龙骨,把细竹片垂直排列到龙骨上,再用藤条皮代替绳子做穿结用的纽带。修理笼屉的主要工具是一把手拉钻,钻杆缠着一根细长的皮条,两端固定在拉把左右两端,拉把拉动,皮条就带动钻杆转动,钻杆下端嵌进的钻头也飞快转动,在罗圈上打好眼儿,穿入藤条皮就可以把需加固的地方固定好。

  

木笼屉因易损毁,修理笼屉的手艺人便应运而生,他们起初是沿街吆喝招揽生意,后来有了固定的作坊,经营项目也日益扩大,除了修理笼屉还修藤椅子等。现在人们已经很少使用这种炊具了,所以修理笼屉的手艺人已不多见。


  修理笼屉

(十八)换箩底

箩是筛细粉或颗粒状物品的工具,它是由木质箩圈和金属或蚕丝织成的网底组成。按箩圈的大小和网眼的大小,分出不同的规格和型号。网眼儿称作“目”,目越多网眼儿越小,筛出的东西也就越细。旧时,换箩底的工匠是肩挑担子走街串巷招揽生意的,后来才有了固定的门脸儿,门市经营多集中在红桥区河北大街一带。

  

箩的关键和易损部位是箩底。箩底是镶嵌在箩圈上的,所以换箩底方法很简单,就是把旧箩底取下,把新箩底蒙在箩圈上,用细藤篦把它们严严实实地缝缀在一起。换箩底行业20世纪六十年代逐渐被淘汰。


  换箩底

(十九)修理搓板儿

在洗衣机这一科技产品来临之前,人们是用搓板儿洗衣服的(天津人俗称洗衣服为“chóu衣服”)。搓板儿多采用材质坚致、木纹细密的椴木、梨木和杨木等木材制成坯板,再在坯板上挖出一道道沟槽。挖槽的工


具是一把长柄的凹形刀,俗称“指甲铲”(类似于现在削簸箩的刀具)。搓板儿使用年久,沟槽容易被磨平,必须让修理搓板儿的用指甲铲加深沟槽才能再使用。修理搓板儿的带着简单的工具,沿街吆喝着:“修理搓板儿嘞!”当年这行业并不景气,工匠们为多赚点儿钱,修理加工兼做,洗衣机的出现,取代了用搓板儿洗衣服的手工操作,但搓板儿这一简单的生活用具偶尔还在使用,只是材质和工艺有所改变,现在除了木质的,多使用塑料成型的搓板儿,所以修理搓板儿的工匠已不见。


  修理搓板儿

(二十)套火炉

旧时,天津人取暖和做饭多采用煤球炉子。条件好的人家用生铁铸造的“洋炉子”,一般人家用煤油桶及其它废弃铁桶改制的火炉,还有的人家使用用砖在地上砌的火炉。无论哪种火炉,炉膛都要糊上一层厚厚的由黄土和麻刀和成的泥,这道工序叫“套炉子”。套炉子的目的:一是为防漏气,使炉火旺,二是为省煤,三是为炉子经久耐用。一般来说,炉子每年都要重新套,由于黄土和麻刀在城市内不容易搞到,所以近郊农民和市内下层贫民为生活所迫,从郊县弄到黄土,把麻绳剪成小段作麻刀,在冬季来临时,推着小车,走街串巷地为市民套炉子。

  

20世纪70年代,煤气灶和集中暖气供热,逐渐取代了煤球炉子,“套火炉”这一行业也基本消失。


  套火炉

(二十一)摇煤球儿

旧时,天津近郊采用柴灶烧热炕的方法取暖做饭,城市则用煤球炉子。富裕人家烧原煤,俗称“砟块”、“大砟”,一般家庭则烧煤末与石灰黄土和成煤泥摇成的煤球儿。每当冬季来临,家家户户要储存煤球儿,煤球儿因挤压或受潮而松散,变成煤末子,必须重新摇制成煤球儿才能烧,赚这份辛劳钱的多是近郊农民和城市贫民,他们手持平锨,身背粗柳条和宽边的筛子,吆喝着“摇煤球儿嘞!”,帮助市民把碎煤末打成煤球儿。现在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生活有了改善,天然气、集中供热的暖气已进入寻常百姓家,用煤球儿炉子取暖做饭逐渐被淘汰。


  摇煤球儿

(二十二)打竹帘子

竹帘子是夏天遮挡在门窗上防止强烈阳光照射和蚊虫进入的物品。打竹帘子的工匠扛着帘子架和相关用具沿街吆喝着:“打竹帘子嘞!”所谓“打竹帘子”实际上是用线(古时用丝线,后来用棉绳)为经、竹篾子(或苇篾子)为纬编帘子。打帘子时,先用一条竹条或木条起头,线绳两头各拴上坠子,线绳取中与竹条交结好,每加一条竹篾子,线绳都要交叉打结。根据主家的需要,可以打成不同图案的结,有的象“鱼鳞”,有的似“象眼”,即将打成时,要用竹条或木条收尾。

  

帘子,在中国历史上已成为一种礼制的象征物,如“卷帘退朝”、“垂帘听政”等,在天津,由于帘子音同“连子”,在人们的观念中有“连生贵子”之说,所以民俗中就有女儿出嫁娘家送帘子的风俗,帘子须娘家兄弟挂上,婆家则以红包回赠。这一风俗现在在天津近郊仍然流行。


  打竹帘子

(二十三)弹棉花

旧时,人们用棉花絮成棉被、棉衣以御寒。棉被、棉衣穿用久了,就失去了柔性,把棉花弹一弹,才能蓬松柔软。弹棉花的工匠分南北两派,单看工具便能分清,北派采用自然生长的弯曲树木作弹棉花弓子,南派采用竹片作弓,弓弦都用牛筋,操作方法相同。弹棉花时工匠要手握两头粗的木槌击打弓弦,使其形成均匀的振辐,这样棉花就能蓬松起来。弹棉花的大多是身背弓弦沿街吆喝。现在这个行业还存在,不同的是工匠们有了固定经营场所,机械化代替了手工操作。


  弹棉花

(二十四)绑墩布

墩布是家庭常用清洁工具,亦叫拖把。旧时,人们生活节俭,把破旧衣服、褥单、被单等撕成窄条,让走街串巷的绑墩布的工匠把它们绑成墩布,这也是废物利用,又省钱又实用。绑墩布的多是下层市民,他们带着简单工具,胳臂上挎着一圈细铅丝,有生意时,找个能拴铅丝的地方,把铅丝的一端固定好,把布条均匀地排在铅丝上,一层层地往墩布把上缠,最后用钉子把铅丝钉牢即可。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到超市买成品墩布既方便又耐用,所以绑墩布的工匠在城市中已不多见。

  绑墩布

除上述列举到的工匠外,还有许多,诸如石匠、修表工、刻字匠、裁缝、钉马掌的、修锁配钥匙的等等。此外,还有各种民间手工工艺工匠。旧的民间手工工艺种类繁多,主要有年画、泥塑、风筝、砖刻、木雕、剪纸以及各种民间玩具,这些都被称作“特种民间工艺”。  

  石匠

………………………………………………

这么好的东西,别忘了告诉你的小伙伴们!

收藏

点击右上角→收藏

关注与订阅

查找公众账号'天津新风尚',或者搜索'tjxfengshang'

或者扫描以下二维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三姊妹出嫁
回眸旧京远去的行当
济南故事:记忆里的那些老手艺人
清代人如何剃头打辮?
行走在消逝中,身怀绝技的乡村“手艺人”
这些快消失的上海老手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