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晚报

  塘沽扶轮小学是铁路职工子弟学校,在现塘沽南站东南角,学生大都是住在塘沽北工务段、南工务段、郭庄子和于家堡的铁路子弟。还有一个分校,在现塘沽火车站以北,学生大都是住在新河庄、高辛庄和赵家地一带的铁路子弟。

  塘沽扶轮小学红砖校舍,操场宽阔,设施完备,师资、校风、校训相当正规,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塘沽最好的学校之一。我1948年入学,1954年毕业,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当时校长叫李端,学校只招铁路职工子弟,不收学杂费,家庭困难的书本费也不收。全校学生很少,只有六个班,每个年级一个。高年级班只有二十几人,学生年龄都较大,依我看没有二十岁,也有十八九岁。

  老师都穿铁路员工的蓝色工作服,干净整齐,连领钩都扣上,真是为人师表的模样,令人尊敬。老师教学认真,和蔼可亲,每次换班主任,都有学生失声痛哭。

  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同学们按住址在操场排好队,由路长带队回家。1949年夏天,学校告诉我们国民党飞机要来炸塘沽火车站,怕路上发生危险,中午不叫同学们回家,学校提供午饭。每到冬天,教室里点大号炉子,烧机车用的大同煤,外面寒风呼叫,屋内温暖如春。有位姓苏的工友,上课时毫无顾忌地进门捅炉子添煤,我们也习以为常。每逢儿童节和国庆节,学校组织联欢,老师和学生同台演节目。晚上,在大操场举行篝火晚会,大家围坐在火堆四周,唱歌或者丢手绢做游戏。

  当时铁路家属每年有12张免费火车票,可到全国各地。那时不兴旅游,虽免费却很少有人用。我用过一次,是1952年学校组织去北京参观,一去三天,学校管饭,我带了五毛钱还没用完。

  1952年秋,学校派代表参加苏成烈士追悼会,他是抗美援朝时被美国飞机炸死的铁路职工。追悼会在塘沽工人文化宫举行,主席台上摆放着烈士遗像,两侧墙上挂满各单位献的挽幛,全是黑色或灰色。他的儿子苏文杰,是我同班同学。

  在扶轮小学,我感到最光荣的是我们班为红领巾班,全班都是少先队员。新中国成立初期,戴红领巾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优秀学生才能加入少先队,有的孩子小学毕业都戴不上。我们全班四十多人都戴上红领巾,说明我们班确实优秀。已经六十多年了,我还珍藏着一张红领巾班的合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岛铁中,那些抹不掉的时光与回忆!
《文章会》超等顾问与“崇文门内扶轮学校”
子弟学校的繁荣与落幕:盘点吉林市铁路系统曾经的那些中小学
【青岛校史】青岛铁中到第66中学
上饶学堂
【长篇连载·远去的汽笛声·43】刘家小姐刘雅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