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晚报

  汉代已有“常以腊日祀灶以黄羊”的记载。后来的岁末祭灶,祭是为了送,年年除夕之前灶王爷上天。上天有何公干?晋代《抱朴子》说,月晦之夜灶神“上天白人罪状”。唐代《酉阳杂俎》复述此语,又说灶神在己丑日上天,“此日祭得福”。这些传说影响了腊月祭灶。晦为月份之末;己丑在六十甲子中排序二十六——晦日复加己丑的“二十六”,这是否提示了祀灶的日期?尽管不是每个腊月都有己丑日。

  南宋范成大《腊月村田乐府十首》序:“腊月二十四夜祀灶,其说谓灶神翌日朝天,白一岁事,故前期祷之。”宋时以灶神二十五日上天,先一天在二十四日祭灶。至明代,《五杂组》引“月晦上天”之说,接着写道:“今以廿四、五持斋者,不太早计耶?”意思说,时间的提前量有点大。发此议论,缘于“俗皆以十二月二十四日祀灶,谓灶神是夜上天”。明代南方一些方志记载祭灶,如宁波、江阴、昆山等地,以腊月二十四日为期。

  清初,廿四之外,出现廿三祭灶的情况。孔尚任《祀灶歌》:“风俗腊月廿三四,比户拜灶无老稚。”康熙安徽《太平府志》,祀灶“芜繁或二十三,或二十四”。到乾隆年间,地方志中这类记载多起来。由廿四日而廿三日的变化,津人诗作有所反映,龙震《祀灶吟(二十三夜)》,写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

  两日并存,类似于天津大沽的情况,同治年间湖北《长乐县志》载“二十四谓‘过小年’,土著则于二十三日夜祀灶神,客户则于二十四日夜”。光绪湖南《零陵县志》记“军三民四”。民国福建《建阳县志》“二十四日送灶神,俗有‘官三民四’之谣”,《藤山志》“廿三日祭荤菜,廿四日祭素菜”。这些文字,记录民俗也在解释民俗,廿四、廿三有别,人们要给出个说法。

  腊月祭灶的日期,由晦日而廿五日而廿四日,习俗的沿袭“愈沿愈早,遂改二十三日夕”。其推动力:首先,腊月晦日已是除夕,需要提前。其次,祭灶即取下旧岁灶马,以便换新灶马,这新旧之易与年终扫除紧密相关,“当将平日所供之皂(灶)君牌位焚毁,嗣后扫舍”——请灶神在廿四日离位,为年前留出五六天,时间上是不错的选择。再次,人们对于过年的渴望,一系列迎年备节的安排,糊窗户、贴春联、炖肉蒸馒头等等,需先将屋里屋外打扫干净,扫房舍在时间上是个“卡口”,扫房舍需要先送灶。于是,有了灶神廿四上天,提前于廿三祭祀的变通。再后来,索性如津谚“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上天”。这则民谚,“三”与“天”押韵,说起来顺口,也就便于流传。当然,一些地方仍保留廿四祭灶的习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家哪一天?全国各地祭灶风俗
小年儿祭灶哪家强 官三民四船家五
小年到底是几月几号啊?!
民俗文化丨二十三,小年祭灶,南北小年为何差一天?
小年的风俗来历 ( 图文乐)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肯定错了,史料是这样记载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