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肿瘤院长患癌后8年不复发,说了4句大实话:我是如何活下来的?
在老百姓的印象中,医生是很少生病的,即使病了也不是什么大病。可事实上,许多医生忙于工作,连自己患癌症了都不知道。
2019年,我国肠癌专家、中大附六院长王磊因胰腺癌离世,年仅50岁。患癌症后,他依然连续3晚在做手术。
医务人员常常一副救死扶伤的模样,但他们也是血肉之躯,同样会生病,而且可能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癌症。
一、行医40年,自己却得了癌症
杨育正是产科名医、妇癌治疗专家、台湾马偕纪念医院院长,也是曾两度挣扎于死亡边缘的淋巴癌患者。行医40年,迎接过无数新生命,也送走过无数的患者。这样一位医者,在2012年被诊断了淋巴癌。
杨育正医生感慨说道,“一瞬间,我立即由'体验组’的医生,成了'被体验组’的患者。” 年轻时为了工作,经常一天只睡三小时,长期活在压力之中。终其一生,他都在努力为工作和家庭负责,但终于轮到他能为自己做点什么时,时间却没有为他停留。
从2012年初,杨育正接任了院长不满3个月,感觉到牙龈有异常的“麻木感”,一个月后演变为三叉神经痛,大约再过了一个月,耳后方突然隆起了鸽子蛋大的肿块,因为我的父亲是因甲状腺癌辞世,当时第一联想是长了不好的东西,随后安排了详尽的检查,确诊了淋巴癌。
经过治疗,8年来杨院长的癌症从未复发,他将自己的患癌经历与患者分享,鼓舞了不少病友的信心。
二、心理压力与癌症息息相关
由压力导致的癌症在医学上被称为压力致癌,据日本国立癌症医学研究发现,精神上的压力会干扰免疫系统的正常机能,降低防御外来病毒及自身体内细胞癌变的敏感度,由压力导致的癌症发病率大大提高。
压力大时,体内会产生较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当这些激素增加到一定数量时,可使免疫器官中的脾脏产生白细胞的能力大为降低,致使淋巴细胞中的T细胞和NK细胞数量大大下降。而T细胞和NK细胞,这可是人体清理癌细胞的主力,也就是人体自身的抗癌能力。
当一个人长期处于巨大压力的生活环境时,肾上腺素的大量分泌会导致全身血管收缩。长期收缩会导致毛细血管中血氧供应不足,细胞处于低氧甚至缺氧状态,此时基因会逐渐变异,诞生癌细胞。
三、患癌后,院长总结出4句话
“癌症与长期压抑脱不了干系”
杨院长回想起生病前的一段时间,他遭遇的各种中伤、攻击及郁闷的情绪,可能为癌症种下病根。
当一个人焦虑不安、发怒、紧张、忧郁的时候,会产生“压力激素”,激素水平长期居高不下的时候,人体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和摧毁,癌症有了可乘之机。
钟南山院士也曾在采访中说过:“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
“坚持运动,是防癌良方”
杨院长说道,在他抗癌期间运动是没有“休假”的,每天清晨6点前出门,在家附近慢跑快走一到两公里,后期因行程安排早上在家做气功,傍晚跑步。
原理是简单的,主要看能否坚持落实。2016年美国癌症中心报告指出,运动能显著降低13种癌症发病率,适当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让人保持一个良好身体状态和精神状态。
“好睡眠能养好抗癌力”
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在抗癌期间,杨院长坚持每天5:40起床,晚上9:30上床,中午则午休30分钟,生病之后生活规律起来,作息的模式一直持之以恒,从没间断。
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而淋巴细胞,在与恶性肿瘤的战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抗癌没有偏方,要讲究科学”
身体调理,不外乎三大要素:吃得对,动得勤,睡得好。蛋白质与免疫力关系最为密切,抗癌期间根据免疫的情况,杨院长也作出了相应的调整。
为了应对高剂量的标靶治疗,杨院长在化疗期间补充了防止贫血的红肉和深色的蔬菜,必要时还补充了维生素。后来免疫力回升后,则换上低脂的白肉,同时决不生食,全方面提升自己的免疫力。
压力虽然会导致癌症,但只要我们正确面对,采取合理对策也能防范于未然。有效地提升自身适应压力的能力,在拥有健康身体的同时,也能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吃点它,不用化疗,就能吓跑癌细胞,癌症不再复发
患癌后“治愈率”有八成,是怎么做到的?看他如何逆转人生
趣事 | 这就告诉你,癌症是什么导致的!
找对抗癌手段,以“调整”与“适应”,让癌细胞“沉睡”!
77岁肿瘤院长:抗癌11年,为何拒绝化疗?背后原因说醒十亿国人
肿瘤院长患癌12年未复发:他的奇迹你可复制,只需牢记4句大实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