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尸姓看简体字和繁体字哪个更好点

在中国目前存在的姓氏里,有个姓氏很恐怖,这个姓叫做“尸”。

根据《左传》的记载,东周时期,姬姓的一部分后人,经过迁移最后定居在尸乡(今河南省洛阳市偃师市西侧),现在甘肃省还有此姓。

在古代,表示死人身体的字是“屍”,而“尸”没有任何不好的意思,人们只忌讳“屍”而不忌讳“尸”。

康熙字典:《廣韻》《正韻》申之切《集韻》《韻會》升脂切,音施。《說文》終主也,从尸死,會意。《禮·曲禮》在牀曰屍,在棺曰柩。《左傳·文三年》秦伯濟河焚舟,封殽屍而還。 《正字通》古尸作屍。《易·師卦》弟子輿屍,《石經》省作尸。尸屍通用,但祭祀之尸不可借用屍字。互詳尸字註。屍字从尸从作。

说文解字“在牀曰屍。今經傳字多作尸。同音假借也。”

实际古代尸就包含屍的意思,或者说尸是屍的通假字.

这个字简化也是古人自己简化的结果,确切说是文字发展的结果

1949年以后的汉字方案主要是提出异体字和不规范写法,基本没有创造简体字,现在同行的简体字基本在唐以后都有范本。乐山大佛唐朝嘉州刺史韦皋的题嘉州凌云阁志八十年代被人发现与大佛旁边的石壁上,那可是正儿八经1000多年前的先人手笔。

文字的革命会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变化的。新中国解放后激发了人们极大地爱国热情,国家动用了知名的各方文化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简化字推广使中国文化极大的减轻了新一代学文的脑力疲劳,省出主要的精力接受更多的新文化科学知识。与香港和台湾现在仍施行的繁体字比,简体字是最美的中国字!

语言文字的复杂化和简化在历史长河里都不少见,站在普及和使用的角度当然是“简化”更有优势,秦朝统一六国搞的“书同文”就是这个思路,后人因为各种需要(书法的、政治的、甚至帝王给后代起名的)造字、添字的原因使得汉字的数量大大增加,但真正常用的字也不过只有几千而已,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出于普及教育、推广汉字的良好善意搞了个“简化方案”,效果也是显著的,中国人现在的识字率是多少?当然,少数人主张繁体字更有“美感”更“历史”更“文化”的意见也不是没有道理,完全可以自己去玩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没有没有繁体字的简体字?
容易搞错的繁简体字
大学生 爱上“时尚”繁体字
关于汉字简化的见解
繁体字早已弃用60多年,为何现在的我们天生就能看懂?
中国人天生能看懂繁体字?现代人写简体,但认繁体的本领好像本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