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瘟疫不离《伤寒论》

导语:尽管《瘟疫论》被认为是中国医学史上第一部瘟疫学专著,但无论从成书的时代背景还是作者的人生经历来分析,《伤寒论》与瘟疫关系极其密切,谈瘟疫、治疗瘟疫,离不开《伤寒论》。

导语:特发性间质性肺病的胸部CT表现太像秋天的枯叶了,怎么才能恢复夏天的繁华呢?将个人有幸治疗的两例肺间质病案例记录于此,既是对自己的总结,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迪,不当之处,还望斧正。

精彩文章

验案分享——老慢支咳嗽

验案分享——小续命汤加减治疗面瘫

验案分享——小儿咳嗽、老年失眠

验案分享——子宫脱垂

验案分享——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律失常

验案分享——支气管炎案

验案分享——2剂中药缓解1个月的咳嗽

验案分享——疑似卵巢早衰

验案分享——养血柔肝通络治疗胁痛

验案分享——麦门冬汤加减治疗间质性肺病

瘟疫不离《伤寒论》

作者:李超

医圣张仲景生于南阳,《伤寒论》成书于东汉。

史书上的东汉除了混战以外,还是异常孱弱的,是病恹恹的,东汉末的短短几十年,有明确记录的瘟疫多达十余次,摘录相关文献于下:

元嘉元年:正月,京都大疫。二月,九江、庐江大疫。

延熹四年:正月,大疫

建宁二年:疫气流行,死者极众。在南阳患疫疠者甚多。——《千金复方·伤寒》

建宁四年:三月大疫,使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熹平二年:春正月,大疫,使使者巡行致医药。

光和二年:春,大疫,使常侍、中谒者巡行致医药。

光和五年:二月,大疫。

中平二年:春正月,大疫。

建安十三年,孙权率众围合肥。时大军征荆州,遇疾疫,唯张遣将军张喜单将千骑,过领汝南兵以解围,颇复疾疫。——《三国志·蒋济传》

建安十四年: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三国志·魏书》

建安二十二年: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曹集诠评》

其中建安二十二年的瘟疫最为凄惨,东汉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有五人丧命于建安二十二年这场大瘟疫中,魏文帝曹丕曾书于元城令吴质曰:‘昔年疾疫,亲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

汉桓帝永寿三年,全国人口为5650万,而在经历了大规模的瘟疫与战乱,仅仅八十年后的晋武帝太康元年时,全国人口仅存1600余万,竟然锐减达四分之三。在疫情最严重的中原地区,到三国末年,其人口仅相当于汉代的十分之一。尽管战争等也是造成人口锐减重要原因之一,但瘟疫带来的损失仍然触目惊心。

了解完东汉这个悲催的朝代的瘟疫,再看看医圣仲景的人生经历,看看南阳附近的疫情。

东汉末年的瘟疫引发的死亡甚多,《伤寒杂病论·序》中明确提到“余宗族素多,向逾二百,自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之二,伤寒十居其七”,可见仲景本人是深受瘟疫之害。

东汉末年的瘟疫以中原地区最为严重,史书有明确记载的发生在洛阳、南阳一一带的瘟疫多达17次,这与中原地区人口相对密集,尤其是洛阳一带人口流动较大。此外《千金复方·伤寒》中也明确提及建安二年的瘟疫以南阳最重。

回首一看,东汉岂是一个惨字了得,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因运而生了很多知名医家,代表人物则为张仲景、华佗、董奉、皇甫谧等等。而出生于瘟疫肆虐的年代,成长于瘟疫最重的中原地区,经历了瘟疫造成的覆族而痛,弃官从医的医圣张仲景又怎能不会研究瘟疫的诊治?其著作《伤寒论》有怎能与瘟疫诊治无关?

不忘初心,做一个好医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瘟疫,上千万人死亡,却逼出一位“医圣”
医圣张仲景与“方书之祖”
医圣张仲景其人及其书《伤寒卒病论》
东汉末年大瘟疫死人二千万:黄巾军道教因此而起(3)
古代医疗水平比现代差很多,一旦暴发大规模疫情,他们如何自救?
被正史遗忘的医学名家:张仲景到底算不算刘备委派的长沙太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