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书摘要——《万病回春》

饭后收拾妥当后,爱人与犬子玩耍,我则翻看起《万病回春》。

作者龚廷贤书在历史长河中算不上出名,但书中却有很多大名鼎鼎的方子,比如升降散(内府仙方)、荆芥连翘汤、温清饮、分消汤等等。我本人也是因这些方子才对这本书感兴趣。今夜泛读此书,有些许收获,摘要并记录心得于此。

书中关于伤寒六经病主症的描述显然,源于《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内容如下:

脉浮、头项痛、腰脊强,病在太阳。脉长、身热、鼻干、目疼、不得卧,病在阳明。脉弦、胸胁痛、耳聋、往来寒热,病在少阳。脉沉细、咽干、腹满自利,病在太阴。脉微缓、口燥舌干而渴,病在少阴。脉沉涩、烦满囊缩,病在厥阴。——《万病回春·伤寒》

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痛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溢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素问·热论》


龚廷贤在内经六经症状基础上,加上了脉象——太阳脉浮、阳明脉长、少阳脉弦、太阴脉沉细、少阴脉微缓、厥阴脉沉涩,并结合上述脉症。列出了六经相应的方剂。这其中治疗太阴证桂枝大黄汤与《伤寒论》中桂枝加大黄汤用药虽然不同,但病机却有相同之处,故摘录于此。

桂枝大黄汤 治足太阴脾经受症,腹满而痛、咽干而渴、手足温、脉来沉而有力,皆因邪热从阳经传入阴经也。——《万病回春》

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而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伤寒论》


三方皆治疗太阴腹痛,这种腹痛显然不是太阴阳虚,寒湿中阻所引起的,不是四逆汤的适应症。桂枝大黄汤主症中除腹满而痛以外尚有咽干而渴、手足温、脉沉迟有力,病起于邪热内传太阴经脉,故用药在桂枝汤基础上加用大黄、柴胡、枳实泄热散结。这个方子很有意思,能看到桂枝汤、四逆散、枳实芍药散的影子。从这个角度分析,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所治疗的腹满时痛,也应该是在《素问·热论》中“腹满而溢干”的基础上出现了腹痛。这种治疗方法似乎也应该归属到下法当中去,仍符合《备急千金要方》所描述的“五日以上气沉结在脏,故腹胀身重,骨节烦疼,当下之则愈”,当然这种下法与阳明热实证还是有所区别,用药也应当遵守少少与之,小促其间的原则。

精彩文章

时方治疗老年皮肤瘙痒,一剂而愈

验案分享——感冒后咳嗽一剂效,四剂愈

金水六君煎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案例一则

刺激性干咳——加味六味汤与金沸草散

验案分享——痛风

难治性荨麻疹案例一则

失眠案例一则——开心散、酸枣仁汤、黄连阿胶汤

叶氏方合酸枣仁汤治疗老年失眠

叶氏方合酸枣仁汤治疗头晕失眠案例一则

验案分享——过敏性鼻炎

剧烈腹痛,检查未见异常,吃药、贴膏都不管用,中药取效迅捷

高龄头晕,从颈椎到腰椎都有问题,手术不能做,中医也可以取效

牙痛的要命,5付中药解决问题

感谢中医,让我从不能下床到能干点轻活儿

三剂中药,从半碗饭都吃不下到一顿两碗

【作者简介】李超,男,主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于东直门医院工作近十载,师从经方名师张立山教授,体悟经典;侍诊首都国医名师武维屏教授,融汇诸家。不断钻研岐黄之术,用心体悟经典奥妙,擅长治疗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慢阻肺、肺结节等呼吸系统疾病;对失眠、心悸等内科常见病疗效突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阴病
学习六经辨证
经方六经辨证的步骤
第55 讲 辨太阴病证并治(2)
蔡长福老师济南经方会议讲课内容之一
王四进老师经方中医讲堂(76)老中医蔡长福:太阳病和人体的关系;食道癌;葛根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