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乌梅丸加减治荨麻疹医案、配方

荨麻疹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而导致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临床主要表现为风团和红斑。荨麻疹有急性、慢性之分,一般认为,荨麻疹每天或几乎每天发作,持续6周或6周以上者,可诊断为慢性荨麻疹(CU)。荨麻疹由肥大细胞及嗜碱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血管活性递质而引起。尽管抗原与结合在肥大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交联可以激活肥大细胞,但这并不能解释所有的荨麻疹,特别是大多数CU的发生。西医治疗常用抗组胺药物,或与西咪替丁(甲氰咪胍)等

H2受体拮抗剂以及维生素类和钙剂联合用药。肾上腺皮质激素适用于病情急、皮损广泛的严重病例。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药物很多,用药方法和治疗时机也不尽相同,出现了组胺H1受体拮抗剂第二代药物、白三烯受体抑制剂,环孢素和激素类药物也应用于临床。

荨麻疹中医称“瘾疹”,病因与风、湿、热三方面因素有关。慢性荨麻疹因素体禀赋不耐,气血不和,卫外不固,腠理不密,风邪袭表而发病。用中医中药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很好的效果。中医辨证论治一般将其分为风热型、风寒型、气血虚型,分别以散风清热、散风解表、调和卫、益气养血、疏散风邪为法,而以祛风清热为主。

【临床应用】

1.老温辉以乌梅方为基础方治疗慢性荨麻疹27例,全部病例来自门诊。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15~59岁,平均3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4个月。全部病例均曾用西药抗组胺药治疗未能治愈。来诊时均做血常规检查,其中4例嗜酸粒细胞增多,23例血常规正常;8例做IgE检查,2例轻度升高,6例正常。基本方:梅12g,细辛、川花椒、干姜各3g,黄连、黄柏、桂枝、红参(或党参30g)、制附子各10g,当归、白芍各15g,黄芪30g每日1剂,渣复煎取汁600ml,分早、晚2次口服。3周为1个疗程。若偏热者加重黄连、黄柏用量;偏寒者加重干姜、制附子用量;血虚明显者加重当归用量,并加何首乌30g;急性发作者加地肤子、蛇床子各20g结果痊愈(治疗后荨麻疹消退,经1个月随访未复发)17例,有效(治疗后荨麻疹基本消退,但过后偶有复发)8例,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变)2例。

2.潘颖萍以乌梅汤治疗慢性荨麻疹32例。32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龄13~63岁,平均33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1个月。全部病例均曾用西药抗组胺药物治疗未能治愈。

来诊时均做血常规检查,其中7例嗜酸粒细胞增多,25例血常规正常。8例作IgE检查,2例轻度升高,6例正常。治疗方法:基本方:乌梅12g,党参25g,黄芪25g,当归15g,白芍15g,细辛5g,花椒5g,干姜5g,制附子10g,桂枝10g,黄连10g,黄柏10g。若偏热者加重黄连、黄柏用量;偏寒者加重千姜、制附子用量;血虚明显者加重当归用量,并加何首乌20g;急性发作者加地肤子20g,蛇床子20g,白鲜皮15g。每日1剂,渣复煎取汁500ml,分早、晚2次日服。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果:痊愈,治疗后荨麻疹消退,经1个月随访未复发,21例;有效,治疗后荨麻疹基本消退,但过后偶有复发,9例;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2例。疗程最短14天,最长35天。

【病案举例】

1.老昌辉报道:陈某某,女,15岁,皮肤风团反复发生4个月,时轻时重,部位不定,尤以四肢颜面居多,大如豆瓣,小如芝麻,遇风尤甚,瘙痒难忍。皆在当地以抗组胺类药治疗未效而来诊。刻诊:躯干四肢颜面均有散发、形状大小不一、离于皮面、淡红色之皮疹,周围有红晕,部分疹块融合成片,奇痒,患者形胖而面色淡白,食不馨、睡不宁,时腹痛便溏,舌质淡边有齿印、苔黄厚,脉浮滑而欠力。患者13岁月经初潮,每次量多、色淡红。查血:红细胞计数3.60×102/L,白细胞计数5.6×10/L,嗜酸粒细胞4%,gE1.3mgL。辨证属营卫、冲任不调,脾虚失运,胃肠湿热积滞,而受风邪之寒热错杂、虚实兼夹证,投乌梅丸加地肤子、蛇床子各20g,如上法煎服,5剂后病情好转,治疗2周皮疹、瘙痒基本消除。伴随症状也有所好转,去地肤子、蛇床子,服完3周停药,复查血嗜酸粒细胞及IgE均恢复正常,随访1个月未再复发。

按:瘙痒为荨麻疹之主要症状,其病因是风邪为患,致脏腑、气血、营卫失调,临床多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之症候群。运用乌梅丸加减治之,获效较佳。方中乌梅酸收,配合桂枝、细辛、白芍敛阴和营,一收一散,调和营卫,疏风散寒,消疹止痒,为治标也;党参、甘草加黄芪益气固表,加大辛大热之姜附,加强温经复阳固表;再以当归配何首乌、白芍,加强养血柔肝,所谓“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此为治本;方中黄连、黄柏二药清胃肠积热,味苦健胃,燥湿邪、解热毒、清脏腑,去除发病的内在因素,又可制约上述诸药之辛燥;地肤子、蛇床子祛肌肤湿热,燥湿止痒。诸药合用,达到了寒热并治,扶正祛邪,不因顾此失彼,又不犯虚虚实实之戒。因此,乌梅丸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无副作用,但胃酸过多及上消化道溃疡病人要注意其胃部反应。

2.杨合增等报道病例:患者,女,40岁,因全身性皮肤丘疹伴瘙痒,反复发作3年,于1999年3月1日初诊。自述3年来,每于春天发病,持续至夏季。发病时先从颜面丘疹开始出现,继则全身,后逐渐融合成片,色淡红并高起皮肤,瘙痒明显笔者曾先投养血活血、祛风止痒剂10余剂,不见效果。后详查病情,诊见:躯干皮肤散在大小不等淡红色丘疹,以腹部及双下肢为重,经常有腹痛,大便稀,口苦口干,舌质红、苔白腻,脉沉细考虑发病日久,寒热错杂,试投乌梅丸加减:乌梅60g,干姜3g,细辛3g,黄连9g,当归10g,制附子3g,川花椒6g,桂枝10g,党参10g,龙骨20g,牡蛎20g。水煎服,日1剂。服药3剂后诸症明显减轻,又复上方加升麻6g,蝉蜕10g,继服10剂,诸症痊愈。随访1年未复发。

按:荨麻疹,属中医瘾疹范畴。《诸病源候论》曰:“邪气客于皮肤,逢风寒相折,则起风瘙瘾疹。”究其发病,多由风邪外袭,客于肌肤,营卫失调;脾胃郁热,复感风邪内外不达,邪热郁于肌肤;气血不足,血虚生风;或血热生风等前贤治疗多从风、火立论,多用宣发清凉、养血祛风之品。但久病易生他变,血虚邪恋,寒热互结。治当虚实兼顾。方中重用乌梅取其味酸汁多,可润其燥而风自息、热自消;干姜、细辛、制附子、川花椒、桂枝温中州之脾阳,温里散寒,扶正以祛邪;黄连清解内热,以防干姜、制附子之燥;党参、当归养血,龙骨、牡蛎镇静,以防瘙痒之烦;升麻、蝉蜕透达肌肤,引邪外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临证一得:巧用乌梅丸治疗荨麻疹验案两则
荨麻疹中医名家内服效验方(三)
荨麻疹的专方专药
1.乌梅丸: 蛔厥证,症见心烦呕吐,时发时止,食入吐蛔
陈学忠老师运用抗过敏汤治疗瘾疹医案一则
乌梅丸体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