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路:“闻、思、修、证”是怎样定义的?

证,是证果。证必须以修为前提,没有修,就不可能证果。而修,是不可能上来就“修”的,不是拿个蒲团腿一盘就叫“修”——那时候是思,修也必须以思为基础。而思,又以闻为基础。正确的闻,是入修证果的前提。

闻、思、修都是慧。完整的名称是: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也简称闻慧、思慧、修慧,或者闻、思、修。但并不是说闻、思、修本身就是慧,而是说,三种不同的慧,分别由闻、思、修引成。

闻所成慧,对象是“名”;思所成慧,对象是“名”和“义”;修所成慧,对象是“义”。

举例来说,墙上有两个字——“红字”,这两个字是蓝色。如果你想:这两个字是蓝字。这叫缘义,以含义、属性为对象。不过,它不是修所成慧,而是思所成慧。如果你想:这两个字是红字。这叫缘名,以名称、概念为对象。

如果有人指着墙说:看,两个字。有人说,不,就一个字。第一个人说的是“红字”,第二个人说的是“字”。红是不是字?红本身不是字,但写在墙上的“红”,是字;不仅是字,还是蓝字。

《鹿鼎记》里,叫“胖头陀”的人一来,你说,哎呦,瘦头陀来了!“瘦头陀”是名,引起名的是义——那个叫“胖头陀”的人非常瘦。

缘名的慧,断不了烦恼。因为面对的不是真实。一定要面对真实的慧,才能断烦恼。在两种可以缘义的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当中,哪种能够断烦恼呢?

修所成慧。

思所成慧同样缘义,为什么不能断烦恼?

因为思所成慧刚刚缘义,就会转向缘名。打比方说,两个孩子坐在班里听课,一个孩子坐不住,屁股才沾板凳就要起来;另一个孩子可以全神贯注地听讲,除了听讲,什么都不做。那么,后一个孩子能学到知识,前一个不能。

再打个比方,就像学游泳,刚学的时候,在深水区是要拿个游泳圈或者木板的,这好比闻所成慧;学了一段时间,有时候需要扶着木板,有时候可以不扶,好比思所成慧;等学会了,扔掉木板,什么不扶就游起来了,好比修所成慧。修所成慧,完全舍弃了概念、名称,直接面对事物本身;而思所成慧做不到,偶尔面对事物本身,就很快转向名称、概念上来。就像一个还不会游泳的人,手刚离开木板,扑腾两下,就得赶紧抓住,不然就掉下去了。

真正的“修”,是从能够彻底舍弃概念开始的。当然,这不意味着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舍弃概念,完全舍弃概念的话,买个馍都买不成——人家怎么知道你想要什么呢?

买馍的那个过程,不叫修。尽管我们平常说,行住坐卧都是修行,面对各种境界修忍辱、修布施,等等,但在那些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最多是思慧,而不是修慧。修慧是,你要至少在一段时间里,舍弃概念,心安住在所缘的真实属性上。让慧直接面对事物,假如有5分钟,这5分钟就叫“修”。

怎样才算“舍弃概念”呢?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心不要到处游走。平常,我们从一件事想到另外一件事,中间是有缘名的环节的,比如走在街边,看到“马大哈小吃店”,想到“马大帅”,又想到“张大帅”,又想到张作霖、张学良、西安事变…… 这样浮泛地游走,就不能对一类事物有深入的观察。就像一只蚊子,在房间里到处飞,如果你把它罩在玻璃杯里,它就飞不出玻璃杯了。如果我们能把心大体止在一个地方,稳住一段时间,这段时间里对事物真实属性的观察,就叫修。为什么说“大体”?因为绝对的“止”是做不到的。

未经训练的心,连大体的止都做不到。不信你可以试试,想象一个小红点或者别的什么,让心待在小红点上不动,看能坚持多久。你会发现,连自己都不知道坚持了多久,因为不知道从哪里开始算起,而当心跑开的时候,自己又不能及时觉察,都是过了会儿才发现的。当你觉得心安住在对象上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它:它到底是什么?有什么特征?当你从第二个角度去观察它,或者想到第二个特征的时候,心往往已经跑了。当你从红的角度去观察小红点,和“点”的角度、“小”的角度观察的时候,中间往往心游荡了一大圈而自己不知道。在这种变化中,就有名和义之间的来回切换。这就是“思”而不是“修”。

“思”和“修”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等引”。

“等引”是什么?

要了解“等引”,需要把它放在一组概念中:等持、等至、等引。

也分别叫:三摩地、三摩钵底、三摩呬多。

它们什么意思呢?粗糙地说,都是“定”。但是,定和定不一样。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有定,都有等持——就你现在,就有等持(这是按有部的理论,三摩地是大地心所法),你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每一个刹那,都有“定心所”生起,也就是三摩地(等持)。——这是禅定的定吗?禅定中固然几乎都有三摩地(无心定除外),但禅定和现在显然不是一个状态。因此,笼统地说定,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四禅八定”的定,用等持、等至、等引中哪一个来表示最贴切?

等至。——根本等至,只有八个:初禅、二禅、三禅、四禅、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

等持,就比较宽泛了,只要有心,就有等持。

等引呢?简单地说,等所引发,就叫等引。

那,什么叫“等所引发”?解释定义的话很晦涩,还牵涉到无心定、各种心所等,我们就简单粗暴地打个比方:

想去一个地方,无论动身没动身,都叫等持;已经动身,就叫等引;经停的地方,叫等至——虽然路上任何地方都算等至,但一般只把经停的地方叫等至。就像从北京开车到广州,经过长沙,没有下车,一般不说“我去了长沙”,而说“我路过长沙”,如果在长沙玩了几天,就说“我去了长沙”。所以,根本等至,就是四禅、四无色定。——这些可以“至”,而那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临时停车解个手,不说“至”,说“引”。

再比如,“等至”就好比你往上爬,爬到中间的平台,可以歇歇,平台就叫“等至”。而整个攀爬的过程,无论平台还是上下的台阶,都叫“等引地”。等引地和最底下,都有“等持”。

明白了“等引”,我们再回来说“修”。

修,就是等引地的善。

车还没发动,坐在车里看导航,叫“思”。车起动了,出发了,叫“修”。

那么,到了“等至”,是不是就是“证”了?

可千万不要这么理解。

等至是禅定——四禅八定。外道可以抵达所有的等至,但不能证得任何果。

而佛陀弟子,可以一个根本等至都不抵达(初禅都没成就),就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

成就禅定是不是证果的必须呢?

不是。

不过,等引是证果的必须。

因此,需要理解“定”和“禅定”的区别。要至少成就初禅,才说一个人得禅定。而只要有“止”,就可以说他有“定”。“止”,是生起“修所成慧”的必要条件。在没有“止”的情况下,“观”是断不掉烦恼的,充其量是“思所成慧”,思所成慧力量很弱。就像拿手指戳墙,想戳个窟窿是不可能的,得用电钻。

假如有人问:证果是不是必须先有定?

你应该问他:你说的定,是禅定,还是等引?——如果他不知道什么叫等引,你就问:你说的定,是禅定,还是止?

如果他说是止,那就需要。如果他说是禅定,那就不需要。也就是说,“成就初禅”不是证果的必要条件,“断除五盖”也不是证果的必要条件。

实际上,舍利弗和摩诃目犍连两位尊者,他们在见道并证得初果的时候,都没有断除五盖、成就初禅。

要证初果,只需要断掉见所断的烦恼。因为大家不容易记清那么多烦恼,佛陀就选其中三个有代表性的强调:身见、戒禁取见、疑。——也叫三结。加上欲贪、瞋恚叫“五顺下分结”。

有人以为必须先断五盖、成就初禅,才能断三结、证果,这是不对的。为什么?因为五盖的前两个是欲贪、瞋恚。成就初禅也意味着断了欲贪、瞋恚。假如说所有断三结的人都必须先断五盖,就意味着所有断三结的人(初果)都断了五顺下分结(三果),那么,“初果”“二果”的安立就没有意义了——世界上就没有须陀洹和斯陀含了。

因此,只要断掉三结,就能证得初果。并不需要先成就初禅。

有人问:是先断身见再证初果,还是先证初果再断身见?

是先断身见,后证初果。

因为断身见是证初果的必要条件之一。断身见是因,证果是果。

关于见道,不同部派有不同说法,但无论哪个部派,都认为断身见在前,证果在后。这里以有部理论作为代表来简单说说。

身见,是在见道的第一刹那和第三刹那断的。第一刹那断欲界身见,第三刹那断色无色界身见。第四刹那,从身见中解脱。这时候还没有证果。

断烦恼和解脱是什么关系呢?断烦恼是因,解脱是果。

打比方说,要治某种病,需要吃一个疗程的药,一个疗程是一年,这一年中,你始终在吃药,也没有发病,但不说这时候病就好了。下一年,你不需要吃药了,也不会再发病,说病好了。正在断烦恼的刹那,叫无间道,下一刹那,烦恼已经断掉了,叫解脱道。

见道的第三刹那,正在断色界和无色界的身见,第四刹那,就从身见中解脱了,所有身见都断完了。

这时候,戒禁取见、疑还没有断完。最后的戒禁取见和疑,是在见道的第十五刹那断的。有部把这十五刹那称为见道,第十六刹那就叫修道了。也有部派把第十六刹那看作见道的最后一刹那。

证果是在什么时候?第十六刹那。

对证果来说,去五盖和断身见哪个更重要?

断身见。因为:所有证果的人,都是在证果之前断了身见的;所有断了身见的人,都会很快证果。证果的人,不一定断除了五盖;单是断除了五盖,也不会导致证果。实际上,在轮回中,任何凡夫在过去世都曾经有无数次断除了五盖,但直到现在都还没有证果。

而从断尽身见起,到证果,只有短短12个刹那(有些部派说的更短)。这中间一定不会命终。这辈子断身见,这辈子一定证果。

那么,在已经断完身见,却没有证果之前,他叫什么呢?

随信行,或者随法行。

平常有人说,“你是随信行者”,“我是随法行者”。实际上,无论随信行,还是随法行,都是在见道位。没有见道,还不叫随信行、随法行。已经证果,也不再这么叫。

现在,再来说个问题:根本禅定能不能断烦恼?

这要看有没有见道。

如果已经见道,根本禅定就可以断烦恼。如果还没有见道,根本禅定就断不了烦恼。

根本禅定,就是前面已经说过的“八等至”(四禅、四无色定)。比如,初禅的根本禅定,就是具有寻、伺、喜、乐、定这五种禅支的静虑。也就是“离生喜乐地”。

在见道之前,只能靠近分定断烦恼。近分定,就是还没有抵达根本定的地方。对外道来说,根本定是休息的地方,不是用功的地方。有些根本禅定可以带来“现法乐住”,让你非常舒服,但见道之前,不能靠它断烦恼。

见道之后,依根本定可以断烦恼。近分定当然也可以。根本定断烦恼,是无漏道;而近分定断烦恼,是有漏道。由于见道之前没有无漏道,就只能通过近分定断烦恼,那么,非想非非想处的烦恼,是永远不可能断掉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佛珠为什么是108颗?
八圣道
[转载]四禅八定与证四果罗汉
三界图(大正藏2840部)
南传相应部---第45经 大篇.道相应(159-181)
何为五浊恶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