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余信 | 画论和画史笔记(三)

——赏国画山水的入门心得

余信

国画山水形式之一的大幅轴画,含中堂,往往多呈现力作,如多种题曰《山窗观泉》《秋山行旅》等轴画。试学习、鉴赏之,不可不读画诗画文,那正是二十余年前笔者肤浅、学赏时不及之处的。今特写下本笔记三,供同好讨论,是也不是?

且择多幅画内诗句,提练成集中的数句,因较典型,现录下:

清涧之曲,杳霭流玉,

碧松之荫,人淡如菊,

思不欲癡,不辨何时,

漏雨苍苔,幽行为迟,

妙不自寻,如是得之。

以上,部分取自唐末司空图的《诗品》。

画诗和画文,我以为,固然增添了画作之美,画家表达并提升了其画作的意境,但我还从画家作画之前和作画过程的角度来看,他们对蕴酿、创作和提练出其意境,也有着重要意义。

我遥想,画家的创作,绝然是想让赏画者领会其画意,而致自己作画之前及作画过程时,山水画家必先“走入”其意其境之中。此为笔者在本笔记内姑称的“入画过程“罢。

试读画家“入画过程“的思绪之一:

清涧之曲,杳霭流玉,

碧松之荫,人淡如菊。

笔者遥想:“他/她”清坐松荫下的茅屋,山水间的声、光、影,俱感五官,因而心神淡定。

试读画家“入画过程“的思绪之二:

思不欲癡,不辨何时,

漏雨苍苔,幽行为迟,

妙不自寻,如是得之。

笔者遥想:“他/她“却觉得还有点理不清,以致有若许恍惚,也辨不清是什么时候了。此时草屋漏雨,于是起身,沿着山间小径,避开脚下滑腻的苍苔,慢慢地、幽幽的,一路的行去,看日光,好像有点晚……

突然,“他/她”,发现原先所恍惚的,所要寻找的,它不寻自来了,那就是自己在追寻过程的本身!那奥妙处,就在于此!“他/她”的赏景,欲企及新的意境,竟然,在无意间,竟得到了。

以上画作内内的诗句,仅描述情志,但画家添上自己的感受, 却演绎成了一种记述“追寻”的过程,很生动,也诠释了画家作画前,在酝酿其企及那至高意境时的奥妙所在,即,享受“过程“,及,顿悟。

笔者也大有感悟。也正是画诗、画文的魅力所在之一。

邑人清初画圣王石谷山水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美术名著画史画学画论撷英
浅谈唐代题画诗中诗与绘画的关系
谈魏丙厂先生画作之趣
韩刚中国画论解读(二十三)——米芾、米友仁画论选读
读书胡记075丨《中国绘画史》读书笔记
黄宾虹画语集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