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市人的“吃”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以下图片部分非作者原创

新市人的“吃”,在本地方圆数十里,有点名气。说实话,随着时代的变化,宗教及祭祀文化受到空前扫荡,而交通发达,物流快速的当下,新市的商贸优势也受到摧毁性打击,目前唯一让新市能吸引周边百姓的,也就是“吃”了。到新市吃羊肉面,吃茶糕,去西河口喝茶,到新市银都大酒店、新市大酒店上“馆子店”,这已经成了这里百姓进城的理由,也成了让男女老少都能动心的“馋人闲话”。曾经有一位附近农村里的朋友对我说过,家里小孩闹,只要对他说:“去新市吃面”,小孩一下子就不哭了,笑着就起身出门跟着大人走了。
 


可见新市的“吃”,确实有些名堂。据一些长者回忆,在清末民国时期,新市的饮食做得风生水起,街巷满是饮食餐香气息,一踏上新市的街,就会被扑鼻直入肠胃的香气所熏到。而有时候,气味不直接扑上来,与风一起,有一阵没一阵的,让人会停下身来仔细辨认,那是一些临街的转弯处,当你畅开了鼻窍,顺风微妙感应着那些香气,然后顺着餐味香气走,一定会找到那家店。这都是人们经年累月练就的本领,在新市,能很快找到自己心仪餐味的店,也不算值得惊讶。
 


新市的“吃”,别说四季有相当的差别,就算是一天之中,也有餐香味的神奇转换。早晨多半是“茶糕”的糯香与“羊肉面”及“猪油干挑面”的鲜香味……。踏进东栅的“新林茶糕店”,店很小,而早点做得认真,传统气息浓郁,除了茶糕是正宗嫡传以外,那块“猪油葱糕”让我想起老北街“单仁”早餐店。是的,记忆里的那家北街老店,一大早,店主就把新蒸好的米粉团从一只木桶里倒出来,足有几十斤,粉团里夹杂着鲜香的“活猪油”,沸热百烫,又油光刹亮。然后在一块干净的木板上压型,压成一大块长方形的厚达一、二公分的粉糕,反复翻转挤压成型,然后成两块并叠,撒上很多大葱,用刀切成长十公分左右,宽五六公分左右的粉团糕,用新炸的油条一夹,就可以吃了,新市称它为“葱糕”,外香脆,内鲜糯,太好吃了,这早点,目前“新林茶糕店”还保留着。踏进三里湾路的“根芳茶糕店”,除了正宗的“新市茶糕”与“干挑面”以外,令人惊喜的是还有各种圆子,教人流口水的香味,是来自这些圆子中间的馅料,那真是一种妈妈的味道,可以追到很深很远很边角的乡下去。

 
而中午能闻到的香味就非常繁杂,很难辨清是哪一种特色的餐味,只觉得有爆鳝丝与辣椒炒爆的味道,有炒三鲜的混合味,有腰花刚从沸水里涝出来特有的腥膻味,有肉丝豆干与青豆共炒的乡土味,有新鸡块出锅的浓郁香气,有老鸭煲放入腊肉后的诱胃香气,有时鲜的逆鱼烤香,有本地驰名的碎炒花鲢、红烧划水一起掺和的餐香味,更有时续时断的新稻米饭香……这些香味在不同方位处袭来,让自己的饥肠开始滚动。

一直坚持在餐饮业的吴立民先生,长期重视对新市传统餐饮文化的保护与研究,他在一篇关于《新市餐饮业的旧事回忆》中说道:

五十年代的新市餐饮业,尽管经历了战火纷离的年代,仍保留了十三户餐饮店铺,其中“同福楼”、“张一品”、“胡筱春”、“陈涌兴”等均为当时红火一时著名大酒楼。各店都自有拿手绝活招牌菜,以吸引食客上门。像“同福楼”的“精蒸杨花鳜鱼”、“五油三辣烂糊鳝丝”、“滑炒虾仁”、“乳瓜黑鱼片”,堪称美食一绝,把店里生意做得风生水起。“同福楼”的“火鸭大面”也做得特色,它是用腊肉(俗称“火肉”)与多年生老鸭烹煮而成的,味道鲜香,入口酥美。

吴立民先生对传统餐饮的追求,一直保持着非常执着的热情,在他公司旗下的“银都大酒店”“万家春”与“鱼米乡”等多家餐馆里的食谱上,还是保持了相当一部分特别的新市家乡味道,受到本地百姓的欢迎。

 
而到了午后,满街的气息开始被茶食糕团的糯香盘旋着,那是一种梅花糕、可爱精致的小箬粽、冰雪酥、重麻酥糖、糖年糕、雪花饺、桔红糕、麦底酥、枇杷梗、桂花糕,更有椒桃片、云片糕之类的香味在空中飘曳,间或有烧饼与煎饼的味道,真是奇幻绝美。


一位“老新市”的范老师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起了梨膏糖趣事,写得令人舌齿生津:
 
卖梨膏糖,它是由两个男人在街头找个空隙地方,用几根竹头高高地支撑起一只较角牌凳矮一点的木箱,箱面上放着几盒梨膏糖,两个男人各自站在箱子两旁的板凳上,一人敲镗锣,一人打镲钹,锣声一响,周围立即围起一堆大人小孩,场地顷刻热闹起来。

开场白总是唱些吉利讨巧的地方小曲和调侃一些叫人听也不得,离也不得的小段子,然后,就吹嘘起梨膏糖的神奇功效来。梨膏糖是由梨汁和白沙糖熬成的小糖块,据说它是滋肺润喉,化痰止咳的良药,价格便宜,我们小孩子买一块糖还能掰成几小块大家分着吃,很开心。卖梨膏者卖一会,唱一会,因为他的说唱十分随意,边编边唱,笑料更让人喷饭,有时胡说八道得似乎在发昏,所以有了“小热昏”的冠名。

小孩子记性好,模仿性强,今天听了小热昏,明天满弄堂就说唱起来:“乡下人吃之我格梨膏糖,五谷丰登粮满仓,倘若不吃我格梨膏糖,锄头垦在石板上。裁缝师傅吃之我格梨膏糖,做起衣裳蛮有样,倘若不吃我格梨膏糖,领口开在裤子裆……”

 
新市的吃,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它的基本核心是南北朝时期的《齐民要术》中所点列的食材,而南宋的吴自牧所编的《梁梦录》中的食谱菜单,则是新市传统饮食的真实写照。所以,迄今为止,新市人依然固守阵地,坚持传统,对饮食习俗上比较“排外”,像龟、蛇、蟾蜍、小龙虾、昆虫之类,外地人吃得热火朝天,津津乐道,但新市人却对这些灵异怪诞之物,难于入口,新市人崇尚“干净”与被传统接受的食材,内心充满对先祖的敬畏与崇拜。

这方面新市餐饮业的成功人士、银河集团董事长吴立民先生体会极深,他在总结新市餐饮特征的方面,有着独到的领悟。他认为新市餐饮的发展,一直坚持着“自我”,非常爱护先祖传统,敬畏自然天理,遵循食材固有品质。所以新市人与其他周边边饮食习惯比较,虽然大部分也是属于吴越饮食的传统习惯,但新市人特别强调“精、细、特”的饮食烹饪手艺,所以会有新市酱羊肉、新市茶糕、新市全羊宴、新市百味炒菜。等等。相对来说,新市饮食强调食物精神层面的“干净”与虔诚,温文尔雅,拒绝暴殄天物。新市人语不涉怪力乱神,食不及野蛮灵异,这样的饮食观,说明了新市人传统的国粹文化,在内心所构成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派苏州人的饮食撷趣丨近代史论语
世间种种,有人欢喜有人愁
学会借势借力 走得更快更远
桂花糖[陬市镇传统季节性名特产品]
餐饮业普遍都不赚钱,为什么?
看,名著班同学用“摇镜”或“推镜”手法写出的景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