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戳那”小考

“戳那”虽是沪语,却是一句难听言话。

老早一般上海人家不许讲。

讲了,小人就是“野蛮小鬼”,大人就是流氓,至少是“流氓腔”。

在我的印象中,彻底放开,大多数人都讲这句,好像要到1970年代初。

至少我,虽然老早就晓得,在家里从来不敢讲,连单一个“戳”字,乃至轻轻飘出的声母“c”也不敢。

1969年,我去插队了,就彻底放飞了。

不但讲,而且密度极大,每句都有,前不响后响。

以至于我1978年回城应聘要去当代课老师,我的那些插兄朋友还讲:像侬这种满口“戳那”的朋友要去给人家上课?别误人子弟哦。

当然,我这个人,放得开,也收得牢。

我在课堂上硬是一句也没漏出来过。

后来我也想过,为啥这样一句难听言话在当时会流布甚广。

很可能,那时大家心情都郁闷了三四年了,太需要发泄了。相比之下,斯文就靠边站吧。

就像当年,有很多前辈亲口对我说,真想寻个没人的地方去大哭一场一样。我也很能理解。

无论如何,“戳那”毕竟是一个沪语的常用词语,雅俗不论,要有人来考证考证

否则容易谬种流传。

比如,早年某搜索里就有:“戳那”源自“出纳”,因为出纳要受会计的管,心有怨言,故曰“戳那”。

笑杀人,不抵命。

那就由我来考它一番。

因为难登大雅之堂,故名“小考”。

“小考”如下:

“戳那”者,沪骂者也。

一如“傻X”为京骂“他妈的”为国骂是也。

啥叫“戳那”?

曰:“戳那”是经典沪骂的最精简形式。

那么它的全称应该是什么呢?

曰:“我戳那娘只X。”

若问出处在哪?

严谨如老叟,出处当然是有的。

老叟N多年前看过一部由肥肥沈殿霞竟亦已登仙15年了!主演的电影,片名不记得了。

戏中她演一个流落在港的落拓上海女人,输了麻将老是想逃帐。

她总是先说,“先宕一宕,好否啊?”(即先欠着),然后找个借口离桌,诸如“上厕所”,“炉子上煲的汤要开了”之类的,逃之夭夭。

此类行为,后来在沪上是要被称为“唐伯虎”的,“宕(账而)不付(账)”的谐音也。

有一次,她又按此计策逃出棋牌室,只听见背后一片骂声。

她居然也能生气!

于是,在黑暗中,她隔着门一字一顿地对她的牌友骂出这个全称沪骂:

“我-----X!”

咬字色色清爽!

上海味道十足!

当时就看得我笑翻。

后来每每想起,还是要笑。

来看看“六字全称沪骂”是如何最后精简为“戳那”的。

首先阵亡的是第六字。

不用说,“六字全称沪骂”里的“X”者,即京骂“傻X”里的那个“X”了。

记得90年前,鲁迅先生最不屑有人动不动就直指当年的“弱势”性别的器官。

遵从他老人家的意愿,我沪上一干人等在实际运用沪骂时,遂先去掉那个“X”。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名词既亡,量词难留。

于是那个“只”也留不住了。

六字只剩下了四字。

很长一段时间里,“戳那”就是以如下方式存在并流传:

“我戳那娘”。

也许有人觉得,这样的四字沪骂,结束竟是草草,没有结束感,不喜

于是有了如下变种:

“我戳那嗰娘。”——嵌字法。

“我戳那娘起来。”——添字法。

“我戳那嗰娘嗰起来。”——嵌字添字法。

据说,以此可表示出语气的轻重,渲泄的多少。

沪骂从开始起,就一直只用于口语,所以三头六面,到底是谁“戳那”谁,对象感还是很清楚的。

于是,因袭一般的口语规律,将主语省略,遂成:

“戳那娘。”

清清爽爽,依然没有产生歧义的可能。

然而,“娘”是人人得而有之的。

再操蛋的人,也要装门面,不会当面实行“非娘主义”。

于是,一来二去,都觉得有“娘”不妥

省略“娘”字的时刻终于到来。

据老叟考证,事情往往出在最后关头。

果然,当“戳那娘”最终简化为“戳那”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因为“那”在沪语里有很宽泛的语义,既是“你”、“你们”,又是“你的”、“你们的”。

主格宾格所有格,它全包了,比英语里的you还要“牛X”。

但因为先没有了“娘”字,“那”字中的“你的”、“你们的”的意思便永远没有了着落。

很有趣,在漫长的整个省略过程中,竟然是:

X”去“只”难留,“娘”无“那”犹在。

所以,“戳”突然没有了目标,沦为“不及物动词”了。

其实,省略到这步田地,沪骂“戳那”也早就变成语气助词了,丝毫没有要真刀真枪的意思了。

试举几种常见用法:

——重音放在“戳”上,且放在句首,意为“哼!”或“嗨!”;

1:“戳那,侬还敢来啊!”

2:“戳那,又要房贷了!”

——重音放在“那”上,并拖长音,意为“喏——”;

3:“戳那,侬又放我白鸽。”

——放在句末轻读,则意为“咳”或“唉”。

4:“阿拉覅睬伊,戳那。”

5:“啊?一歇歇已经5点钟了啊,戳那。”

——夹在句中,则基本都是当副词用,相当于英语中的“the hell”或“fucking”,表轻蔑。

例句恕从略。

尽管没有了“X”,没有了“娘”,“戳那”依然不雅。

沪上一班惜誉如命的读书人尤其是“老克勒”们当然不屑出口

连转述也不行。比如,不能讲:某某人骂了一句“戳那”。

转述了,他骂等于自骂。

但总有绕不过去的时候。

比如,心情很不好的那几天。

遇此情况,一般读书人的绕法是:

“某某人口头禅多得弗得了。”

或,“某某人的言话里侪是标点符号。”

别人听了都能明白。

但“老克勒”们不,“老克勒”们嫌这样的绕法不够精彩。

迄今为止,我听到过的最精彩的“老克勒”演绎法如下:

“迭帮小爷叔——”

(容我打断一下,“迭”者,“这”也;由于“老克勒”连“小赤佬”或“小瘪三”也不屑出口,故尊其为“小爷叔”

“迭帮小爷叔——,讲每句闲话,总归要爷勒浪前头,娘勒浪后头。”

(“勒浪”者,“在”也。)

怎么解?

其实就是一个类似歇后语的字谜。

它的逻辑推理是:只要爷在什么前头,娘就一定在什么后头。

就象那个著名的谜面是“上不在上,下不在下,不可在上,且宜在下”谜底为“一”字的字谜一样。

谜底就是“戳那”。

因为“爷”总归要在“戳那”的前头,而“娘”只好屈居“戳那”的后头了。

亦即“爷”“戳那”“娘”。

(在这里,“爷”是自称,一如北人的“大爷我”。)

概言之,“戳那”一词,博大精深

老叟所考,不过冰山一角,难免挂一漏万,众家见笑则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写就错的100个常见字!测试下孩子,小考必考!
沪语节目《老克勒嗲妹妹讲上海》
《繁花》:上海一台戏,演尽这座城
2016幼升小考前模拟-每日一题
【预告】分寸之间看上海
“老克勒”,只是个传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