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明:新市古镇一场民俗的风情盛宴

“满阶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这是唐代诗人韦庄写的两句清明诗,指的清明之节春意盎然,柳化绿烟,而草木青青,天气清彻,景物明朗,给人以画景的舒朗感觉。时下清明将临,浙北古镇却在悄悄酝酿一场民俗的风情盛宴。
清明前后多风雨,而晨多晴曦。时万物皆洁,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清明就是把一匹巨幅的春季帷幔大幕启动起来,一年的春秋剧本,便自此开始上演。是的,一年中的期待与美意,都要在此时作出表示,情景交融,虚实结合,新市人就趁着这个农节,每年都要刻意演绎一场人生壮行的大剧。大剧全程分六大乐章,缜密而又庄重:祭祀,祈愿,踏青,社戏、购物,农事。
初看之下,这场序剧在江南是普遍的,但若注意查阅文献,或临境体验,就会发现自古以来浙北新市的清明,则有着强烈的民俗氛围震撼,有着动人心肺的风情吸引,令人激越起慷慨昂奋之情,感受到精神丰足的仪式感,你会让自己被一种无形力量,莫名地卷了进去。
第一章:清明前寒食,上坟祭扫。

寒食是我国传统食俗,源于春秋时期,介子推与晋文公重耳的恩怨故事,从“割股啖君”到“归隐伺母”,故事感人,讲述了人的忠君与孝道之德。寒食便是后人对君子介子堆的遇难日纪念,而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新市正是吴越春秋之地,其文化影响源远流长,在新市历史民俗中,寒食节有诸多糕团,如粽、榚、饼、酥之类,其中最具代表的是东迁美食遗风的“麦芽塔饼”。
“麦芽塔饼”是一款春饼类的寒食,目前新市民间很火,此饼糯、软、甜、香,极好吃。这段时间的新市集市街巷,可以看到很多摊贩叫卖“芽麦塔饼”,有些饮食店也有,像根芳茶糕店、平安路善琏馄饨店、桐德茶糕店……都专门有订售。
新市传统习俗中,新市人上坟扫墓一般都是在清明前几日,如此的传统坚守,应该是与寒食节孝道故事精神有关,体现了人们对先祖的怀念与对逝者的尊敬。《仙潭文献》载:
清明前……各诣先茔祭扫。
人们通过上坟祭扫这一仪式,对先祖有实场临近感,慎终追远,俯首反省,寄托哀思、示以缅怀敬畏之心。
第二章:入庙进寺,拈香祈蚕。

新市儒释道三教出源悠久,皆为千年以上历史。人们通过信仰平台,寄于梦想与期待,最早的是新市朱泗土祠,远在东晋时便有英雄血食庙土的纪念活动,后来就有陆仙祠,再后来就有觉海寺,等等。人们在清明之时,便入庙进寺,又根据农事需要进行拈香祈愿。
清明时,新市四郊八邻村民呼涌而至,入庙进寺,但以“拈香祈蚕”为主,《仙潭文献》中载:
近邻妇女无不入市,托以拈香祈蚕,盛极一时。
这一情景也是新市老辈里所传的清明“烧香市”场景,民间习俗里的清明“胭脂弄里轧蚕花”,言其清明新市街上人潮如涌,行人挤攘之极。目前政府组织的“新市蚕花庙会”也是这一习俗的秉承。
正清明这一日,有看不尽的烧香人潮,从寺院桥上涌上涌下,觉海寺烟雾缭绕,好像有云的飘舞。外地香客有很多裹着头蓝花布头巾,斜背一只蓝花布做的袋,而本地人多半穿得花花绿绿,喜气洋洋地走过。这样的烧香闹猛比过年还厉害,寺前弄是一条烧香人穿越的弄堂,笔者自小出生于此,每年清明人轧人的记忆画面,这是让我脑海里永远难于抹去的。
第三章:去果山头或含山,踏青登高。

在新市,清明前后会有结队的人群,去往新市东南运河畔的果山头,在那里踏青,或登高望远,这些人群中年轻人占在大多数,且有相当比例的儿童少年,他们行步如风,生龙活虎,在美丽的果山头游赏,清末新市人费梧先生有《清明日至果山登高》诗为证:
细雨斜风后,晴曦忽报晨。
果山游热闹,俱是踏青人。
诗中描述了登高踏青的人非常多,可见当年的习俗之盛,已为百姓兴致所然。
新市有民谚:“清明上含山,年年发大财。小人大特快,养蚕呒没白大蚕”。新市距含山约两九路,晴日天空下,能望其山势形廓,当年的含山塔也是新市人所建。新市人传统寒食游含山,到了上世纪,渐渐转为清明上含山,这是年轻人必选的清明踏青活动项目。孩子爬山,对身体有好处,年轻人登临含山,望远蓄志,自有颐养辽阔志向。所以每年清明时节,民间兄弟姊妹私下邀约,结队步行往含山,形成一种热闹的踏春民俗,“寒食含山游已罢,群来瞻拜木观音”,这早已成为新市百姓一项有趣的清明娱乐活动。
第四章:春社大赛,社戏不绝。

清朝有人专门写诗,记述新市春社之盛:“姊妹东西多结伴,红裙绿袄斗新装”。时值清明,正是大好春日,街市繁华,车水马龙,而美女如云,明眸晧齿,面若桃花,缓步游春,真所谓“闲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好一片争妍斗艳的迷人春光。
新市春社,也称庙会。清明时节,新市正值春社大赛的最好辰光,各路社戏也纷纷登台唱演。新市“春社”是方圆名扬的娱乐活动,通常与祭祖祀神相结合 ,故也将集社活动称其为“庙会”。新市春社活动比较多,包括吟咏、竞技、戏剧、比武等,新市是庙宇之乡,有各类戏台十多处,多表演滩簧花鼓小戏,或者昆剧、越剧之类。所以,清明时分,江湖四方的水路“挑箱戏班”一齐涌入新市,锣鼓喧天,丝竹绕音。四郊数十里之内的百姓,尤其是女人们都约伴而至,观戏、听唱、逛街、走市,心情特别放松。女人们穿着盛装,描黛抹红,妩媚可人。而春光荡漾,景物繁华,古镇十里商市眼花缭乱,让行人留下至美的深刻印象。
觉海寺门前主要集中杂耍,刘王堂前主要集中听戏,十字街头主要集中摊贩。闹猛的社戏,让大人站着不愿离开,让小孩看了忘了回家。花花绿绿,功夫惊艳,一应俱全的江南杂耍,高台唱戏,围圈逗猴,二胡三弦的民乐曲调,男女夹杂的各地方言戏曲拖腔,一直追着观众不散。街面就是戏台,演的人多,看的人也多,这便是当年新市正清明的闹猛场面。
士女纷沓,春光流眄,春景让女人们风韵毕至,社戏更让女人们展示身姿,魂飞灵动,新市的春社习俗,是方圆百里让人神往的百姓自发的大型民俗活动,历史可追溯千年以上。
第五章:上街购物,采购生活及农事用具。

对新市四郊村落的百姓来说,清明时节既是祭祀与娱乐的极佳之时,更是上街购物,采购生活及农事用具的最合适的时候。《新市镇再续志》中,有费梧先生作的一首诗《游春》,就是记录当年村民来新市购物沿途抒情的真实写照:
桑枝一一逗春光,小叶迎风未展杨。
寒食清明天气好,乡人群说育蚕忙。
清明之时,也是商家出招吸引消费购物的大好商机,所以新市的清明,店家囤货满满,商品种类繁多,品目齐全,无论是经营生活资料、棉布绸缎,还是生活百货,农资工具,价格相对优惠。百姓们就趁着这买卖皆有利好的商机,将一年所需的生活用品及农事工具,都争相采购,一时购物潮汹涌。一些店摊纷纷打出“特惠”“大出血”“大减价”等招徕客户的商牌,购物者直挤得水泄不通,争抢竞购。“四栏八栅”(新市方言,指新市全部的郊界)到处是一片繁华闹猛。
新市街上正清明,一片人轧人的景象。东南西北中,都有商业带,像东栅主要集中清风桥以东,以东庙为中心;南栅主要集中横街以南,以日晖桥为中心;北栅主要集中以北街为主,延伸至朝东埭、朝南埭等处。西栅主要集中在行灶桥以西,以晓翠巷、如意街为主;新市的中间街道则是最为繁闹,围绕觉海寺、刘王庙、太平桥、仙潭湾、西河口一带,琳琅满目的店摊、一片人轧人的熙熙攘攘,让四乡八邻前来采购消费的人看的眼花缭乱。
大街以西,鱼行街一带的街市百米之长,集中了四十多家商铺,南北相对,仅仅是专门经营绸缎的布庄就有“大康”“公平”“宏大祥”“正昌”“华大”五家,“鱼行街”有这五家绸缎商铺经营,整个街区就显得富贵洋气。一到正清明,那些绸布店就进货特别多,店内绫罗绸缎的珠光宝气,引来一批又一批富家女子像彩云一样飘来飘去,增添了古镇新市的高档商业气氛。
第六章:浸谷种,下蚕种,夜祀神,祛蚕祟。

对于农事,是村民们最关心的事,清明是一个农节,养蚕耘田都将在清明之日开始,民间有“吃了清明夜饭,人忙得头头转”一说。明末清初的《仙潭文献》中载录农事详情:
清明是日,浸谷种,下蚕种,夜祀神,曰:退白虎。布灰门作弯弓状,祛蚕祟也。
养蚕是新市四郊村落重要的春季农事,蚕业收入相对较高,所以村民们非常重视,人们在蚕业生产中形成了独特的信仰崇拜,除了进庙烧香祈愿以外,更是要进行一系列“祀神”活动,以期蚕业生产平安顺遂。而用石灰粉在蚕室门前作弯弓状撒线,这也是消毒的过程,避免虫害造成对小蚕的生长的影响。
上述六个部分,正是新市清明时节的主要内容,它也像乐章一样,构成了一场民俗风情的狂喜盛宴音乐会。眼下新一年的”新市蚕花庙会“即将拉开序幕,至时,大家可以临境体验一下这场盛宴的欢娱,这种狂喜被卷的游赏感觉,可能在江南众多古镇上,也算是独领风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塘习俗|清明寒食
感受时光之美 二十四节气之春来万物生(全文)
画家最想去的地方!
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清明
寒食清明:可堪芳草正芊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