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八字命理中的天干主气和地支主形

        在前面的文章中,探讨了《黄帝内经》的运气理论,其中对天地气的描述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基础,本篇摘录命理经典《子平真诠》的内容,结合之前文章中对天地气的论述,能够更进一步体会到古人干支系统背后的智慧。

        “医易源说”,主旨在于通过探讨古人著作,阐述天、地、人三者的运转模型。中医的着眼点是人随着天地气的变化而生、老、病、死的规律。而易理中的命理部分,着眼点在于通过人的先天特征推断其后天运势,虽然也包括人的生老病死,但着眼点偏重于人的贫富贵贱,即官运、财运、婚姻等运势。

可以说,相对于医理,命理对于天地人关系的阐述更为丰富和精要。

《子平真诠》的“子平”源于宋代著作《渊海子平》,《子平真诠》是诠释《渊海子平》的专著,作者是乾隆年间的沈孝瞻。

《渊海子平》作者是宋代的徐大升,据传其师承徐子平,此书为八字命理学的宗祖之作,后世将算命术又称为“子平术”,即源于对古人的崇敬。

另有传说徐子平与麻衣道者、陈抟、吕洞宾同为异人,皆归隐于华山。

本文参考了清末光绪年间的命界奇人徐乐吾的注解。

【粗体为原文】

【褐字为本公众号所作注释,仅供参考。】

天地之间,一气而已,惟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

老者极动极静之时,是为太阳、太阴;

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阳、少阴。

阴、阳作为古人世界观中最基础的描述和定义,在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维度。

从动静的维度上,阳为动,阴为静。

动不能恒动,静不能恒静,动静之间会出现相互转化的过程。

有了转化的过程,即有了动态,可以说动态的展现呈现出了时间。

有了动态的展现,即有了老、少的区别。

为了描述由初至极的发展过程,又有了太阳和少阳、太阴和少阴的定义。

有是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

水者,太阴也;

火者,太阳也;

木者,少阳也;

金者,少阴也;

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

水为太阴,为静之极;

火为太阳,为动之极;

木为少阳,为动之初;

金为少阴,为静之初;

土包容、孕育万物,是木火金水四气冲和而结。

自然万物,生成于土,灭归于土。

有是五行,何以又有十干十二支乎?

盖有阴阳、因生五行,而五行之中,各有阴阳。

既然有五行,因何又有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呢?

五行是阴阳的细化,而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是对五行的进一步细化。

下文以木为例,阐述此义理。

即以木论,甲乙者,木之阴阳也。

甲者,乙之气;乙者,甲之质。

在天为生气,而流行于万物者,甲也;

在地为万物,而承兹生气者,乙也。

以木为例,甲、乙分别是木的阳、阴两态。

万物都是从先天而发展为后天,由气发展为质,甲是乙的气,乙是甲的质。

在天为生气,流行于万物者,被描述为“甲”。

在地为万物,承载生气者,被描述为“乙”。

又细分之,生气之散布者,甲之甲,而生气之凝成者,甲之乙;

万木之所以有枝叶者,乙之甲,而万木之枝枝叶叶者,乙之乙也。

方其为甲,而乙之气已备;及其为乙,而甲之质乃坚。

有是甲乙,而木之阴阳俱矣。

《黄帝内经》原文“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阴阳之理,可细分而再细分。

以木之甲乙为例,生气的散布状态,可以描述为'甲之甲',而生气的凝成状态,可以描述为'甲之乙'。

树木之所以有枝叶,是凝结状态中生气的再次散步生发的结果,故为'乙之甲'。

而树木的枝枝叶叶,呈现出的形质,则是'乙之乙'。

气与质的转化是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的。

气与质又是统一为整体而存在的。

何以复有寅卯?

寅卯者,又与甲乙分阴阳天地而言之者也。

因何又有地支的定义呢?以寅卯为例。

寅卯用来与甲乙对应,以区分天、地的阴阳。

以甲乙而分阴阳,则甲为阳,乙为阴,木之行于天而为阴阳者也。

以甲乙分阴阳,甲为阳,乙为阴,用于描述木行于天的阴阳状态。

以寅卯而阴阳,则寅为阳,卯为阴,木之存乎地而为阴阳者也。

以寅卯分阴阳,寅为阳,卯为阴,用于描述木在地的阴阳状态。

以甲乙寅卯而统分阴阳,则甲乙为阳,寅卯为阴,木之在天成象而在地成形者也。

将甲乙寅卯作为整体看待时,则甲乙都为在天之气,为阳;寅卯为在地之形,为阴。

甲乙和寅卯分别描述了气之象和地之形。

甲乙行乎天,而寅卯受之;寅卯存乎地,而甲乙施焉。

是故,甲乙如官长,寅卯如该管地方。

甲禄于寅,乙禄于卯,如府官之在郡,县官之在邑,而各司一月之令也。

天与地相辅相成,甲乙和寅卯同样相辅相成。

甲乙为在天流行之气,寅卯为在地时令之气。

府官郡邑的论述,说明权与令的关系,甲乙为天之气,虽为掌权,无法行令。

万物之形显化于地,寅卯有行令之权。

(若以数理推演,天之气可推,而地之气有变,时令节气虽有章可循却难免因时生变,万物的生化也跟随时令而变化。而凡气之变,必有对应的象呈现,需要观天象而知变常。命理、医理都是如此,不能拘泥定理而不知变通。)

甲乙在天,故动而不居。

建寅之月,岂必当甲?建卯之月,岂必当乙?

寅卯在地,故止而不迁。

甲岁递易,月必建寅;乙虽递易,月必建卯。

以天干和地支纪时,每年正月的天干是动态的,比如甲己年正月为丙寅月,乙庚年正月为戊寅月,天干在天,动而不居,所以正月的天干有丙、戊的区别。

地支是对时令的描述,每年正月地支都为寅,二月地支都为卯,以此类推,称作止而不居。

以气而论,甲旺于乙;以质而论,乙坚于甲。

在气的层面,甲旺于乙;在质的层面,乙坚于甲。

而俗书谬论,以甲为大林,盛而宜斩,乙为微苗,脆而莫伤,可谓不知阴阳之理者矣。

以甲为大林木,乙为微苗木,只是世俗的说法,没有通晓阴阳的道理。

以木类推,余者可知,惟土为木火金水冲气,故寄旺于四时,而阴阳气质之理,亦同此论。

以木为例,也可以推演其他火、金、水的道理。

只有土是例外的,土是各种杂气冲和而成,所以在地支为辰、未、戌、丑,寄旺于四时之末。土在气、质的层面上,道理和木相同。

欲学命者,必须先知干支之说,然后可以入门。

以上论述,作为学习命理的最基础内容,有此基础可以算作入门了。

【小结】

《道德经》: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结合本篇和本公众号前面对古人著作的摘录论述,对老子之义应有所明了了。

---本文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跟我学《真诠》(一):论十干十二支
四柱中如何推论干支覆载和干支异同的?
子平真诠古版《耕寸集》评注,第一章:论十干十二支(二)
《子平真诠》释义(1)
甲在天为生气,在地为何?乙在地为万木,在天为何?
有趣的命理常识:谈谈命理中天干与地支的奇妙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