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肉眼区别北宋汝官窑和汝民窑的重要标志:鱼鳞纹开片

         随着越来越多的北宋汝窑在民间出世,一个难题随之产生,怎么在如此众多的民间汝窑中用肉眼鉴别出北宋汝官窑?上文谈到鉴别北宋汝官窑的重要标志是看真实的釉下玛瑙末微粒,但这要借助显微镜或放大镜,肉眼看不出来,怎样用肉眼来鉴别?本文重点谈谈鉴别北宋汝官窑的另一个重要标志:鱼鳞纹开片。
      所谓鱼鳞纹开片,也叫斜开片,是众多汝窑釉面开片类型中的一种,其型状是有多个长短不一的,方向不一的,粗细不一的小开片组成的一个一个大小不一的多边形,这些多边形无规则分布排列,如同鱼鳞纹,大一点的也叫冰裂纹,非常奇特,有说随着光线照射角度变化会反射出异样的光彩,这也许有点夸张,或许要看瓷器的老化程度如何,但给人以一种立体感是肯定的,就像北京的水立方体育馆一样。
     一件北宋汝官窑能否被最终确定证实,现在的收藏界或大的拍卖行越来越看重是否具有鱼鳞纹开片特征,虽然事实上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故宫博物馆所藏北宋汝窑中有不少没有鱼鳞纹开片,学界也认为北宋汝官窑不止一种开片类型,但真正要让人掏巨款下单某件北宋汝窑时,为谨慎保险起见,鱼鳞纹开片特征是绝对要具备的,因为这一特征是北宋汝官窑区别于类似的北宋汝民窑的排它性特征,对于同处宋代的其它窑口瓷器,除北宋官窑,南宋龙泉窑外,其它窑口瓷器,包括北宋汝民窑,鱼鳞纹开片这一特征很少见到,当然,要用肉眼区别宋官窑,龙泉窑还是容易的,不至于会搞混。所以,当你看到2018年被以2.7个亿拍卖的北宋汝官窑时,一眼就能看到它具备鱼鳞纹开片特征;当你看到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新发现一件北宋汝官窑轰动新闻,并且被中国专家确证时,你也能看到它鲜明的鱼鳞纹开片特征,可以说,没有这一特征,即使釉色再好,器型再美,再标准的芝麻支钉,谁都不能肯定说:这件汝窑器就是北宋汝官窑。这也许在收藏界已经形成共识。
说鱼鳞纹开片是北宋汝官窑区别于北宋汝民窑的一个重要排它性特征有一定的道理。
      首先,虽然说鱼鳞纹开片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有一定的偶然性,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鱼鳞纹开片的形成与北宋汝官窑复杂考究精细完美的工艺处理技术有关,北宋汝官窑追求的汝窑外观是皇帝御定的,对釉色釉质的要求是非常苛刻的,为达到这一要求,制作者和窑工要不惜任何工本和代价,在胎料选择,素器制作和烧制,釉料品种和浓度配制,窑烧时间和温度把握控制,上釉次数控制等等方面要反复试验尝试,不难猜测,其试验次数恐怕不会少于成百上千次,不然我们就无法回答诸如为什么北宋汝官窑的胎要特意微生烧半烧结?作为官窑的胎质的致密化程度为什么还不如同时代的钧窑和龙泉窑?为什么窑温要掌握在1200度左右,不能高也不能低?为什么烧一次窑要用多次火照?为什么要玛瑙末入釉?这些其实都是为了要达到皇帝御定的北宋汝官窑特定的天青釉色和玉质般的釉质,所谓天青色,不能太淡,也不能太深,所谓玉质,不能太失透,也不能太玻化,说说容易,真的要掌握实现非常难,光汝窑釉色就有粉青、天蓝、豆青、豆绿、月白,卵青、葱青、灰青、蟹青、米黄等十几种,要达到最理想的釉色,必须要经过无数次实验处理,再说釉层厚度,汝官釉厚0.5—0.8毫米产生鱼鳞纹开片,那为什么南宋官窑2毫米釉厚也产生鱼鳞纹开片?所以说,鱼鳞纹开片决不单单与釉层厚度有关,而是许多因素综合加上外部条件影响的结果,制烧时要同时兼顾这些因素,然后确定一个最佳工艺处理方案,可以肯定的是,这种最佳处理工艺方案导致的釉面开片结果就是鱼鳞纹开片,它是一系列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也许宫廷并不刻意追求鱼鳞纹开片,但鱼鳞纹开片条件下的汝官窑釉色釉质是最能满足贡品要求的,也是皇帝最满意的,从这个角度看,鱼鳞纹开片也是北宋汝官窑特定综合工艺处理的必然结果。可以想象,众多制烧汝民窑的工匠会如此不惜工本烧制一件卖不了几个钱的民窑器吗?即使汝民窑中的精品恐怕也达不到这样的工艺处理难度和水平。
     其次,从清凉寺周围众多汝窑窑场考古情况看,文庙窑汝窑青瓷不见鱼鳞纹状开片,釉色都以过烧的青绿为主,公巷窑汝窑开片很细碎,只有清凉寺窑发掘的汝窑瓷片有鱼鳞纹和冰裂纹开片,但这也是占少部分,绝大部分仍然没有这种开片特征,这说明两点,一是清凉寺窑几十个窑口也不都是御窑口,二是即使御窑口烧制的汝窑由于工艺掌握的难度很大,也不是所有产品都具备鱼鳞纹开片特征,但只要具备这一特征,其汝官窑性质也就可以敲定了 。
    第三,我们说了,鱼鳞纹开片的形成与胎釉的收缩率,釉的成份和浓度,釉层厚薄和均匀度,窑烧时间和温度,摆放位置,釉内气泡大小密度等因素有关,是一系列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而且肯定不是一出窑就形成的,要有相当长的历史时间跨度才能形成,其中带有相当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有些条件稍纵即逝,可遇不可求,不是人为决定的,有些客观条件随着历史过去恐怕永远不会再现,所以要对其仿制有相当的难度,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张海文经过30年艰苦研究,仿制出类似南宋修内司官窑和郊坛下官窑生产的官窑瓷器鱼鳞纹斜开片,也许现在也有对汝窑鱼鳞纹开片的仿制,但这些刻意模仿都是违反规律的反向操作,且缺乏历史时间的沉淀积累影响,都是貌合神离,呆板僵化,与自然形成有着本质区别,加上瓷器本身缺乏老化痕迹,所以区分并不困难,不影响对北宋汝官窑的鉴定,另外,鱼鳞纹开片并不是北宋汝官窑首创,北宋汴京官窑,南宋官窑,南宋龙泉窑也有鱼鳞纹开片,但由于它们与北宋汝官窑在外观特征上有许多本质不同点,很容易加以区分,所以也并不影响对北宋汝官窑的鉴别。北宋汝官窑鱼鳞纹开片这一排它性特征是专门对它的栾生兄弟北宋汝民窑而言的,在北宋汝官窑与北宋汝民窑(特别是汝民窑中的精品)有许多相同外观特征,给对其区别造成一定难度的情况下,采用鱼鳞纹开片这一排它性特征加以区别鉴定就显得十分重要和方便。
     鉴定一件汝窑是否是北宋汝官窑,肉眼能看到的外观因素很多,如器型,釉色,釉质,芝麻支钉,香灰胎,琮眼,老化痕迹等等,本文提出最关键的因素是看鱼鳞纹开片,但不排除其它开片如鱼子纹,蟹爪纹,蝉翼纹等就不是北宋汝官窑,主要原因是北宋汝民窑也具备这些开片特征,容易错判,而看鱼鳞纹开片的把握就更大,更有确定性,更令人放心,毕竟作为南宋已“近尤难得”的北宋汝窑神品,存世非常稀少,墓葬出土至今也没有发现过,宫廷旧藏也不全是真品,唯一可能的是罕见的窖藏出土,你说给你碰到的可能性会有多大?所以慎之又慎的对其鉴定态度是绝对不吃亏的。
    这里介绍本人旧藏的一件汝窑器—北宋汝窑天青釉葵口笔洗,这是件釉面严重受蚀的汝窑器,受蚀程度几乎遍及整器釉面,从受蚀状况分析,严格的说,其受蚀原因可能并不是来自土壤酸碱腐蚀,因为釉面不见明显土侵土蚀斑痕,这件葵口洗釉面受蚀是来自于长达近千年的水气和空气的污染和风化,所以其受蚀几乎是涉及整器内外全部釉面,而且与土蚀相比是更深层更严重的,当然就整体污染风化程度而言,因摆放位置原因,不同部位也能见到程度的区别,并不是一律化的。具体表现为:釉面因污染风化严重脱玻化,几乎已没有汝窑原有的亚光泽;釉面因污染风化严重脱色,除少量残存釉色外,大部分釉面已看不到汝窑天青釉色;因风化釉面不少地方被蚀空,放大镜下可看到大大小小被蚀空的空洞,洞内可见细微污渍;大部分釉面因污染风化而变得糟糠化,放大镜下现马蜂窝状,糟糠化的颜色有的因污染少而纯清透明,有的因污染重而发灰发黑混沌不清,但放大镜下仍可看到虽然糟糠化但晶莹发亮的釉质;葵口洗口沿处因风化加上原来釉薄造成剥釉脱釉,露出灰白胎色;严重风化造成釉面裂隙,裂隙内参杂污渍等等。之所以用这么多篇幅说明这件汝窑器的受蚀老化情况,目的是用足够的证据证实它的老化是真实的,是真实的到代汝窑器,这是确定其性质的前提。
    以上这些受蚀老化痕迹严重影响了对釉面开片纹路的观察,但只要留意细看,不难发现其釉面呈现精美珍贵的鱼鳞纹开片特征,而且是器内器外都有呈现,加上规正的造型,独具艺术感的款式.均匀的釉面,典型的芝麻支钉等特征,不难断定这就是一件做工极为精致考究的北宋汝官窑,尽管历经千年苍桑与当然皇家用品精美外貌相比已面目全非,但神韵犹存,气质依然,它仍能清楚地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北宋汝官窑?
联系:徐先生19805129024,13961791692(加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汝窑,色相第一!
鉴赏汝窑,张公巷窑,南宋官窑等宋代青瓷
“哥窑”的正名及其有关问题――李辉柄
就笔者多年收藏宋瓷的经验,和各位分享宋代官窑的特征&收藏鉴别
海捞瓷发现宋五大名窑
官窑的“开片”是怎么回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