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哉乾元:一张图看懂元朝疆域变迁
        12世纪末的漠北蒙古高原处于分裂状态,塔塔儿、克烈、乃蛮、篾儿乞等各部互相攻杀,连年征战不已。蒙古草原上“星空团团转旋,各部纷纷作乱。谁能在床铺上安睡!都去劫掠财源。大地滚滚翻腾,天下到处作乱。谁能在被窝里安睡!人们相杀相残。”金朝为达到控制这一地区的目的,每三年遣兵向漠北剿杀,谓之减丁;一方面授予某部首领官职赏赐的手段,挑动诸部互相残杀,以分化瓦解的方式鼓励草原各部的争战,令其互相削弱。
    在这种混乱的形势下,11625月,一个婴儿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的蒙古乞颜部呱呱坠地,据说其出生之际手心中握有黑色血块——这是“杀戮、流血”的征兆,有人则认为这个孩子“将征服整个大地,将把灾害与悲痛带给许多部落和国家。”
    但这个被命名为铁木真的孩子却颇为不幸,在他9岁时,其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部毒死,其部众也被他部夺去,铁木真一家陷入了“除影子外无伴当”的困境,铁木真不得不接过父亲的衣钵从头再来。18岁时,昔日仇敌蔑儿乞部又抢走了他的妻子,铁木真向蔑儿乞部开战,打败了蔑儿乞人。1184年前后,铁木真被推举为蒙古乞颜部可汗。铁木真称汗引起了雄心勃勃的安答(义兄)札木合的忌恨,札木合联合塔塔儿、泰赤兀等13部向铁木真发动了“十三翼之战”,将其打败——这也是铁木真一生所经历60余场战争中唯一一次战败。
意识到自己力量还弱小的铁木真先是投靠克烈部得以逐渐壮大,又与强大的金朝建立臣属关系,对各部展开兼并战争。
成吉思汗立国之际,东亚地区诸国分立。有契丹人建立的西辽,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南北对峙的金与南宋,白蛮段氏建立的大理,教派分立、四分五裂的的吐蕃地区,由于相互牵制,与草原毗邻的金朝、西夏与西辽都无法全力经略控制漠北地区,这为铁木真统一漠北诸部提供了条件。出身乞颜氏的铁木真经过十余年征战,先后击败攻灭蔑里乞、塔塔儿、弘喇吉、克烈、乃蛮诸部势力,完成了蒙古高原的统一,最终成为草原各部之共主。1206年春,在斡难河举行的忽里台大会上,各部共同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号成吉思汗,正式建立大蒙古国。


    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后采取了先平定西北(1206-1210年),再用兵中原的战略(12111216年大举南下攻金)。1216年以后蒙古军在东西两线同时作战,西征中亚。
1211年,西辽属国畏兀儿(高昌回鹘)与哈喇鲁在成吉思汗的招降下归附,蒙古取得新疆东部乌鲁木齐、吐鲁番与哈密一带。1211年又攻取西辽另一属国哈喇鲁(即唐朝时的葛逻禄),将疆域拓展到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天山南北。1211-1218年间在北方则征服了贝加尔湖地区诸部。1208年,被蒙古击败的乃蛮部太阳罕子屈出律逃往西辽,被西辽皇帝直鲁古收留。颇有野心的屈出律则联络中亚的花剌子模推翻了直鲁古,于1211年鸠占鹊巢的篡夺了西辽皇位,取而代之。1218年,成吉思汗遣军征讨,攻杀乃蛮王屈出律,灭西辽。
    在征服西北各部的同时,成吉思汗于12051209年三次兴兵打击较弱的西夏,以削弱其对金朝的支援。西夏向金朝求援,金朝却认为“敌人相攻,吾国之福”,拒绝提供援助。西夏被迫纳女请和,臣服于蒙古,断绝与金的臣属关系,转而发兵助蒙古攻金。
削弱了西夏并断绝夏金联盟,斩断了金朝的一大外援后,成吉思汗在1210年正式断绝与金朝的朝贡关系,南下攻金,于1211年秋季拉开了为时24年的蒙金战争的序幕。已处于衰落的金朝无法抵挡蒙古军的铁骑,成吉思汗集中兵力在野狐岭(今河北省张家口市万全区)击破金军四十万,一举击垮了金军主力。攻入居庸关的蒙古军杀至其首都中都城下,并攻陷山西、山东、河北、河南大批州县。1214年蒙古军再度兵临中都城下,金宣宗向成吉思汗纳贡求和,前者才解围而去。但被蒙古军攻破劫掠的两河、山东等黄河以北地区残破不堪,五月,心有余悸的金宣宗惧怕蒙古军再度来袭,迁都于黄河以南的南京汴京。蒙古军以此为借口卷土重来、再度南下,于次年二月攻破中都,先后攻下河东、河北、山东等地。
在蒙古崛起之前,金朝是东亚的霸主,但其战略环境却是四面受敌,东有高丽,西北有西夏,南面是世仇南宋。面对蒙古丧师失地的金宣宗不但没有在外交上交好邻国以专力对付蒙古,反而萌发了“失之于蒙,取偿于宋”的想法,企图夺取较弱的南宋的土地作为补偿,于是宋金战端又起,金朝陷入两线作战的不利局面。至1221年,金朝黄河以北之地基本上尽落入蒙古之手。金辽西重镇北京(今内蒙古宁城县大名城)也被蒙古军攻陷。驻守辽东的金将蒲鲜万奴叛金自立,不久降附蒙古,辽东的契丹人也推举耶律留哥反金附蒙,自称辽王,金朝已失去对东北的控制。


就在成吉思汗攻金之时,传来了中亚花剌子模杀害蒙古商队使者的消息,成吉思汗亲自率大军主力西征复仇。留大将木华黎继续攻金。新即位的金哀宗改变政策,停止历时七年的对宋战争以节省兵力,减少外敌,并拉拢西夏。深受蒙古征发调遣之苦的西夏也趁蒙古军主力西征之际与金朝议和,与金朝约为“兄弟之国”结盟抗蒙。得到喘息的金朝又凭借黄河与潼关天险,设立“关河防线”,蒙古一时攻之不下。
     灭花剌子模后,1226年成吉思汗回师成吉思汗亲征西夏,夺取甘、肃等州,次年灭西夏,彻底翦除了金朝的外援。但成吉思汗也于七月病逝于军中,鉴于金朝依仗关河防线,蒙古军一时攻之不下。一向联远攻近、破敌联盟,力避树敌过多的成吉思汗在临终前留下了假道南宋绕至金朝侧后迂回包抄的方略。
    遗命称:“金精兵在潼关,南据连山,北限大河,难以攻破。若假道于宋,宋、金世仇,必能许我,则下兵唐(今河南省唐河县)、邓(今河南省邓州市),直捣大梁(即汴京,今河南开封)。金急,必征兵潼关。然以数万之众,千里赴援,人马疲惫,虽至不能战,破之必矣。”
     但担心“假途灭虢”的南宋对蒙古的要求予以回绝,称“道不可假,师无可借,粮无可贷。”南宋军民甚至烧毁栈道,抗拒蒙古军。于是成吉思汗第三子窝阔台即位后以武力强行向南宋借道,自关中进入汉中,经金州、均州,渡汉水直驱邓州。在三峰山全歼金军主力。金哀宗弃汴京先逃往归德,又逃往蔡州。南宋见金朝灭亡在即,也与蒙古联络议定南北夹击、联合灭金。1234年正月,蒙宋联军攻破蔡州,金哀宗自杀,末帝死于乱军之中,金朝灭亡。

    而在蒙古军主力西征之际,辽东的耶律留哥与蒲鲜万奴趁机发展势力,并相互攻伐。1218年,蒙古军联合耶律留哥击破并降服叛蒙的契丹军,1233年,又灭蒲鲜万奴建立的东夏国,并攻破高丽王都,迫使其质子入贡。原金朝的辽东诸地也被蒙古纳入囊中。
    灭金后,窝阔台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张,一面组织“长子西征”,攻打东欧的钦察、斡罗思等国,一面南下攻宋,另外还派遣人向北招降拓地,直抵西伯利亚北极圈内的“日不落之山”。
    南宋在与蒙古联合灭金之后,企图趁蒙古军主力北还之际将防线推进到黄河,收复东京开封、西京洛阳、南京归德等故都旧地。但这次“端平入洛”很快被蒙古军击败,蒙古军遂以此为借口大举南下。东线一度进入襄阳;西路一度攻破成都,抄掠四川平原,但始终未能突破宋军在川东南的山地防线。
1251年,拖雷(成吉思汗第四子)长子蒙哥继位为新大汗,汗位从窝阔台一系转入拖雷系。蒙哥一面派其弟旭烈兀发起第三次蒙古西征,进攻西亚地区;一面命另一个弟弟忽必烈再次对南宋发动攻势。由于东线江淮有长江天险,西线四川地形崎岖复杂,双方鏖战多年,蒙古军都未有大的突破。于是蒙古军故伎重演,准备采取迂回包抄战略,向南宋背后发起进攻,以达到对南宋南北夹击的目的。相比于借道灭金的“小迂回”,这次取道大理以袭南宋侧后可谓“大迂回”,率远征军的忽必烈要经吐蕃,绕过四川,行军千里后直插南宋西南后方的大理。
窝阔台即位后将西夏之地封给儿子阔端,1239年,阔端派军教派林立、处于分裂状态的吐蕃地区,招请吐蕃宗教首领萨班前来凉州会晤。1246那年,萨班接受蒙古的招降,表示愿意归顺,接受了蒙古大汗的管辖。因此从宁夏经甘肃向四川进军的忽必烈顺利的通过,于12月攻破大理城。次年(1254年)攻取云南地区五城、八府、四郡三十七部,俘虏大理国王段兴智,立国300多年的大理国灭亡。灭大理后,蒙古军进入吐蕃,镇压了不愿服从的部分吐蕃贵族,完全控制了吐蕃地区,后设置宣政院分三道宣慰司予以管理。
 

    部署完毕后,蒙哥下诏大举攻宋,忽必烈指挥江淮战场的东路军,兀良合台军由云南北上,蒙哥亲自主持西线战事,企图消灭四川宋军后浮江而下,但在合州山城钓鱼城下受阻。顿兵坚城之下的蒙古军久攻不下,蒙哥也染上瘟疫死于军中,蒙古军北撤而还。蒙哥死后,留守后方和林的幼弟阿里不哥在漠北称汗,在东线的忽必烈立得知立即撤鄂州之围与南宋议和后返回争夺汗位,南宋再次逃过一劫。山东汉人李璮(李全之子)也趁蒙古汗廷分裂之机,起兵反叛。
1260年,忽必烈也在部分蒙古宗王、贵族拥戴下继承汗位,即位于开平府(后升其为上都),蒙古内部爆发争夺汗位的大战。经过4年战争,忽必烈最终击败阿里不哥成为新的大汗。同时又一举歼灭李璮叛军,收回了“汉人世侯”的兵权。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1272年),改金中都为大都,定都于此。
    稳定了内部后,忽必烈于1264年下诏重开对宋战争,对南宋展开最后一击。忽必烈改变蒙哥占据四川、浮江东下的“图蜀灭宋”战略,改为中间突破,计划先拿下长江中游的襄樊,然后顺江东下直捣鄂州(今湖北武昌)将南宋长江防线截为两段,渡江后水陆并进、直取临安。在蒙古军的全力进攻下,坚守多年的襄阳最终陷落。1276年,元兵逼近宋都临安,南宋小皇帝奉表投降。南宋残余势力仓惶南逃,后又拥立赵罡、赵昺两个小皇帝,最终在1279年在元军的海陆夹击下,南宋残军于广东崖山全军覆没,南宋灭亡。至此,原来分裂的六大势力(西辽、西夏、金、吐蕃地区、大理、南宋)已经全部被蒙古军消灭吞并,但蒙古部的乃蛮部故地与西辽西部已不在元朝管辖之下了。
  

    原来成吉思汗在世时,曾将拓展的天山、阿尔泰山、额尔齐斯河以西的土地封给三个儿子,长子术赤被封在今黑海以北的钦察草原,1236年蒙古大军由发动第二次西征,一直打到东欧,后术赤之子拔都在此建立钦察汗国。次子察合台受封原西辽及畏兀尔故地(今天山南北与阿富汗东北部的中亚地区)。新疆天山以北的原乃蛮部故地(今额尔齐斯河、鄂毕河及巴尔喀什湖以东)大部分封给了三子窝阔台;至窝阔台在世时,各汗国已内政自治,但大汗还可指挥各部,到了蒙哥在位时,各部逐渐不相统属,互相争夺大汗之位。后来忽必烈为与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又将阿姆河以西直至两河流域的西亚之地封给旭烈兀,以争取他的支持,横跨亚欧的蒙古帝国遂分裂为元帝国与四大汗国。
在南方攻灭南宋大功告成之际,西北蒙古宗王又掀起叛乱,窝阔台后王与察合台后王不承认忽必烈的汗位,在西北地区与元朝展开争夺。1251年,蒙哥曾在今新疆东北乌鲁木齐一带设置别失八里行省,治所别失八里,后一度被察合台汗国据为己有,后期才复归元朝。未分封的今伊犁河流域在1275年元世祖忽必烈时期设置阿力麻里行省,以阿力麻里为治所,但因夹在察合台与窝阔台汗国之间,仅存两年就并入察合台汗国。1276年西北宗王、蒙哥第四子昔里吉又反叛,趁机扩充势力的窝阔台、察合台后王占据阿力麻里等地,骚扰天山南北,甚至一度攻入和林。忽必烈虽一度击败窝阔台后王海都,收复阿力麻里等地,但西道宗王的叛乱战争持续近30年,直到至元二十年(1283年)才被平定。1303年元成宗时双方才达成和解,察合台汗国承认元帝的大汗地位,元朝则承认其对西北地区的控制,双方的战争这才告一段落。1309年,在元朝的支持下,窝阔台汗国被察合台汗国吞并,其领地被察合台汗国与元朝瓜分,阿尔泰山以北的领土并入元朝,南部领地大部被察合台汗国吞并,但今新疆大部已不在元朝疆域之内了。

    灭宋后元朝又四处用兵,讨伐不肯臣服的周边诸国,在元军打击下,缅甸的蒲甘王朝分崩离析,许多小邦国纷纷归附元朝,元朝西南边疆拓大到今老挝、泰国北部与缅甸中部一带。在东北,1285年元朝还在高丽设征东行省,以高丽国王兼任行政长官,甚至一度在今韩国济州岛上设置耽罗军民总管府。1290年,元朝罢东宁路,将所辖鸭绿江下游南岸之地复归高丽管辖,其与高丽西北边界也从慈悲岭—铁岭退至高丽长城一线,1294年,又在高丽国王的乞求下将济州岛还给高丽治理。

        至14世纪初之时,元朝疆域北达西伯利亚,西起额尔齐斯河,东至额霍斯克海,东部拥有朝鲜半岛东北部,西南包括今克什米尔地区及喜马拉雅山南麓,南疆囊括今缅甸东北和泰国北部;东南海上于澎湖列岛设置巡检司(1360年),疆域空前广阔,“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201年
蒙古帝国是怎么灭亡的?鼎盛时期蒙古帝国版图解密
元朝历代皇帝简史和图像
成吉思汗最远打到了哪里
元朝也作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元朝简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