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重要战争系列之 – 澶渊之盟
01

始末

中原王朝从五代时期的后周开始,就想夺回被辽国侵占的燕云十六州,后来赵匡胤建立北宋,宋取代后周。

为了争夺燕云十六州(即燕、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共十六州)。宋辽战争长达25年。

到了北宋的第三任皇帝宋真宗赵恒,天下群雄并立,南边为北宋,北边是辽(天龙八部中的萧峰就是契丹族)。辽国以收复瓦桥关为名,亲率大军深入宋境,一路势入破竹。

赵恒畏敌,有退缩意。此时,有请皇帝“巡幸金陵”的,有请皇帝“巡幸成都”的,只有宰相寇准力陈不仅不能逃跑,还得御驾亲征,理由是皇上很神武,我们将臣也协和,如果皇上大驾亲征,敌贼就会自己逃走。这个时候不能放弃宗庙社稷。于是,之后又经几次三番游说,寇准把皇上“忽悠”到战场。

战争的结果是双方互有胜负,互派使者进行谈判讲和。赵恒厌恶兵事,只想牵制住辽国了事,向使者交代说“百万以下皆可许也”(一百万以下都可答应)。寇准知道后,把使者叫到帐中,要求说,“虽然有皇帝的命令,但你所答应的不得超过三十万,超过三十万我杀你的头”。于是,北宋与辽签订合约《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规定,北宋和辽是兄弟之国,北宋每年给辽一定的岁币(白银10万两)和绢(20万匹)。从此以后二国保持和平,100多年没有大的战事。

但是不可否认,澶渊之盟实则也是城下之盟(在敌军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辱性盟约),不仅让大宋彻底丧失了燕云十六州,把燕云十六州拱手送给了辽国,还助长了宋朝投降进贡的风气,这样的消极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02

瓜田

黄袍加身:五代后周时期,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后比喻发动政变获得成功。

杯酒释兵权:简而言之,就是赵匡胤为了避免下属将领起兵篡夺新生政权,也上演一出“黄袍加身”的桥段,通过设酒宴的方式,威胁利诱,从而胁迫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维护巩固中央集权的故事。

烛影斧声:太祖赵匡胤大病,召弟弟赵光义议事,左右无人。席间有人遥见得烛光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逊避之状(逊避:退让,退避),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柱斧:水晶制的小斧),并大声说:“好为之”。赵匡胤当夜驾崩。后赵光义继位,史称太宗。据传,赵光义谋杀了赵匡胤,目前尚存争议。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寇准在辽国入侵之时力挽狂澜拯救了北宋晚年为何屡次遭贬
如果这是宋史--三百年的沧桑与疑问 (转帖连载54)
从“澶渊之盟”到“靖康之耻”,内部矛盾通过外部矛盾得到了解决
北宋败也求和,胜也求和,澶渊之盟是始作俑者
历史上曹利用与“澶渊之盟”
北宋第一“神棍”皇帝,为何痴迷“天书”下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