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商君书》读书笔记
        《商君书》也称《商子》,共26篇,现存24篇。《商君书》是战国时期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
1、更法
孝公平画,公孙鞅、甘龙、杜挚三大夫御于君。虑世事之变,讨正法之本,求使民之道。
主要是商鞅支持变法,说服孝公变法的言论,孝公被说服,颁布了关于开垦荒地的命令。
其实言论并不复杂,主要是说礼制和法度都要根据时势来制定,法制、命令都要顺应当时的社会事宜,治理国家不一定用一种方式,只要对国家有利就行。
2、垦令
这篇主要是讲怎么样的措施才能让人们去开垦荒地。比如不允许官吏留下当日的政务不办,官吏忙起来了,就没时间去搞百姓,百姓不受到伤害就有时间去开垦荒地了;根据粮食的产量来计算田赋,赋税公平,百姓不会不满,就会从事农业不会随便改行,荒地就会被开垦了;还有很多,比如不能买粮食,不能享乐,抬高酒肉奢侈品的价格等等等等。
这些措施听起来是针对老百姓,让老百姓成为一个只会干活的机器。
但是看全,也涉及针对士大夫贵族的措施,比如不能雇佣,士大夫他们那些娇生惯养的儿女就无法不劳动吃闲饭,懒惰的人也不能偷懒,那些靠给人作佣工生活的人就没有地方混饭吃,这样他们就一定去务农。
还比如士大夫贵族的俸禄高并且收税多,吃闲饭的人也众多,这是危害农业生产的事,就要凭他们吃闲饭的人数收税,从重役使他们等等等等。
这些道理不一定全部都对,但是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时候,农业确实是国之根本,我们现在可能会说这些就是让老百姓成为一个牲口一样的干活种地,那当时不种地,农民怎么活?
3、农战
这一篇主要讲国家得以兴旺的根本却是农耕和作战。讲巧言善辩的空谈怎么样危害国家。要让民众都把心放在农业上。
4、去强
这篇主要是讲重刑罚让国家更强大。加重刑罚,慎用赏赐,专心从事耕战,登记民众的人数等让国家更强大。
5、说民
这一篇主要还是讲刑罚和农战。实行法治是国家强大的重要原因。
6、算地
人口数量超过国家拥有的土地,就一定要开辟疆土,即战争;土地面积超过人口,就要想办法招来人口开荒。
所以农战是国家的根本。
所以要想办法让人们去耕地,去打仗。
人的天性就是要谋求私利,这是人之常情。
那国家就要想办法让人们的利益都在农战上。堵塞民众从耕战之外获得私利的途径,那么民众就一定会归属到农耕上。
利益的来源是土地,那么民众就会竭力耕地;名誉来源于对外作战,那么民众就会拼死打仗。
7、开塞
主要是说建立王业和守住王业不同。夺得政权的方法用来治理国家就不一定行了。
所以以前用德政(儒家)教化民众,现在治理国家有效的方法就是把法治放在前面而使用刑罚。
后面就一直讲为什么要用法治治理国家
8、壹言
治理国家,要能集聚民众的力量,也能消耗民众的力量。集中民众的力量用于专心务农,消耗力量用来攻击敌人。
打开为国出力受赏的门,又堵住为私人效力请托的门路。
9、错法
主要讲法治的重要,赏罚分明,公平的奖赏和刑罚制度来治理国家让国家更强大。
    10、战法
这一篇讲战争的策略。预先分析敌我双方的实力等,实力够才去打。
11、立本
用兵作战获胜的根本有三:推行法治;推行法治使民众形成专心从事农耕和作战的风气;风气形成了,那战争所需要的人、财、物等工具便有了。
实现这三点有两个条件,一是君主辅助推行法治,法治才能实行,二是君主言行一定要合乎法度,法治才能确立。
说到底就是法治,法治使国家稳定,民众农战,国家就会强大,强大了才能作战获胜。
12、兵守
主要讲防御战的打法。守卫城镇的基本原则是增强自己的力量,征召三支军队:壮年男子组成一支军队,壮年女子组成一支军队,男女中的年老体弱的组成一支军队。三支军队不能互相来往。
13、敕令
严格公正的执行法令。
六种虱害:是礼制,音乐;是《诗经》《尚书》;是修养、仁慈,是孝顺长辈,尊重兄长;是诚实有信用,是正直廉洁;是仁爱、道义;是反对战争,是以参加作战为耻。
讲六种虱害对治理国家的危害,要加重刑罚,减少奖赏。
    14、修权
国家的安定有三个因素:一是法度,二是信用,三是权力。
这篇主要讲法度要公正,公私界限分明。
15、徕民
秦国地广人稀,韩赵魏三国人多地少,发布大的优惠政策,凡是各诸侯国来归附的人,立刻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赋税,不用参加作战,以便开垦荒地,富强国家。
16、赏刑
这一篇讲治理国家的办法,统一奖赏,统一刑罚,统一教化。
17、画策
能控制天下的人一定是首先制服他的民众,而治理民众的根本方式是实行法治。
18、境内
这篇讲一些制度,户籍制度,要登记。军中爵位制度及赏罚情况。
19、弱民
民强则国弱,民弱则国强。人民要是富裕了,强了,就会贪图享乐,不事生产,国家就会弱。
20、外内
这篇主要写应该重农轻商。让百姓的力量集中到农田上,而不是去做商人、轻工业等。
21、君臣
这篇讲创立法制作为行为标准,君臣上下的等级关系,五官的分职都按照法制规范来。
22、禁使
让君主与官吏,事务相关而利益不同。只有事务相关而利益不同的人们,
才是帝王建立互相保证的根据。
23、慎法
严格遵守法律。百姓想追求利益,不耕田,就得不到;想避免刑罚,不去作战,就不能免除。用法度来统治国家。
24、定分
讲法令的严格执行。主管法令的官吏各自主管各地的法令,需要让百姓知道法令,百姓若是不知道而犯了哪条法令,则按照这条法令惩罚主管法令的官吏。
另外讲了法令就是人民的生命,治国的根本。比如一只兔子跑了,一群人可以去追赶,因为兔子的所有权没有定下来。但是在集市上卖的兔子,因为所有权定了,没人敢去夺取。所以法令需要定下来,并设置法官。


全文其实并不多内容,看下来中心思想就是要以法治国,制定好法令,严格执行。让人民去耕种和作战。
古代社会不发达,农业社会,农业是根本。所以要让人民去耕种。耕种需要土地,需要资源,所以要战争。
农战是国家强盛的根本。

        全文就围绕怎么样能够让人民去耕种土地和作战来论述。那就是法治,刑罚要严苛。严格的按照法治来治理国家。让人民只能耕种和作战才有利益。抑制人民享乐。
否定了儒家的学说,认为《诗》《书》等是空谈。要实干。让人民去干活,耕种,打仗等。
不能让百姓有富余的粮食和财产,不能让人民强大,因为这样他们就不愿意耕种土地了,有得活就想享乐。
总的来说就是给国君看的,让国君治理国家的方法。而不是我们这种普通老百姓。国君的立场,这样能够管理好国家。普通人看了就是被管理被压迫的角色,充满了赤裸裸的利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治国古鉴》(四)
《商君书》75条名句鉴赏,逐句翻译
古籍名句 |《商君书》名言合辑,文案人必备硬货,超值收藏一键get
《商君书》白话译文
治未乱的法治思想——《商君书·说民篇》解译
《商君书》全文白话译文(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