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经》的秘密再探(三 )

                              数字之妙

        除了至美、形象的图象,八卦还都有分别属于自己的数字:乾六、兑七、离九、震三、巽四、坎一、艮八、坤二(后天八卦)。卦象有理,理中有数,数理化象,万物全归于这八个最基本的宫格。无论是断人事,还是看天象,或是测地势,都离不开八卦包含的具体象、数、理。这也证明了阴阳相应,一分为二,一二为三,合三为一之辩证哲理。

一是数之基础,是最小的自然数,也是最小的奇数,代表阳;二是最小的偶数,代表阴阳二分,代表阴;一加二等于三,所以,三是阴阳的融合体,天地是阴阳的变化,三代表整个天地,也成为天地的基本之数。三个二相乘等于八,万物大统于八,细分为八的倍数六十四,于是万物全归统于六十四卦中,无有遗漏,它们的所有变化都可通过有关数理而明知。由是而知,八卦就是天地最基本的构成模式。

《易·系辞上》曰:“二篇之策,万有一千五百二十,当万物之数也。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就是说《周易》上下两篇策数共为一万一千五百二十,正好和万物之数相当。经过四次变化(分二、挂一、揲四、归奇,四个步骤)而成《易》卦的一爻,再由十八次变化而成一卦,九次变化出的八经卦(三画卦)为小成,再引申其义,触类而推,八卦变为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天下之事就都包含其中了。一个“八”之数,可以囊括天地万物,也只有华夏的古圣贤才可以发现。

再从另一角度看,一是道,是道所生(化)出的最基本形态,也是万物之始。当一生发到极致时,它就自动发生质量的变化,这时便出现了二。此“二”有两层意思,一是第二、次一个;二是两个、两次。它由阳一生化而出,与阳一相对,包有阳一,却又与阳一不离不弃。同时,它又与阳一发生种种关系,于是,这个善于变化之二,便就成了三。三者,万物之基数,事物的所有变化都正式地从它开始,由它而引发的种种变化才是事物最完美而有序的变化。它可以代表最基本的天、地、人,也可以表示内、外、中,还可以是一个事物的最基本组成单元。事物的发展看上去是二进制,而本质上又都是以三为基本进行的。二和三的区别就在于那个看不到的、又隐藏于其中的“一”。“一”是或隐或现,或阳或阴,或虚或实的中性数。万物都离不开它,每一次的变化都是以它为核心进行的。巧的是,《易经》中的卦象就是用“一”这样的形状表示的,它是数字上的一,也是卦象中的爻,这表明它是兼顾了二者性质的。

一是基数,永恒不变,每一卦里都有它的存在,每一卦都从它开始,就形同于事物中的不易;二是变数,是阴阳,随时在变,如同那个简易;三则是成数,是阴阳相合之后的完整形态,正同于那个变易,由它而组合成万物。

另一方面,一又是八的起始,没有一就没有八;二是八的原始,有了二,继续叠加四次便成了八;三是八的成始,一个完整的卦象是以三为基本定势的,八卦都是由三爻组成的,六十四卦又都是由三个三爻变化出来的。

再从内容上看,阴阳的总量是一加二等于三。数量的数值二加上内容上数值的三便是五, 五是阴阳万物的全部数字之和,是一个全数,代表这个完满的世界。阴阳是相互转化的,任何事物都可分阴阳,每一个数也都可分阴阳,五分化为阴阳就是十。十就是包含了变化的全数,也是一个彻底的全数,代表着一个变化的完满世界。数只能数到十,这就是十进制的真正起源。全球的十进制起源于中国,而中国的十进制是《易经》中二进制数理推导的结果。八卦中的每一卦都由阴阳两部分组成,如果把它们相加起来,也是等于十。十进制的发明是符合天道的,天道就是以十为最基本的数来运化万物的,如十天干、十方法界、十全十美……然而,自然中只有天界才可达到如此完美地步,人间只能到阳九。这就告诉我们,过犹不及,中成极反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一大规律,生命的提升是其重要意义之一。

由一到八组成的八卦和由一到十形成的完美之态,貌似两个不同的数理系统,但是在易经中却非常巧妙地融合于一体。它们的区别一个是象,一个是数;一个是二进制,一个是十进制;一个是以三为基数,一个是以五为基数;一个是变为主,一个是以成为主;一个是以整体性重复,一个是以单体性重复。这便充分体现出阴阳互根,一分为二,合二为一之哲学理念。

总的来看,从一到十几个简单的数字还有着下列复杂的关联:零起万物,一分为二,二生为三,连三接五,二五居正,五五归零,一零复原,三六互变,四九相应,七八紧连,九六相临,一二对应,三四相隔,八二成全,四六对等,九上一下,七东三西,四合中五,八八归一,九九复返,一、三、五、七、九正旋,二、四、六、八、十左转,正旋者渐降,左转者渐升,阴阳互合,静方动圆,河洛相应。还有人推算出,河图是银河系的布局与运行轨迹,洛书是地球的结构与运行轨迹,河图洛书中有关数字的奥秘至今无法彻底破解,而现代最高的数学发明也只能不断证明它的正确,而无法解释它的由来。

                          合理之道

继承了《易经》精髓“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二仪,二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之理论而成的《道德经》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三为何能生万物?万物最后又将如何?我们把这一至简的过程补充完整是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分五行而化合,五行依阴阳之理而生克,最后再重新回归于道。道也是易,易与道都是正道,正道虚空,无中生有。万物源于无,化出有,再归于无。这就是整个事物变化的完整过程,也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圆的完美循环。蛹动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循环往返以至于无穷,这就是宇宙万物变化运行的完美轨迹。

《系辞》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万物有生数,当生之时方能生;万物有成数,能成之时方能成。所以,万物生存皆有其数,故后世才有五行学说理论的诞生。五行的生成都离不开天地,天地分阴阳,阴阳即奇偶,一、三、五、七、九,这五个阳极之数是至大至美之数, 二、四、六、八、十,这五个阴极之数是大变大成之数。只有二者无间融合,方是天地本来面目。这就是宇宙的一就是万,合万为一,阴阳五行生克制化之规律。

对于天地之数,《易经》中还有这样的说法:一与六共宗居北方, 故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二与七为朋居南方,故地二生炎,天七成之;三与八为友居东方,故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四与九同道居西方,故地四生金,天九成之;五与十相守,居中央,故天五生土,地十成之。生为产生,成为承载。一到五为生数,六到十为成数,生数和成数之间以五为倍数。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上述理论。这一数理最初表示的是水、木、金、火、土五星分别与日月聚会的情形,据此,圣人又衍化出有关对应的人事之理。这就是典型的天地相合,五行互应,动静结合,天地人三才一体之总体宇宙观。

由洛书推演而出的九宫格,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实是一种三行三列的数字方阵,将一到九的九个数字填入,便可以预知事物。这一象状表明一个道理,宇宙是圆融的、完美的、对称的、万物是相互对应的,而核心则是以五为中心,万物都在五为固定不变之常数支配下运行,阴阳五行理论在九宫象数这里也得到了明确的验证。除此之外,河图洛书的布局还可变化出十字架、万字型等神秘图型。

如果说八与十之间相差还二的话,那这个二,就是天与地。如果把天与地加上,即在为人处事时,如果真的能够依从天地至理,那人间之事都可以达于圆满。这就告诉我们,卦象没有绝对的好与坏,吉与凶,关键在于行为合不合天地正道。天人合一之道理,《易经》中的好多卦辞讲得非常明确。

借象得数,因数现理,顺理明事,把握人生。这里面有天地因果,有信息全能,有虚实相生,有五行生克制化,有阴阳互补,有物极必反,有凶吉辩证,更有永恒不改的天地正道,这也是中华正统的源起,也是华夏文明从一诞生那天起就具有无与伦比智慧的根由。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吕嘉戈个人网站
管子茶馆80:《管子》的猜测
谈谈易经
易经的卦象是怎样产生的?
善于在学习领悟中增长智慧
《周易.系辞》白话译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