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古代酒器

酒与祭礼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酒自始即是祭礼中的重要用品。商周时期,礼用酒器以青铜为主,宋元则兼以铜玉,并配陶瓷使用。明代则主要用瓷。
二里头文化始见有爵。商周时代,爵并非饮酒之器,《说文》:“爵,礼器也。象雀之形,中有鬯酒。”鬯为香酒,《礼记》:“先酌鬯酒,灌地以求神”。孙机先生认为,早期爵的流既细且长,并不适用于饮酒,更适合于浇灌。
爵杯一组
数例爵杯,包括一件二里头陶爵,两件商周铜爵,一件宋元玉爵,三件元代景德镇瓷爵,从中可见从商周到宋元,国家到宗族祭礼用爵之变。还有一件清康熙洒金铜爵,为清人仿古,由此可见清人眼中的商周爵器。
山东大汶口文化陶质酒器一组
陶用酒器,新石器代时期即有,尤以山东大汶口及随后龙山文化的高柄杯与鬶为典型。其高柄杯又有制极细薄,近乎蛋壳者,器式高拔,推测应属礼用。特别一例彩绘陶觚,为后世青铜觚之渊薮。
酒与商业
盐、酒、茶为日常生活所必备。而酒即为百需之物,其生产量与消费量都是极为庞大的。由此,酒的生产与经营就成为一件关乎国利民生的重要事情。汉武帝天汉三年,国家支出剧增,于是酒税出现,实行统制专卖,禁止私酿。之后,对酒的专卖与纳税两种制度不断交替,至宋代,酒税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
也是在宋代,酒的商业有了极大发展,除官榷酒坊外,也有专门的“酒户”为民间自酿,以给予专卖权的形式进行。酒业的发展,催生了宋代独特的“酒楼文化”。与唐代酒肆、旗亭不同,宋代酒楼规模更大,服务更丰富,粗可分为官办、市楼两大类。
《东京梦华录》《铁围山丛谈》中载,京城酒楼风俗奢侈,大用银器,声色皆备。多聚于马行街,其灯火辉煌,人物嘈杂,居然到了“永绝蚊蚋”的地步。酒客在此间风花雪月,逍遥快活,真所谓“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六千场。”
磁州观台窑 白地黑剔刻瑞鹿纹梅瓶
山西中部窑场 “汾州公使库”等铭梯口梅瓶
酒与文艺
酒在文艺作品中出现频率极高,如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中一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被化用在更多作品里,特展中一件勋掌窑金代三彩枕亦做同典。
永和九年春,王羲之与诸友会于会稽兰亭,其曲水流觞,仰观宇宙,成百世佳谈。流觞所用羽觞,为汉晋时代的“杯”。杯来源于“抔饮”。郑玄注《礼记》:“抔饮,手掬之也”。
孙机先生认为“从手掬发展出来的杯,平面接近双手合掬所形成的椭圆形,左右拇指则相当于杯耳。所谓耳杯,实由杯耳得名。在汉代,杯仅指耳杯。”
酒出现在政治文化活动中十分频繁,官方经筵讲学的宴席亦有酒出现。《大明会典》中所记文华殿经筵宴席即有“酒六钟”。
中国南部 兰亭序刻诗双耳方杯
酒与生活
无论是政治、商业还是文化,综合起来,都只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一面。而酒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其复杂性和多样性,远不止前述三个单元所可概括。它渗透进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宫廷到市井,从贵族到平民,从文士到白丁,酒都是其生活的重要构成。
本单元也是是次展览最丰富的一个单元,从唐宋至元明,展现出一个线性的生活中酒的角色与使用图景。
展内一例钧瓷屈卮,源自中亚地区造型,后宋人以汉晋之“卮”为名,或自卮为圆形杯的理解之讹。
河南汝州地区 天蓝釉钧瓷屈卮
鸂鶒合欢图银高足杯
禽鸟纹银长杯
还有两件唐代银器,反映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其中,高足杯始自罗马,曲杯始自萨珊,皆融汇于西亚,传形于中原,是中外酒文化之交流例证。
另有元代景德镇窑酒具数件,反映蒙元文化视角下的酒器变化。还有数件明内府贮酒及饮酒具,其中成化斗彩劝杯为酒器中的冠顶明珠。
景德镇窑青花牡丹纹大罐
景德镇窑 青花缠枝番莲纹酒尊
景德镇窑洒蓝地孔雀绿釉海兽纹辅首酒尊
酒文化洋洋大观,故天禄之器,亦为纷繁,其品类之丰富,文化之深广,美术之精奇,实难以一小展而谈尽。
我们更加希望我们的尝试,能够抛砖引玉,引起大众对酒文化及酒器文化的关注与思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中国古代酒器品相如此惊人
埏埴志 | 浮海升仙:宋元“惊喜盏”
石家庄饮酒习俗
梅轩画舫手绘日记:古北水城考察随笔之二(5月7日)
奇器若有度,美酒益清醇
觥、觯、觚、卣、罍……你都认识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