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探微(006):似是而非——说“是”(上)

本文约3800字,阅读约需要8分钟


汉字探微

(006)

似是而非——说“是”

(上)

朱英贵

成语“似是而非”的意思是说,好像是对的,实际上不对。人们对于“是”字造字本义的传统认识往往是根据许慎的《说文解字》,认为“是”字“从日从正”会意。这种看法本身就有些似是而非,“从日从正”会意告诉我们,“是”字的本义与太阳有关,“是”字的本义与“正”的意思也有关,这些理解给人的感觉都是“似是”的。那么我在这里为什么又要说它“而非”呢?因为许慎的解释并没有从源头上说清楚“是”字的本义是怎样与太阳有关的,也没有从源头上说清楚“是”字的本义是怎样与“正”的意思有关的,而这些都须从考察“是”字的古文字字形入手。

一、“是”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是”字未见甲骨文字形,其金文字形最早见于西周中期的是要簋,后来有多种字形出现,从“是”的金文形体来看,大致可以归为三类情形(参见下图):

 “是”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第一种情形如上图的第一个金文字形,可以看出“是”是一个会意字,它由三个表意构件构成,上边是“日”,下部是“止”中间类似于“十”字的符号是什么可参照下一个字形确认,可以肯定的是,这个类似于“十”字的符号不是“十”,因为甲骨文的“十”十由一条竖线表示。而这样的“十”字符号又与上边的“日”字相连接,合起来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是“早”字,当然也不能够这样理解,这也可参照下一个字形来确认。

第二种情形如上图的第二个金文字形,这个出自西周晚期毛公鼎的字形是“是”字表意最完善的形体,它也是由三个表意构件构成,上边是“日”,中间是“九”(与“止”的竖画发生交叉),下边是“止”。由此可以逆推,上图见于是要簋的第一个字形,其中间的构件也应该是“九”,这样看来,“是”字的初文就是由“日”、“九”、“止”三个构件构成的会意字。

那么,“日”就是太阳,“止”本义是脚,这里含有行走、运行的意思,“九”为阳数之最,在这里表示太阳在一天中已经运行到了阳光最强烈的时候,也就是正午时分,此时太阳正对着地面上的人或事物,阳光是直射下来的,所以“是”字在造字之初兼有“正”与“直”两种含义,它的本义应该是“正午时分,太阳直射”。

第三种情形如上图的第三个金文字形(集成2782),这是一种省写形式,将表示“九”的符号或者“十”字形符号加以简化,只剩下了一横。这样一来,又容易引起人们的两种误解,其一是认为“是”字“从旦从止”会意,其二是认为“是”字“从日正”会意。

小篆字形是对第三种金文字形的进一步规范,许慎的《说文解字》依据小篆字形解意,故言“从日正”会意。而现代汉字的“是”系经由小篆隶变、楷化而来,其形态还与小篆大体相似,但已经很难解读出它的造字本义了。

“是”的本义是为记写太阳处在正午时分所造的字。《说文解字》卷二是部:“是,直也。从日正。凡是之属皆从是。”《说文》所释的“直也”,如果是指太阳的光线直射,那应该是接近造字本义的,然而许慎说得很含糊,未能名言“是”与太阳的关系,也没有把“是”归入“日部”,而是为它专门设立了一个“是部”,并说“凡是之属皆从是”,可见他的解说未能一语击中要害,因此他对字形构造的解释“从日正”,也就显得隔了一层。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解释道:“以日为正则曰是。从日、正,会意。天下之物莫正于日也。”这样的解释是符合“是”的造字本义的。

    二、“是”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是”字最初的意思就是正午时分的日影端正、不偏斜例如:“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易·未济》)李鼎祚集解引虞翻曰:“是,正也。”再如:“议之不徇,不惑不徇,则公且是矣。”(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又如:“”()

“是”字由端正、不偏斜的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一些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其一,表示正确例如:“彼人是哉?子曰何其。”(《诗·魏风·园有桃》)朱熹集传:“彼之所为已是矣,而子之言独何为哉?”再如:“君既不以求和为是,而书语侵中书,执政固不喜。”(宋·叶适《陈秀伯墓志铭》)又如:“惟太守之姓异,未详孰是。”(清·俞樾《茶香室丛钞·伯夷之弟》)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指正确的论断或肯定的结论例如:“自孟子以下至刘子政,鸿儒博生,闻见多矣。然而论情性,竟无定是。”(汉·王充《论衡·本性》)

二是表示肯定,认为正确例如:“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墨子·耕柱》)再如:“(秦会之)谓曾南丰脩《英宗实录》,辟陈无己为属。孙仲益书数百字诋之,以为无此事……仲益之辨,人多是之。”(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七)又如:“吴梅村闻之,颇是计言。”(清《今世说·轻诋》)

三是表示订正例如:“某不自揣,撰有《存性》、《存学》二编,欲得先生一是之,以挽天下之士习而复孔门之旧。”(清·颜元《上征君孙钟元先生书》)再如:“诏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后汉书·安帝纪》)又如:“及刘光禄于汉成世始更考校,是正疑谬。”(三国·吴韦昭《〈国语解〉叙》)

其二,表示遵从,以为法则例如:“地出物而圣人是,时鸡鸣而人为时。”(《逸周书·周祝》)孔晁注:“万物自然,不为人来,圣人则之,如因鸡鸣以识时也。再如:“不法先王,不是礼义。”(《荀子·非十二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其三,用作概括之词:凡是,任何例如:“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晋·陶潜《饮酒》诗之十八)再如:“是药皆谙性,令人渐信仙。”(唐·贾岛《送孙逸人》诗)又如:“若静日静夜或清早半夜细领略了去,那一股香比是花儿都好闻呢。”(《红楼梦》第八十回)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肯定判断之词例如:“无成,是无孟氏也。”(《左传·定公十二年》)再如:“眼前撩乱辈,无不是同乡。”(唐·元稹《景申秋》诗之六)又如:“三仙姑爱的是青年们,青年们爱的是小芹。”(赵树理《小二黑结婚》七)

二是表示加重语气之词例如:“史乃册祝曰:‘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书·金縢》)再如:“夫迷途知返,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又如:“你是不知,我说与你听。”(《西游记》第十四回)

三是表示答应之词例如:“是。日期还没有定,不过也很快。”(巴金《秋》一)

其四用在动词后面的两个数量结构之间,含有“算作”的意思例如:“我能够和姊妹们过一日是一日,死了就完了,什么后事不后事!”(《红楼梦》第七一回)再如:走一步是一步。又如:给多少是多少,决不计较。

其五,用作代词:此,这,这里例如:“因是谢人,以作尔庸。”(《诗·大雅·崧高》)再如:“闻化城阁甚壮丽,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赋是诗。”(宋·王安石《赠宝觉》诗序)又如:“问君何处去寻诗?诗曰在斯,在是。”(郭沫若《西江月·谒晋冀鲁豫烈士陵园》词)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若干种意思:

一是用作副词,表示范围,相当于“只”例如:“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是,犹祗也……言祗谓能养也。”

二是用作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于是”例如:“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书·禹贡》)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是,犹于是也。”再如:“刘媪息大泽,梦与神遇,是生高祖。”(汉·王充《论衡·感类》)又如:“惟其不有,以惠厥后,是生相君,为朝德首。”(唐·韩愈《唐故相权公墓碑》)

三是用作连词,表示承接,相当于“则”例如:“是故主上用财毋已,是民用力毋休也。”(《管子·八观》)郭沫若等集校:“是犹则也。尹注:‘则用力不休也。’亦以则释是,是其证。”

四是用作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而”例如:“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信不足保也;是伯王之业,不从此也。’”(《战国策·魏策一》)再如:“惠公以此人是败,文公以此人是霸。”(《韩非子·难二》)

五是用作连词,表示因果,相当于“因此,因为”例如:“夫礼非克不承,非乐不竟,民是乏生。”(《逸周书·常训》)再如:“刑罚罕用,罪人是希。”(《史记·吕太后本纪论》)又如:“雨断云销,总是初情薄。”(宋·石孝友《醉落魄》词之四)

六是用作连词,表示让步,相当于“虽,虽然”例如:“是夜勿言归,相携石楼宿。”(唐·白居易《游平泉宴浥涧宿香山石楼》诗)再如:“人是宿,前村馆,想鸳衾今夜,共他谁暖?”(宋·柳永《满江红》词之四)又如:“她答应是答应了,却急得一个通宵没闭眼。”(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一)

其六用为助词,用在宾语和它的动词之间,起着把宾语提前的作用,以达到强调的目的例如:“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书·益稷》)再如:“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又如:“蛊惑既深,惟其言是听。”(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其七用为助词,犹“夫”,表发端。例如:“今是大鸟兽,则失丧其群匹。”(《礼记·三年问》)王引之《经传释词》卷九:“是,犹夫也。”再如:“是何一奋而不顾,以至于斥,一斥而不复,以至于死。”(宋·苏轼《祭陈令举文》)

根据上面对“是”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是”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未完待续)

       相关链接:

       汉字探微(003):暮色苍茫——说“莫”

       汉字探微(004):天昏地暗——说“昏”

       汉字探微(005):月晕而风——说“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字学概要(北师大精品课程)04
天干地支的由来
《古代汉语专题》(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汉字探微(074):畅所欲为——释“为/爲”(上)
次字
因形求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