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探微(133):春华秋实——释“华”(華)

汉字探微

(133)

春华秋实——释“华”(華)

朱英贵

“春华秋实”这个成语常用来比喻人的学业、文采、德行等斐然有成效。它源自《后汉书·崔骃列传》:“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爰登其质。”意思是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有开始有终极,才能实现做人的价值。可见“华”的本义就是花。本篇就来谈谈“华”字的字形与字义。

一、“华”(華)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华”(華)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华”(華)字始见于金文,字形象花朵盛开之形,是一个独体象形字。战国文字(秦国简牍文字)增加“艸”,显示其植物类属,已经成为形声字了。《说文》小篆以及隶书都兼有不含“艸”与含“艸”两种写法。现代汉字均取含“艸”的写法,写作“華”或者“蕐”(异体),简化汉字又取消其“艹”头,再将下部简化,于是就变成了从“化”从“十”的新造字“华”了。此外,“华”字还有各种异体写法(见下图):

“华”字的各种异体写法

   二、“华”(華)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华”字的造字本义就是植物的花,相当于后起字“花”。例如:“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易·大过》)再如:“皇皇者华,于彼原隰。”(《诗·小雅·皇皇者华》)又如:“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晋·陶潜《拟古诗》之七)

“华”字由此造字本义可以产生如下一些方面的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其一,表示开花。例如:“(仲春之月)始雨水,桃始华。”(《礼记·月令》)再如:“于是乎春而萌,夏而叶,秋而华。”(明·刘基《〈悦茂堂诗〉序》)又如:“先是园中有榴,十年不华,而是岁华。”(清·侯方域《郑氏东园记》)

由此又可进一步引申指称瓜类植物的果实。例如:“天子树瓜华,不敛藏之种也。”(《礼记·郊特牲》)郑玄注:“华,果蓏也。”再如:“菜之美者,昆仑之苹,寿木之华。”(《吕氏春秋·本味》)高诱注:“华,实也。”

其二,表示光彩,光辉。例如:“乐者,德之华也。”(《礼记·乐记》)孔颖达疏:“乐者,德之华也者,德在于内,乐在于外,乐所以发扬其德,故乐为德之光华也。”再如:“末有十日,其华照下地。”(《淮南子·地形训》)高诱注:“华,犹光也。”又如:“淮流南宛岸西斜,风有晶光露有华。”(宋·王安石《次韵酬段约之见招》)

由此又可引申表示时光。例如:年华,岁华,韶华……再如:“潘岳秋兴,嵇生倦游,桓谭不乐,吴质长愁,并皆年华未暮,容貌先秋。”(北周·庾信《竹杖赋》)又如:“岁华空复晚,相思不堪愁。”(唐·刘方平《秋夜泛舟》)

其三,表示鲜美。例如:“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礼记·檀弓上》)再如:“五色点注,华羽参差。”(三国·魏·钟会《孔雀赋》)又如:“其民华食而脂肥。”(《素问》)王冰注:“华谓鲜美,酥酪骨肉之类也。”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有文采。例如:“岳湛曜联璧之华,机云标二俊之采。”(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再如:“若夫以文为华,以学为质……此子寿所以自求古人而成其德也。”(宋·叶适《〈沈子寿文集〉序》)

二是表示华丽。例如:“金银华美之服。”(宋·司马光《训俭示康》)再如:“华堂之上。”(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又如:“华衣乘马。”(明·高启《书博鸡者事》)

三是用作称美之词,通常用于跟对方有关的事物。例如:华翰(称人书信);华宗(称人同姓);华诞(称人生日);华笺(对他人来信的敬称);华缄(对他书信的美称或敬称)……

其四,表示荣华,光耀。例如:“留灵脩兮憺忘归,岁既晏兮孰华予。”(《楚辞·九歌·山鬼》)王逸注:“年岁晚暮,将欲罢老,谁复当令我荣华也。”再如:“天子以为谏议大夫,人皆以为华,阳子不色喜。”(唐·韩愈《争臣论》)又如:“公(陈宗礼)即自劾不报,径出国门……朝庭不得已,除公华文阁直学士、知隆兴府,以华其归。”(元·刘埙《隐居通议·文章八》)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浮华。例如:“从事华辞,以支为旨。”(《庄子·列御寇》)再如:“其言不华,其行不饰,安得聚敛以夺民财,安得严刑以为坑阱。”(晋·葛洪《抱朴子·诘鲍》)又如:“行舍其华,言去其辩。”(晋·应贞《晋武帝华林园集诗》)

二是表示精华。例如:“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再如:“沉浸醲郁,含英咀华。”(唐·韩愈《进学解》)

三是表示豪华,繁盛。例如:“况我大魏天王,个为华侈。”(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再如:“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红楼梦》)

其五,表示彩色,特指雕绘或装饰。例如:“牖间南向,敷重篾席。黼纯,华玉仍几。”(《书·顾命》)孔传:“华,彩色。”再如:“华榱璧珰,辇道纚属。”(《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颜师古注:“华,谓雕画之也。”又如:华轩(饰有文采的曲栏);华衮(古代王公贵族的多采的礼服,常用以表示极高的荣宠);华纳(有雕饰的台阶。纳,即纳陛);华幄(帝王所居的华丽的帷帐)等。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头发花白。例如:“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宋·苏轼《赤壁怀古》)再如:“清尊未酌心先醉,往事重论鬓欲华。”(元·刘永之《题邹惟中西楼》诗)又如:“一别十三年,敬发已华矣。”(清·恽敬《与瞿秩山》)

二是表示赤色。例如:“大夫大带四寸,杂带,君朱绿,大夫玄华,士缁辟。”(《礼记·玉藻》)郑玄注:“华,黄色也。”俞樾曰:“华之训黄,未详其义。晋羊舌赤字伯华,孔子弟子公西赤字子华。古人名字相配,然则华非黄色,乃赤色也。郭璞注《穆天子传》曰:‘华骝色如华而赤,今名马标赤者为枣骝。’此古人谓赤为华之证,郑因其与元(玄)对文,定为黄色,殆失之矣。”(见《群经平议·礼记三》)

三是表示眼睛昏花。例如“僧问:‘拨尘见佛时如何?’师曰:‘莫眼华。’”(《五灯会元》)

其六,“华”字还可常用作国名、山名等专名。中国古称华夏,今称中华。省称“华”。例如:“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孔颖达疏:“中国有礼义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又用作“华山”之称谓,在陕西省东部,北临渭河平原,属秦岭东段。

根据上面对“华”(華)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华”(華)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华”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华”字的成语比较多,“华”字在成语中保留的含义也比较丰富,主要有如下若干种情形:

其一,成语中的“华”字表示植物的花,含有比喻意义,例如:

朝华夕秀——比喻有新意的文章。源自晋·陆机《文赋》:“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源自《后汉书·崔骃列传》:“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华不再扬——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语见晋·陆机《短歌行》:“时无重至,华不再扬。”

华而不实——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语见《晏子春秋·外篇·不合经术者》:“东海之中,有水而赤,其中有枣,华而不实,何也。”又见《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枯树生华——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源自《三国志·魏志·刘弇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铁树开华——比喻事情非潮见或极难实现。铁树原产热带,不常开花。热带,不常开花。华,通花”。语见《续传灯录·或庵师体禅师》:“淳熙己亥八月朔示微疾,梁翰别郡守曾公。逮夜半书偈辞众曰‘铁树开华,雄鸡生卵,七十二年,摇篮绳断。’掷笔云寂。”

一现昙华——比喻事物或人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华,同花”。语见景定成《稚伶刘箴俗哀词》之三:“翻成薄命红颜女,一现昙华惹世疑。”

其二,成语中的“华”字含有精华意思,例如:

掇菁撷华——掇:拾取;菁:精华。撷:摘取。选取事物的精华。语见清·黄宗羲《明文案序上》:“《文选》主于修辞,一知半解文章家有偏霸也;《文粹》掇菁撷华,迹选之鼓吹;《文鉴》主于政事,意不在文。”

含菁咀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同含英咀华”。语见明·张居正《赠吴霁翁督学山东序》:“今世学者,含菁咀华,选词吐艳,盖人人能矣。”

含英咀华——咀:细嚼,引申为体味;英、华:这里指精华。比喻读书吸取其精华。语见唐·韩愈《进学解》:“沈浸浓郁,含英咀华。”

啜英咀华——比喻品赏、体味诗文的精华。源自唐·韩愈《进学解》:“沉浸醲郁,含英咀华。”

物华天宝——物华:万物的精华;天宝:天然的宝物。指各种珍美的宝物。语见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

其三,成语中的“华”字表示有文采、有才华,例如:

才华横溢——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词华典赡——文词华丽,用典周备。语见《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二六·武林旧事》:“今考所载,体例虽仿孟书,而词华典赡,南宋人遗篇剩句,颇赖以存,‘近雅’之言不谬。”

风华绝代——风华:风采才华;绝代:冠绝当世。意思是风采才华为当世第一。源自《南史·谢晦传》:“时谢混风华为江左第一,尝与晦俱在武帝前,帝目之曰‘一时顿有两玉人耳。’”

衔华佩实——衔:包含;华:比喻文采;佩:佩带;实:果实,比喻文章的思想内容。形容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草木开花结果。源自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征圣》:“然则圣文之雅丽,固衔华而佩实者也。”

其四,成语中的“华”字表示时光,例如:

惨绿年华——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语见清·龚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七:“十年提倡受思身,惨绿年华记忆真。”

豆蔻年华——豆蒮:多年生草本植物,比喻处女。指女子十三四岁时。源自唐·杜牧《赠别》诗:“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及笄年华——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已订婚者十五而笄;未订婚者二十而笄。指少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源自《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笄。”

锦瑟华年——比喻青春时代。源自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年华垂暮——垂:将,快要;暮:晚,老年。快要到老年。语见宋·张元幹《庐川词·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其五,成语中的“华”字表示光彩或光耀,例如:

光华夺目——犹光彩夺目。形容鲜艳耀眼。语见《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其花大如丹盘,五色灿烂,光华夺目。”

水木清华——水:池水,溪水;木:花木;清:清幽;华:美丽有光彩。指园林景色清朗秀丽。源自晋·谢混《游西池》诗:“景晨鸣禽集,水木湛清华。”

华星秋月——如秋月那样清澈明朗,像星星那样闪闪发光。形容文章写得非常出色。

其六,成语中的“华”字表示华美,例如:

鸿图华构——宏大华美的建筑景观。语见明·张居正《宫殿纪》:“高皇帝定鼎金陵,文皇帝建都燕蓟,我皇上龙飞襄郢,三大都在寰宇间,皆据百二之雄胜,萃岳渎之灵秀,鸿图华构,鼎峙于南北。”

华冠丽服——冠:帽子。形容衣着华丽。语见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全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华屋丘墟——壮丽的建筑化为土丘。比喻兴亡盛衰的迅速。源自三国·魏·曹植《箜篌引》:“生在华屋处,零落归山丘。”

朱轮华毂——朱、华:形容装饰华丽;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指古代王侯贵族乘坐的装饰华丽的车子。比喻显贵。语见《史记·张耳陈余列传》:“令范阳令乘朱轮华毂,使驱驰燕、赵郊。”

其七,成语中的“华”字表示浮华,例如:

悃愊无华——悃愊:至诚;华:浮夸。至诚而不虚浮。形容真心实意,毫不虚假。语见《后汉书·章帝纪》:“安静之吏,悃愊无华。”

朴素无华——俭朴、不浮华。语见《元史·乌古孙泽传》:“常曰‘士非俭无以养廉,非廉无以养德。’身一布袍数年,妻子朴素无华,人皆言之,泽不以为意也。”

遗华反质——指舍弃浮华而返归朴质。语见《文选·陆云〈大将军宴会被命做诗〉》:“颓纲既振,品物咸秩。神道见素,遗华反质。”李善注华谓采章,质谓淳朴也。遗,弃也。”

其八,成语中的“华”字用作称美之词,例如:

芳年华月——芳年:妙龄。指美好的年华。源自南朝·宋·刘铄《拟行行重行行》:“芳年有华月,佳人无还期。”

花信年华——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

富贵荣华——旧时形容有钱有势。源自《管子·重令》:“而群臣必通外请谒,取权道,行事便辟,以贵富为荣华以相稚也,谓之逆。”语见汉·王符《潜夫论·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

雍容华贵——形容态度文雅从容,庄重大方。语见曹禺《王昭君》第一幕:“姜夫人雍容华贵地走下,盈盈和戚戚恭恭敬敬地陪送出去。”

踵事增华——踵: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源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其九,成语中的“华”字用作专名,例如:

华封三祝——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即祝寿、祝富、祝多男子,合称三祝。源自《庄子外篇·天地篇》:“尧观乎华。华封人曰嘻,圣人!请祝圣人寿…圣人富…圣人多男子。”

马入华山——表示天下太平,不再打仗。源自《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放马华阳——指不再用兵。语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四》:“武王伐纣,天下既定,王巡岳渎,放马华阳,散牛桃林,即此处也,其中多野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汉字卑宫菲食——说“宫”
汉字思维 | 你的文采可以抢救一下!超全成语汇总
死亡字
怪异汉字,你认识几个?
汉字的形体演变和字义变化:介
只有一笔“丨”,念“gǔn”——这也是个汉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