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增广贤文集75篇 欲成大事 不畏艰险

唐之韵第15集 新乐府派(下)

原文

河狭水激人急计生。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人不劝不善钟不鼓不鸣。

译文

河道变窄,水流就会湍急;人在紧急关头,就会想出好的对策。明知道山中有老虎,就不要向有虎的山中去了。道路不铲修就不会平坦,事情不去做就不能成功。人不劝导教育就不会成才,钟不敲击就不会鸣响。

评析

人的身体里面存在着自己都难以相信的潜能,只是这种潜能往往只有在受到巨大压力的时候才能被激发。人在危机之时思维会高度集中,大脑会高速运转,迅速调动而起自己的各种知识储备,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因此,每个人都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更不要说自己做不到,人没什么是做不到的。

不过,生活中人们不可能也不能总是处于这种紧张的状态,脑神经如果时刻这样紧绷着迟早是会崩溃的。只有在平时的放松中积累知识和经验,才能在下一次危机来临时以更机智和敏锐的思维去面对和处理。如果能够适时地发现危机,并能避免,当然更好,没有必要“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直面危险而能达到目的的人,才更加明智。

    人的潜力是巨大的,但是如果我们自己不去挖掘,就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身上到底蕴藏着多么丰富的宝藏。因此,人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发现自身的价值。就像钟不敲不鸣的道理一样,人不去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就永远也别想到达理想的彼岸。事在人为,前提是人必须去“为”才行,事情不做是不会成功的。路不行不到”、“人不劝不善”都是同样的道理。

典例链接

成功源于艰苦奋斗

元代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于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着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于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于苦学成才。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华北大不如胆子大?老一辈人的这种观念,才是成功的关键
危机,危机,通常都是转机
范仲淹,经典诗词七首
从搏虎者到“文侯”
082 河狭水紧,人急智生。 明知山有虎,莫向虎山行。路不铲不平,事不为不成; 人不劝不善,钟不敲不鸣。
坚守信念的范仲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