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增广贤文集74篇 谨慎交友 多行善事

唐之韵第14集 新月诗派(中篇)

原文

但行好事,问前程。僧道便是好人。

译文

一心去做好事,不计较前途怎么样。不与僧道打交道,就是好人。

评析

此语劝人向善,同时不要去计较结果。做好事的初衷是为了给别人提供帮助,急人之难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如果其中掺杂了私心的成分,动了希望得到别人回报的念头,那么好事就不能称其为好事,而是变成了一种交易。当自己的私心得不到回报时,心理必然不能得到平衡,而心理补偿得不到满足必然会让人产生一种怨恨甚至气愤的情绪。这样做好事非但没有为自己带来快乐反而让自己情绪低落,这又何苦来哉?因此,我们的祖先很明智地告诉后代“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少一分斤斤计较就多一分怡然自得。

至于“不交僧道,便是好人”,这句话让人有些匪夷所思。僧道本是出家之人,行善惩恶是他们的本分。按理说结交僧道应该受益良多才是,怎么反而成了坏事了呢?古人大抵是这样认为的,许多僧道在出家之前可能是大奸大恶之徒,为了逃避罪责,掩盖身份才出家,并非真的良善之辈,与之结交可能会误人歧途;还有一种原因可能是为了防止人们结交僧道听信他们的说教,而看破红尘、遁人空门,最终抛家弃子、自毁前程。不管是什么原因,其实只要人能够坚定自己的立场,坚持做一个好人,就足够了!

典例链接

多行善事,德荫瓜绵

    都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世人都知晓行善的意义,也明白为善最乐的道理,然而许多人不知道行善的方法、更不知道该从何着手。其实如果方法得当、用心良善,常行善事所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清朝康熙时代开始,大陆即有大量唐山过台湾的移民(唐山过台湾,是指历史上由祖国大陆向台湾岛的移民活动。),一直到乾隆后期,这些来台开垦的“罗汉脚”开始因为种种因素而有冲突,或因宗教分歧、团体结盟,立场不同;或有同乡移民相近聚集,与外乡移民产生利益之争;或是先来后到的土地分配:如灌溉水权、争取垦地、建屋盖庙等等纷争。加上离乡背井,身处陌生而偏远的异域,心情苦闷无处发泄,很容易因小事而相互纠结,逞凶斗狠。

咸丰年间,在台湾北部,便常有漳州与泉州两派人动辄因事争执而大动干戈。两路人马持着器械相互砍打是常有的事。每一次有时达数百人之多。时日一久,两派人的积怨也越深了,如此冤冤相报不知何时能了。

    当时北部地区有一姓许的长者,是地方上素为人所尊敬的大老,许先生平日喜欢见义勇为,遇有不平之事常会出面处理,因为他待人和气,心胸宽大,加以向来处事圆融,公正不阿,邻近里民有大小纷争都愿意听他安排,他也抱着人溺己溺的精神自勉,生平愿以大家的福祉为己任。

    许先生看到乡民争斗,心里甚为忧伤,无论如何都是自己同胞,万里漂泊远离家乡只为糊一口饭吃,本应互相安慰提携,如此自相残杀不仅损兵折将令人不忍,何况每一位移民都是家里魂萦梦牵的游子,家中老父老母妻儿正等着他们平安返乡团聚,怎可轻易地打杀而冤死异乡,断了这条思念与归乡的路?而这等冤冤相报的情况又几时能了?因此许先生每每想起便寝食难安。遂效发秦朝鲁仲连排难解纷的勇气,不顾自身生命安危,挺身奔走两派之间,在两方主要人士之前仗义执言力陈利弊得失,劝解双方放下恩怨仇恨,息事宁人。

尽管屡次慷慨陈词之际遭双方误解,认为是对方派来的奸细而险遭不测。而许先生认为上天有好生之德,为了劝解两方爱惜身家性命,面对再大的危难也不曾稍有畏缩。依然三番两次的登门造访,苦口相劝、废寝忘食,日夜奔忙。

   许先生的仁义与勇敢无私的精神,终于渐渐让双方感动而答应各退一步、化戾气为祥和。章泉争斗的惨烈情况至此获得改善,许先生努力奔走的苦心没有白费。漳泉逐渐恢复往来、双方和好如故,并协议彼此相让互助之策,让两派移民都能在这块土地辛勤开垦、乐业安居。这些移民来台异乡人能够从此安身立命,拥有一方水土,养活家小并开拓更美好的远景,都拜许老之善行义举所赐也。

许老仅有一子,平日虽教以诗书,可惜自小就不甚聪明,许老本以为其子资质平凡,必定功名无望,恐怕此生也庸庸碌碌而过吧!哪知事情出人意料之外,其子竟然一试中的,科场之路不但顺遂无比,尚且到处逢源,时有贵人相助。当时的人都说许老先生生平行善事,为人排难解纷、解救生灵无数,为子孙积下阴德,其子方能受其庇荫、平步于青云之上。

前人常道:古来科第之事,首重在阴骘而学问次之。俗语说:“一运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古时有书生因一念之慈为蛇埋葬,而能在日后享宰相之荣。风雨中搭救蚂蚁过河,而一举高中状元之选。

故事中许大老能奋不顾己、劝导双方息事,免去漳泉双方自相戕害、伤害身命,功劳不可说不大,再者许老所做功德又岂止劝阻漳泉械斗之事而已?他一生所作所为皆为利人助人,义举善行无数。生前死后将余荫留其子孙,恰如那瓜藤果实?连绵不断。许老先生不但留与子孙良好的言教身教,平生功德并能余荫后代。

愿世人多仿效许老先生的慈悲心肠,尽一己之力成人之美,不仅使自己内心充实欢喜,也可使子子孙孙也得以享善报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说: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积累福报不能靠修桥铺路,做对一件事胜过烧香拜佛
【辉光日新1482】(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做好事求回报,为什么一定要求回报?说到底是在保护好人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有善愿,天必佑之” - 日志 - seesea - 木虫之家 - Powered by UCenter Home
聊斋:刘全(下)人生一世,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