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中医经典名句…………句句精华

21 、人之胃气受伤,则虚证蜂起。明.薛益

注释:胃气受伤则五脏六腑无从禀气,脏腑精气皆虚,所以虚证蜂起。

舌竟无苔,胃气绝也。清.程文囿

注释:强调了舌苔和胃气的关系。“竟”通“镜”。舌苔由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生成。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有升发之气的表现。如舌苔剥落,舌面光滑如镜,称为镜面舌,提示胃阴干涸,胃无生发之气,不能上承以生苔,多见于重病阶段。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镜面舌者,胃气多衰,生机微弱,故病多难治,预后不佳。


22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黄帝内经》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清.唐荣川

注释:肺在脏腑中的位置最高,称为华盖。机体从外界摄入的水饮都经脾上输于肺,然后再布散全身。肺位最高,水液至此而下,故曰“水之上源”。临床上将宣发肺气来利水的治疗方法形象地名为“醍醐揭盖”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23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宜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再用之。汉.张仲景。



24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事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汉.张仲景

“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孙思邈


25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

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色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汉.张仲景

注释:鼻为面王,内应于中央脾土,故鼻是面部望诊最重要的部位。肝木属青色,望诊见鼻头色发青,是肝木横逆来克伐脾土之像,一般主腹中疼痛;如果在兼见极度怕冷,则属脾阳衰败,阴寒内甚,主病势危重,预后不良。

黑为肾水之色,鼻头出现微黑色,是肾水反侮脾土之象,故主有水气内停。黄为脾土之色,面色发黄,是脾阳不运,是聚停饮之像,故主胸膈间有寒饮。

面色苍白,是失血过多,血色不能上荣于面所致,故面色白主亡血;如果亡血之人见面色微红,又不当火气当令的夏季,则为阴血外脱,虚阳上浮之像,多数预后不良。

望诊见两目圆睁直视,眼球不能转动者,是痉病,病势危重难治。此外,望诊见面色发青,是寒盛血瘀之象,一般主疼痛;面色发黑,是肾精亏损,本色外观,一般见于虚劳病;面色红赤,是风阳化火之像,一般见于风热病。

面色发黄,是脾土郁滞、湿热蕴结之像,一般主大便困难。见面部浮肿,色泽鲜明者,是水饮内停,上泛于头面之像,故主水饮留滞。


26、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暗暗然不徹者,心隔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汉.张仲景

注释:老师说病人平时安静无声,而突然听到发出惊叫声音,其病变多在肢体关节,具有关节疼痛。病人说话声音低微而不清澈,其病变多在心隔之间,具有结胸、胸痹等病症。病人说话声音细小而清长,其病变多在头中,具有头痛等病症。


27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瘘唾沫。汉.张仲景

老师说:病人呼吸困难,张口抬肩者,是由于实邪雍塞于胸中所致;病人呼吸时引动胸中气机上逆,就会出现咳嗽;病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仍觉气短者,是肺脏萎弱不振,多见于肺瘘浊唾涎沫证。


28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

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汉.张仲景

注释:学生问:时令未到和太过是怎麽回事?

老师回答说:这是讨论时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讲太过、不及等几个反常情况,属于异常气候,并且都会影响人体而引起疾病。举例来说,冬至之后六十天,正当雨水节是少阳当令的时候。少阳为一阳,阳气开始生长,天气变暖和属正常气候。但是还没有到雨水,气温已经温暖,就是“未至而至”。如果在此期间气候尚未温和,就叫“至而不至”,如果气候在此期间仍是严寒,就叫“至而不去”。如果雨水期间气候像五六月一样炎热,谓--太过,叫“至而太过”。


29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烹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热极伤络。汉.张仲景

注释:雾露之邪,性轻清上扬,其伤害多在人体上部;湿邪重浊下沉,其伤害多在人体下部;风邪散漫,多伤人肌表;寒邪紧束,多伤于里;饮食之邪,从口而入,多损伤脾胃,而为宿食。

上述五类邪气伤人,以类相从,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风为阳邪,多在上午伤人;寒为阴邪,多于日暮伤人;湿性重浊,多伤于人体下部;寒邪伤人则使脉紧急;雾露之邪易伤皮肤肌腠,湿浊邪气易于流注关节;

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所以饮食不节,容易损伤脾胃。经脉在里属阴,络脉在外属阳,寒邪归阴,所以“极寒伤经”;热邪归阳,所以“热极伤络”。

30 、师曰: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
汉.张仲景

注释:老师说:五脏患病以后,如果得到对病情适宜的饮食居处,就会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痊愈。五脏患病以后,如果给予那些所厌恶、不喜欢的东西就会加重他的病情。病人平素本来不喜欢某种食物,患病以后却突然想吃这种食物,这是因为脏器被邪气所改变,食后必定助长邪气而导致发热。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经典名句(10
闻而知之者,谓之圣。我们平时要保持清净心,静能生慧
张仲景的脏腑经络脉证,干货都在这里了!
金匮悬解卷一 黄元御医学大全
日志 - [中医护病]
色诊面色总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