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诗词题库(27)

每次十道题,帮助更好的理解古诗词。

第一题:“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描绘的是哪张花含苞待放的样子?()

A 海棠花 B 石榴花 C 桃花

答案:A

解析:

这首诗的题目就是《同儿辈赋未开海棠》,是金朝元好问的作品,“枝间新绿一重重, 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翻译过来就是“海棠枝间新长出的绿叶层层叠叠的,小花蕾隐匿其间微微泛出些许的红色。一定要爱惜自己那芳香的心,不要轻易地盛开,姑且让桃花李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吧。”公元1240年金灭亡,暮年的元好问回到故乡,过着与世无争的遗民生活。诗人创作这首诗是要表达虽觉已无能周济天下,只能坚守自已节操,独善其身的处世态度。

第二题:“长舌之妇”常用来指多嘴多舌、喜欢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的女人。请问,它是由哪部作品的诗句演化而来?()

A 《诗经》 B 《楚辞》 C 《古诗十九首》

答案:A

解析:

“长舌之妇”出自《诗经·大雅·瞻卬(áng)》:“妇有长舌,唯厉之阶。

第三题:“风花雪月”中文人雅士特别钟情于“月”,月亮在诗词中有很多代称,请问,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月亮的代称?()

A 寒蟾 B 素魄 C 东君

答案:C

解析:

【太阳的别称】

白日:太阳。唐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赤乌:代指太阳。唐 白居易《劝酒》“天地迢迢自长久,白兔赤乌相趁走。” 清 赵翼《毒暑》“毒暑今年甚,当空煽赤乌。”

金乌:古代神话传说太阳中有“三足乌”,因用为太阳的代称。 唐李涉《寄河阳从事杨潜》“金乌欲上海如血,翠色一点蓬莱光。”

大明:指日或月。日:唐 白居易《为宰相贺赦表》“大明升而六合晓,一气熏而万物春。” 宋 文天祥《发火精:太阳。 李白《上云乐》“云见日月初生时,铸冶火精与水银。”

火轮:太阳。韩愈《桃源图》“夜半金鸡啁哳鸣,火轮飞出客心惊。”

金轮:喻太阳。北齐 萧悫《和崔侍中从驾经山寺》“云表金轮见,岩端画栱明。”

九阳:太阳。《后汉书·仲长统传》“沆瀣当餐,九阳代烛。”

六龙:指太阳,神话传说日神乘车,驾以六龙,羲和为御者。 王安石《休假大佛寺》“六龙高徘徊,光景在我裳。”

乌轮:太阳。苏轼《辨道歌》“乌轮即晚蟾影斜,吾时俱覩超云霞。”

东君:太阳神名,亦指太阳。司马贞索隐引《广雅》:“东君,日也。”

【月亮的别称篇】

(1)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如:

夜光何德,死则又盲?(《楚辞·天问》)

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植《赠徐干》)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2)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如:

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何景明《对月》)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塞下曲》)

(3)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如:

团团冰镜吐清辉,今夜何如昨夜时。(孔平仲《玩月》)

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月》)

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李商隐《碧城》)

玉轮扎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 (李贺《梦天》)

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王昌龄《春宫曲》)

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苏轼《宿九仙山》)

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

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 。(陆游《月下作》)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李贺《南园》)

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白居易《三月三日》)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4)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如: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唐·方干《月》)

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沙窗兔魄低。(元·范椁《赠郭判官》)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双桥·中秋》)

(5)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帐幕遮银阙。(辛弃疾《满江红·中秋》)

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江总《答王均早朝守建阳门开》)

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卢照邻《江中望月》)

(6)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如:

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张正见《薄帷鉴明月》)

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终南山义谷铭》)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苏轼《念奴娇·中秋》)

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沈约《登台望秋月》)

(7)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残娥、姱娥、娥月、娥影、娥灵……“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如:

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范成大《枕上》)

引玄免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谢庄《月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李郢《中元夜》)

(8)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宫、蟾阙、蟾光、蟾彩……如: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李白《初月》)

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方干《中秋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李贺《梦天》)

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李商隐《燕台诗·秋》)

孤蟾久未上,五写不成归。(宋·司马光《停月亭》)

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方复回。(刘商《胡笳十八拍》)

在以上四个系列别称之外,还有由“兔”、“桂”、“蟾”等并列而成的新的别称: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如:

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罗隐《旅梦》)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9)传说为月亮驾车的神叫“望舒”,月神名叫“结鳞”(又叫'结璘'),月中的五夫人名“月魂”,月亮的归宿处为“月窟”,月亮中有宫殿名叫“广寒宫”,”顾搜“也是月亮的雅称……如: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鲍溶《宿水亭》)

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曹丕《在孟津》)

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杜甫《瞿塘怀古》)

阳鸟未出谷,顾搜半藏身。(李白《上乐云》)

(10)古人认为,月为阴气之精,日为阳气之精,故以“阴”、“阳”分别指月、日,由此产生了月亮的一系列别称: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精、阴兔、阴魄……如: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张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马戴《中秋月》)

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宋·毛滂《诉衷情》)

第四题:古代通讯不发达,出门在外全靠书信往来。请问,下列选项哪一个不是诗词中对书信的称呼?()

A 雁字 B 尺素 C 洒金笺

答案:C

解析:

“雁字”在中国古代常与“鱼书”指代书信,比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尺素”指小幅的丝织物,如绢、帛等。也可指书信。汉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洒金笺”:古时,制作宣纸时,为了美观,会在纸上用胶粉加上金银粉或金银箔,制成后会在彩色粉蜡笺上看见点点金银粉或块块金银箔形成,称“洒金银五色蜡笺”,也就是“洒金笺”。

第五题: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怕有渔郎来问津”中的“津”指的是什么?()

A 大海 B 渡口 C 湖泊

答案:B

解析: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津”指的也是“渡口”。

谢枋得的这首《庆全庵桃花》中说“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是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这里是指的桃花源的典故,桃花源的出处一说是在湖南常德,另一种说法是在江西九江的庐山。

第六题:成语”飞扬跋扈“出自《北史‧齐高祖记》。请问,杜甫的诗句”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中的”飞扬跋扈“形容的是谁?()

A 曹操 B 李白 C 王翰

答案:B

解析:

这首诗出自杜甫的《赠李白》(七绝)“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天宝三载(744)四月,33岁的杜甫与被唐玄宗赐金放还的李白在洛阳相识。第二年秋天,二人鲁郡相别,杜甫写下了这首赠诗,表达了岁好友李白的情深厚谊。

第七题:元好问是在几岁写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A 16岁 B 26岁 C 56岁

答案:A

解析:

金章宗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年仅16岁的青年诗人元好问,在赴并州应试途中,听一位捕雁者说,天空中一对比翼双飞的大雁,其中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年轻的诗人便买下这一对大雁,把它们合葬在汾水旁,建了一个小小的坟墓,叫“雁丘”,并写《雁丘》辞一阕,其后又加以修改,遂成这首著名的《摸鱼儿· 雁丘词》。

第八题:杜牧的《赠别》“豆蔻梢头二月初”诗中的女子大概多少岁?()

A 十一二岁 B 十三四岁 C 十五六岁

答案:B

解析: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所以答案是B。

豆蔻年华,汉语成语,意思是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出自唐·杜牧《赠别》诗。

第九题:“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出自故事《言志》,请问,这位放荡不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作者是谁?()

A 唐伯虎 B 郑板桥 C 龚自珍

答案:A

解析:

唐伯虎于公元1499年(明孝宗弘治十二年)因参与泄题事件,被弘治皇帝革去功名,案情查实,被安排去浙江做一名小吏,唐伯虎表示“士也可杀,不能再辱”,断然予以拒绝回家。回到家里,却遭到了家人的白眼,为此唐伯虎与兄弟分家。于是在唐伯虎后半生二十余年时光,虽然功名未就,但自适的志趣,卖书画为生的生活方式,给他带来了人格的独立,故有感做此诗向世人言志。

唐伯虎《言志》“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第十题:成语“炙手可热”出自杜甫的诗句“炙手可热势绝伦,慎莫近前丞相嗔。”用来形容某位妃子得宠鸡犬升天,请问,这位妃子是谁?()

A 陈阿娇 B 赵飞燕 C 杨贵妃

答案:C

解析:

杜甫的这篇《丽人行》大约作于天宝十二载(753年)春,讽刺杨国忠兄妹骄奢淫逸。唐代自武后以来,外戚擅权已成为统治阶层中一种通常现象,他们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利益集团,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这也是后来酿成安史之乱的主因。杨国忠于天宝十一载(752)十一月拜右丞相兼文部尚书,势倾朝野。杜甫借诗加以讽刺,更是对当权者敲响了警钟。

备注:题目主要参考中华好诗词,解析由xixima提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秋古诗词60首
描写月亮从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70首经典古诗词
月亮的别称
古诗词中的数学
《无锡(260)近代楹联名家集》之钱泳(十四)
36句“雁”古诗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