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探微(262):示我周行——释“示”

朱英贵

《诗·小雅·鹿鸣》有云:“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诗句的意思是:人们对我那么友好,给我指示大路的方向。这里的“示”是我们今天常用的指示的意思。然而,“示”字最初的意思应该是指祭祀自然神(土地神)的神主,后来也可用作祭祀祖先神灵的神主,这样的造字本义需要从它的甲骨文字形来加以印证。

一、“示”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示”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示”字的甲骨文为独体象形字,对其所象之形有几种不同的解释:通常的观点认为是象一个摆放祭品的石桌之形,下面一块石头作为底座,上面一块平板石头作为桌面,整体是一个石桌的形象。甲骨文的“示”字有几种不同的字形,有的形象地画出构成底座的石块和作为桌面的石板,有的只勾勒出简单轮廓,有的在桌面上多加一条横线表示摆放的祭品,有的则没有表示祭品的摆放,有的还在支撑底座两侧有添加线条。

“示”字的金文形体也是独体象形字,只有构成底座的石块和作为桌面的石板。小篆字形有所规范与线条化,已经跟现代汉字的“示”字相差无几了,可见现代隶书与楷书的“示”字是在小篆字形基础上经过隶变与楷化演变而来的。

 原始供桌示意图

另一种观点是陈梦家的《殷墟卜辞综述》认为“卜辞的示字应是石主的形象。”所谓“石主”就是立一块特定的石头代表祖先的灵魂,子孙以其为“主”。姜亮夫在《汉字结构的基本精神》一文中认为:“大概是立这样一块石(或树木)为祖先灵魂讬居之所,子孙各输血其上(即两侧之点形),则祖先灵魂即依凭之矣。”

 供桌与神主牌位

还有一种观点根据《淮南子·齐俗》中的记载:“有虞氏之祀,其社用土。……殷人之祀,其社用石。”即根据殷代的习俗,用石块作土地神的牌位,“示”字象供祭祀用的土地神牌位之形。

 先民祭祀遗址的神主石

根据上面对“示”字字形含义的三种代表观点的解读,似觉各家的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故应取综合观点为宜,即“示”字的本义是指祭祀自然神(土地神)和祖先神灵的石质神主,也可以表示供奉神主的祭桌。可以说,“示”字最初是表示神主的(没有上边的一横的字形),后来将神主象征物摆放于祭桌之上(后来由石质的神主演变为木质的神灵牌位),于是“示”字的下部就演变为祭桌的形象了,而神主的形象则用简单的一横来表示了,这桌面上多加一条横线并非是表示摆放的祭品,而是代表神主的形象,我们可以看到另外一些会意字,例如“祭”字,还可以在“示”之上添加摆放的祭品,由此可以为证。

《说文解字》卷一示部:“示,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从二(二,古文上字)。三垂,日月星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示,神事也。凡示之屬皆从示。”

依据《说文》的解释,“示”也是属于敬神活动的标志(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这样的解释基本接近造字的本意,但许慎将“示”的字形解作“从二,三垂,日月星也。”即是说“示”是由两横三竖构成的,而对这两横三竖含义的理解似有所牵强,许慎所说的“二”并不是表数字的,而是“上”的古文字形,“从二”即跟上天有关的意思,“三垂,日月星也”的意思是两横下面的三竖代表天上的日月星辰,还是跟上苍与天神有关,这样一来就忽略了“示”字的独体象形特点。

二、“示”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示”最初的意思应该是指祭祀自然神(土地神)的石质神主,后来也可用作祭祀祖先神灵的神主,例如:“大宗伯之职,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礼。”(《周礼·春官·大宗伯》)在这段话中“示”与“地”连用,可见“示”表示土地神,与“祇”同义,“祇”是后起的形声字(从示氏声)。《说文解字》卷一示部“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从示氏聲。”可见,“示”字当为“神祇”的“祇”字的初文。

“示”字由神主的初文之义可以产生如下一些引申义:

其一,表示告诉,告知。例如:“示,语也,以事告人曰示也。”(《玉篇》)再如:“怀瑾握瑜兮,穷不知所示。”(《楚辞·九章·怀沙》)王逸注:“示,语也。”又如:“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战国策·秦策》)高诱注:“示,语也。”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两种意思:

一是表示指示,教导。例如:“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诗·小雅·鹿鸣》)再如:“国奢则示之以俭,国俭则示之以礼。”(《礼记·檀弓下》)又如:“夫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汉·桓宽《盐铁论·本议》)

二是表示示意,暗示。例如:“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记·项羽本纪》)

其二,表示垂示。在古人的意识中,祭祀活动的目的是得到“天垂象,見吉凶,所以示人也”(《说文》),故可引申为“垂示”的意思。例如:“示,垂示。”(《广韵》)再如:“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周易·系辞下》)这里表达的意思是,易之所作,就是垂示人易简的道理的,乾卦垂示人易的道理,坤卦垂示人简的道理。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两种意思:

一是表示显示,表示。古人认为,通过祭祀活动,神主可以显灵,故“示”又可引申为显示的意思。例如:“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礼记·仲尼燕居》)再如:“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如:“临当背面时,裁诗示缱绻。”(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

二是表示给人看,把事物摆出来或指出来给人看。例如:“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书·武成》)再如:“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又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美人及左右。”(《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又如:“璧有瑕,请指示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其三,表示文告,告示。例如:“那看的人虽如人山人海,好在国王久已出示,毋许驱逐闲人,悉听庶民瞻仰。”(清·李汝珍《镜花缘》)再如:“自十五日至二十日,王与总督猜嫌益甚,阖城人无不料其相并。制府出示安民,谓朝廷虑海疆多事,靖南王免撤,今方同心共事,尔民毋得惊疑。王府出示亦如之。”(《圣武记》卷二附清许旭《闽中纪略》)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两种意思:

一是表示泛指命令、指示。例如:“戏子们请老爷的示:还是伺候,还是回去?”(清·吴敬梓《儒林外史》)

二是表示对别人来函的敬称。是用于对他人信函、告白、批答等的敬语,例如:来示,惠示,赐示等。再如:“稿本应否寄回,候来示照办。”(鲁迅《书信集·致陈君涵》)

根据上面对“示”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示”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三、含有“”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示” 字在常用成语中的文化含义大致有四类:

其一是表示显示的意思例如:“不甘示弱”意思是不甘心显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又如:“示贬于褒”,在褒奖中显示否定之意,意谓寓批评于表扬。

其二是表示给人看的意思例如:“蒲鞭示辱”,对有过错的人用蒲做的鞭子抽打,只是向人表示他有过错,为了使他感到羞耻,并不使他皮肉受苦,旧时用于宣扬官吏的所谓宽仁。

其三是表示命令、指示的意思例如:“发踪指示”,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明并示意猎狗追杀,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其四是表示文告、告示的意思例如:“安民告示”是指安定人心的文告,现在也指把要商量的或要办的事情预先通知大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细说汉字:有福同享——说“享”(亯)
汉字探微(162):尸位素餐——释“尸”
《说文解字》第七课:在汉字里,到处都是对祖先和神明的尊重
汉字历史——祭祀篇(示)
浅析“示”部字与祭祀文化
如何解析“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