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探微(302):介甲而驰——释“介”

本文约7390字,阅读约需要15分钟

(本号逢双日更新,敬请关注)


汉字探微

(302)

介甲而驰——释“介”

朱英贵

一、“介”字小引

有人根据《史记·韩非子列传》所载:“急则用介胄之士。”认为“介胄”即“甲胄”,“介”、“甲”二字同源,“介”就是“甲”。也有人根据《左传·成公二年》所载:“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认为“介马”就是给马穿上铁甲,并引杜预注:“介,甲也”为证。同样,还有一个成语“介甲而驰”,语见《宋史·文苑传三·路振》:“冰霜凄凄,介甲而驰。”通常的解释也认为“介甲”就是“披甲”。可见“介”就是“甲”。

那么,“介”和“甲”真的就是同一个事物的不同称呼吗?恐未必然。上古时代的甲衣不是像后来的铠甲一样用金属甲片连缀而成,而是用犀牛等猛兽的皮做成革后再制成甲衣。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皮甲胄就是这样制作的。《楚辞·国殇》:“操吴戈兮披犀甲”,说明当时的甲衣确为犀牛等野兽的皮革制成。那么是否每一个参战的士兵都能穿上这样的甲衣呢?也很难说,因为从制作甲衣的材料来看,其成本还是很高的。强国的军队也许能够做到,至于弱小的国家,领军的将领和为首的兵士身披甲衣是没有问题的,而大量的兵士又如何护身呢?那就是用“介”。可见“介”应该是与“甲”不同的另一类轻型护身装束,我们不妨将其称之为“裹甲”,它应该是属于“布甲”范畴的“练甲”。

如果再换一个角度来看,即便是身着铠甲的将士也同样需要“介”,因为铠甲虽坚硬但不灵活,它只适合于保护躯干的胸腹部(有时连及双股)而不适合穿著于四肢(特别是小臂与小腿),因此,不妨说“介”是用来保护四肢的裹甲。下面我们来讨论“介”字的形义联系。

二、“介”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若想了解“介”字的构字理据,不妨先来看看它的甲骨文形体构造(参见下图):

 “介”字的甲骨文形体

从上图可以看出,甲骨文“介”字的主体部分是一个侧面人形(朝左朝右均可),在侧面人形的两侧有一些数目相等且相对对称的竖点,以每侧各一个点或者各两个点为常例,也有个别字形两侧点数不等且不对称的。两侧的竖点多数是位于人体躯干下部,也有少数形体的小点位于人体躯干上部或者上下部都有的情形。那么这些小点表示什么含义,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这表现的是武士铠甲的甲片,于是认为“介”字跟“甲”字都有铠甲之义,只是各自的构字理据略有差异。

拙论认为,“介”字跟“甲”字不仅是构字理据不同,它们的初文本义也是迥然有别的。“介”字的甲骨文为独体象形字,属于象形造字法中的依附象形,要表现的是武士身着的护身裹甲,中间为侧面人形,人体两侧的小点表现的是贴身的裹甲。如果说铠甲主要是用来保护躯干,那么裹甲则主要是用来保护四肢。两侧的竖点多数是位于人体躯干下部,这表现的是保护下肢的裹甲,可能类似于今天的绑腿之类;也有少数形体的小点位于人体躯干上部,那表现的是保护上肢的裹甲,可能类似于今天的护腕、护臂之类。人体两侧的小点位于下部的居多,是因为军士经常在草莽中行走,下肢更需要保护。下面再来看看“介”字的字形演变情形(参见下图):

“介”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从上图可以看出,“介”字的金文形体跟甲骨文的构字理据是一致的,只是它的侧面人形不是直立的而是采用蹲踞式的形态。战国文字的楚国与秦国大篆也是对甲骨文、金文的直接继承,直至说文小篆的构字理据都还是跟“介”字的初文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介”字的小篆字形是在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的基础上加以规范而成的。小篆形体经过隶变与楷化之后,即为现代楷书的“介”字,可见“介”上部的“人”即为古文字形体的侧面人形,下部的竖撇与竖则是由两侧表示裹甲的小点演变而成。

综上所述,拙论认为“介”字的造字本义应当是古代武士身着裹甲。可是《说文解字》卷二八部却是这样解释的:“介,畫也。从八从人。人各有介。”许慎将“介”的构字理据解读为“从八从人”的会意字,将其字义释为“画也”,意思是指画出来的界限,“人各有介”的意思应该是人与人之间都各有界限。如此说来,“介”字当为“界”的本字,其“从八从人”会意的说法似乎是在印证“介”有分界的意思,因为“八”有分开的含义,但从甲骨文的字形来看,人形以外的部件多为四点,个别字形有两点的只是简省写法,而许慎依据篆文解意,人形两边各有两画,似乎像“八”,如果许慎见过甲骨文恐怕也不会说是“从八从人”了,可见《说文》对“介”字的解释与造字本义不合。

清·席世昌《席氏读说文记》认为“介”字的本义当为铠甲,后世学者多从其说,但在古代文献中将“介”译作铠甲并不完全顺畅,这不能不令人生疑。研究甲骨学的“四堂先生”之一的罗振玉(雪堂)在《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中认为:“象人著介形”,这话说得应该不错,“介”字确实“象人著介形”,但“介”究竟为何物呢?罗氏仍然语焉不详。事实上,古代的护甲应该有两类:一是铠甲,用若干块厚实的动物皮革或金属片连缀而成,用以保护躯干、上臂和大腿;二是裹甲,用麻葛等材料编织而成,用来缠裹在身体四肢等处的某些局部位置。

依“介”的甲骨文字形来看,人形前后的四点并不相连,可见其应该属于分别作用于局部的裹甲一类,诸如介腿(绑腿)、介腕(护腕)、介腰(腰带)等,这些裹甲是属于“布甲”范畴的“练甲”,主要是用来保护四肢的。虽然“介”不能像“甲”那样防护重兵器伤害躯干,但也可以在行军打仗过程中起到保护身体四肢的作用,故“介”字的构字理据应当是古代武士的裹甲。

三、“介”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介”字的构字理据是指古代武士身着裹甲(动词义)或者武士身着的裹甲(名词义)。例如:“宽则宠名誉之人,急则用介胄之士。”(《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这里的“介胄之士”应为身着裹甲和头盔的兵士,“介”字有身着裹甲的动词义。再如:“敖少以武勇闻,好被介拥剑,横行江淮。”(清·陈梦雷《解介士传》)此处的“好被介拥剑”应为喜好披介带剑,“介”字有裹甲的名词义。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一定要将“介”解释为裹甲而不是一般的铠甲?因为“介”字有着众多纷繁的引申义,只有将其源头理解为裹甲或绑缚裹甲之义,才可以顺理成章地理清字义发展脉络,如果将其本义理解为铠甲之义,那么它的许多引申义将会缺少滋生演变的根据。试想,“介”(裹甲)的外面还可以穿军衣,披铠甲,“介”位于内部身体与外面的甲衣之间,故可引申为居中或隔开的意思,例如:“介居二大国之间。”(《左传·襄公九年》)又如:“前乡崧高,后介大河。”(《汉书·翼奉传》)我们今天说的介绍或者中介的“介”都是居中的意思,而古人说的介绍或者中介的“介”都含有隔开的意思。再拿汉语语词中的“介词”这个词类来看,一方面,汉语的“介词”是将名词介绍给动词的词,它居于名词与动词之间;另一方面,汉语的“介词”也是将名词与动词“隔开”的词。还有汉语语音中的“介音”这个音素,一方面,汉语的“介音”是将韵母介绍给声母的音素,它居于声母与韵母之间;另一方面,汉语的“介音”也是将声母与韵母“隔开”的音素。

下面,我们是来罗列一下“介”字的各种直接引申义和间接引申义:

其一,指称甲士(披甲的武士)。这个自不必说,因为裹甲也是“甲”,身着裹甲的士兵自然也是“甲士”。例如:“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左传·宣公二年》)杜预注:“灵辄为公甲士。”

其二,表示使披甲。这是“介”的动词用法。例如:“汴士素骄怙乱,尝介勇士伏幕下,早暮番休,晋一罢之。”(《新唐书·董晋传》)其中的“介勇士”意谓使勇士披甲。

由此又可引申表示绑缚的动作。例如:“季氏介其鸡。”(《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其三,指绑缚在战马身上的保护性装置。这个也好理解,就是使马披甲。例如:“清人在彭,驷介旁旁。”(《诗·郑风·清人》) 孔颖达疏:“介是甲之别名。”高亨注:“介,甲也。此指马披甲。”

因为裹甲是绑缚于人体之上的,故可引申为在战马身上绑缚装备也叫“介”,例如:“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左传·成公二年》)

其四,表示居间,处于二者之间。这正是裹甲区别于铠甲的独特属性。例如:“天祸郑国,使介居二大国之间。”(《左传·襄公九年》)杜预注:“介犹间也。”再如:“(邹阳)上书而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王国维《观堂集林·汉郡考上》:“汉初置燕国,当仍其旧,而涿郡之地介居《汉志》之广阳、河间二国间。”又如:“不过这是不常有的,常有的却是灰暗得像烟一般的云和雾,及介在云雾之间的一类气氛。”(萧军《羊·羊一》)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界限,边界。于是,“介”又可由隔开的意思引申出界限、边界的意思,这种边界的意思正是《说文》所解之义(介,画也)。例如:“哀州土之平乐兮,悲江介之遗风。”(《楚辞·九章·哀郢》)再如:“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后汉书》)“朱介”指红色边框。又如:“昔秋寓江介,兹春客河浒。”(南朝·宋·鲍照《代棹歌行》)

二是表示间隔,隔开。例如:“前乡崧高,后介大河。”(《汉书·翼奉传》)颜师古注:“介,隔也。”

三是表示挑拨离间。例如:“范雎,魏之亡命也,折胁摺髂,免于徽索,翕肩蹈背,扶服入橐,激卬万乘之主,介泾阳,抵穣侯而代之,当也。”(《文选·扬雄〈解嘲〉》)李善注:“介者,间其兄弟使疏也。”

四是表示介绍。例如:“郭林宗始入京师,时人莫识,融一见嗟服,因以介于李膺,由是知名。”(《后汉书·符融传》)再如:介函(介绍信)。

五是表示凭借,依赖。例如:“介人之宠,非勇也。”(《左传·文公六年》)杜预注:“介,因也。”再如:“欲介汉使者权,谋诛嘉等。”(《资治通鉴·汉武帝元鼎五年》)又如:“图画洲岛形势,地方虚实,进兵机宜,介以献制府,可就大喜。”(清·魏源《圣武记·附闽中纪略》)

其五,表示辅佐,辅助。这也是裹甲所具有的属性。“介”是绑缚于身体之上以防止伤害的装束,对保护身体有辅助作用,故可引申为辅佐、佐助的意思,例如:“神之听之,介尔景福。”(《诗经·小雅·小明》)郑玄笺:“介,助也”。再如:“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豳风·七月》)郑玄笺:“介,助也”。又如:“既艰其生,又不介之寿。”(宋·曾巩《仙沅县君曾氏墓志铭》)又如:“介宾”是指古代行乡饮酒礼时辅佐宾客的人。“介爵”是古代酒器名,供辅宾者饮用。《礼记·少仪》:“介爵、酢爵、僎爵,皆居右。” 郑玄注:“三爵皆饮爵也。介,宾之辅也。”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副职,副手。例如:“滕成公之丧,使子叔敬叔吊,进书,子服惠伯为介。”(《礼记·檀弓下》)再如:“及鲁侯至,仲孙衊为介。”(《国语·周语中》)

二是指传宾主之言的人。古时主有傧相迎宾,宾有随从通传叫“介”。例如:“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礼记·聘义》)再如:“白闻士无介不见,女无媒不嫁。”(《孔丛子·杂训》)又如:“湖州潘进士立亭……《偶成》云:'静士难为介,静女难为媒。’”(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九)

三是表示送信或传递消息的人。例如:“春秋聘繁,书介弥盛。”(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范文澜注:“书介,犹言书使。”再如:“延寿之将行也,其室王氏勉延寿曰:'愿日致一介,以宁所怀。’一日,介不至。王氏曰:'事可知矣!’”(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六)又如:“开封尹宋乔年不能诗,密走介求援于其客周子雍。”(宋·洪迈《容斋四笔·大观元夕诗》)

其六,指鳞甲。“介”的字义被移用到动物身上便引申出鳞甲的意思,因为鳞甲保护动物有类似于裹甲的功用。例如:“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廿一回)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指有甲壳的虫类或水族。我们平常说的介壳的“介”就应当是指有甲壳的贝类而言。例如:“测潜鳞,踵介旅。”(《后汉书·马融传上》)李贤注:“介谓鳞虫之属也。”

二是指虫类冬眠时形成的保护状态。例如:“一曰孟冬之月……其虫介。”(《吕氏春秋·孟冬》)高诱注:“介,甲也。象冬闭固,皮漫胡也。”毕沅注:“皮漫胡,谓皮长而下垂,亦似闭固之象。”

三是表示坚实,坚贞。例如:“介于石,不终日,贞吉。”(《易·豫》)其中介石的“介”指坚贞,谓操守坚贞胜过磐石。整句引文的意思是:德性坚贞胜过磐石,不等一天终结就悟出过分欢悦之患,占问定获吉祥。

由此又可引申出坚定耿直的意思。因为身着裹甲的“介士”坚定耿直,故“介”又有坚定耿直的意思。例如:“介然守节,以故斥逐就国。”(《汉书·傅喜传》)其中的“介然”为坚定不移的样子。再如:“庸臣遇汤,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汉书·陈汤传》)其中的“介然”意谓耿耿于怀。又如:“不溺於俗,孤騫介峙。”(宋·王安石 《祭陈浚宣叔文》)其中介峙的“介”指坚定耿直,“峙”指不动摇,形容耿介坚定,不可动摇。

其七,表示接近,逼近。因为裹甲有接近人体的属性,故可引申为接近、逼近的意思。例如:“逼介之关,暴征其私。”(《左传·昭公二十年》)再如:“其远之何也?不以难介我国也。”(《谷梁传·文公十五年》)范宁注:“介犹近也。”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表示停止,止息。例如:“黍稷薿薿,攸介攸止,烝我髦士。”(《诗·小雅·甫田》)郑玄笺:“介,舍也。”

二是表示留存,在乎。例如:“视蚊虻之过前兮,曾不介乎心思。”(宋·秦观《黄楼赋》)再如:“俄,晏与十娘并出,似无所介于怀。”(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粉蝶》)又如:“爹,您千万别介他的意。”(曹禺《北京人》第一幕)

三是在古戏曲剧本中,用为提示角色表演动作时的用语。例如:“末扶起介。”(明·高明《琵瑟记·南浦嘱别》)再如:“丑进见生跪介。”(清·洪升《长生殿·定情》)

其八,表示单独,独个。“介”字为什么会有单独、独个的意思,这恐怕是跟它的居间、处于二者之间的意思有关,意谓既不属于此也不属于彼。例如:“将军今以三千人下赵数十城,独介居河北,不王无以填之。”(《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再如:“然自君临万宇,介在民上。”(南朝·梁·任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又如:“或与乳妪介处,则怪复至。”(宋·洪迈《夷坚丁志·海门盐场》)

由此又可引申出如下几种意思:

一是兽无偶称为介。例如:“夫函车之兽,介而离山,则不免于罔罟之患。”(《庄子·庚桑楚》)再如:“物无耦曰特,兽无耦曰介。”(《方言》第六)

二是表示独足。例如:“公文轩见右师而惊曰:'是何人也?恶乎介也?’曰:'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天之生是使独也,人之貌有与也。以是知其天也,非人也。’”(《庄子·养生主》)陈鼓应注:“介,指一足……林云铭获说:'介,特也。特足故谓之介。’”

三是指独特的节操或行为。例如:“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孟子·尽心上》)再如:“时来之机,悟先于介石,纳隍之诫,援于生民。”(《宋书·卷六七·谢灵运传》)此中的“介石”形容坚定不拔,操守坚贞。又如:“持介行者不周世缘,务独立者不协众志。”(清·王士禛《池北偶谈·在疚记》)其中介行的“介”指坚定耿直,“行”指品行,“介行”坚定耿直的操守。

四是指孤傲特异。例如:从父桢……门无宾谒,时讥其介。”(《新唐书·孔若思传》)再如:“马素介,闻陶言,甚鄙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黄英》)

其九用作量词(含弱小、微不足道之意)。例如:“一介书生”、“一介武夫”。“介”字的用法很多,互相之间都有些或多或少的联系,只是用作量词的“介”,因其略含渺小之义,似乎是应该从“鳞甲”的含义引申而来,因为动物的鳞甲是细小的;当然也有人将其看作是借作“草芥”的“芥”,类似的用法还有:“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战国策·齐策四》)

根据上面对“介”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介”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介”字文化含义的相关词语

“介”字在成语中的含义丰富多样,至今对有些词语的解释还有争议,下面试作一些解析,以求切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七种情形:

其一是指武士的裹甲。例如:“介胄之士”,“介”指身着裹甲,“胄”指戴着头盔,语见《史记·绛侯周勃世家》:“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其二是表示间隔或居于期间的意思。例如:“介然于怀”,“介”是间隔的意思,形容有重重心事居于心怀之中不便表达。“何足介意”,“足”是居于期间的意思,“介意”指在心中产生隔阂,意思是:怎么能让互不理解的意念居于期间呢?意思是没有必要放在心上。语本出自《后汉书·度尚传》:“所亡少少,何足介意!”“介入其事”,“介”是居于期间的意思,意谓进入事件之中进行干预。

其三是表示绑缚、披挂的意思。例如:“介甲而驰”意谓给马披挂上裹甲奔驰而去。语见《宋史·文苑传三·路振》:“冰霜凄凄,介甲而驰。”

其四是单独指代辅助者或卫士。例如:“王以为介”意思是国王以之为重要的辅佐官员(辅相)。语见《左传·成公十三年》:“孟献子从,王以为介而重贿之。”“与为公介”,“与”是参与的意思,“介”指侍卫者,古代的卫兵都要身着裹甲,这里的意思是成为公的卫兵。语见《左传·宣公二年》:“既而与为公介,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

其五是表示庄重正经的意思。例如:“介然不动”,“介”是庄重、正经的意思,形容庄重执着的样子。“煞有介事”,“介”是庄重、正经的意思,指大模大样,好象很了不起的样子,也指装模作样,活象真有那么一回事似的。

其六是指有鳞甲的动物。例如:“常鳞凡介”指一般的有鳞甲的动物,如鱼类、贝类等,借以比喻平凡的人。“介潭生龙”,古代传说“介潭”是有鳞甲动物的生成之所。语见《淮南子·墬形训》:“介潭生先龙,先龙生玄黿,玄黿生灵龟,灵龟生庶龟;凡介者生於庶龟。”“隐介藏形”,“介”指鳞甲,意谓隐藏形体,使人看不见。语本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

其七是表示微小细末的意思。例如:“纤介之失”,“纤介”指像纤维和草芥那么细微,借指很小的过失。语见汉·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春秋记纤介之失。”“一介不取”,“一介”指一片鳞甲,形容微小,意谓一点儿小东西也不拿,形容廉洁守法,不是自己应该得到的一点都不要。源自《孟子·万章上》:“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相关链接:

      汉字探微(301):丢盔弃甲——释“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古代铠甲里面的高档产品: 鱼鳞铠
汉字探微(301):丢盔弃甲——释“甲”
又双叒叕的读音和意思!数清楚有多少个“又”了吗?
炅的解释|炅的意思|汉典“炅”字的基本解释
汉武帝时代中国军队装备有多强?
擒贼先擒王,宋代以前战场挣军功的必备技能,竟然是看铠甲辨BOSS?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