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蒋士铨家事(八)辞官的谜团
userphoto

2023.09.09 江西

关注


如果从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四月殿试后,蒋士铨授庶吉士算起,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八月,蒋士铨辞职为止,他在翰林院实际任职七年四个月。蒋士铨的忽然辞职,连他最好的朋友赵翼都不赞同。赵翼的《瓯北集》卷十《后园居诗》第十首诗就直截了当地批评了蒋士铨“太孟浪”和不“自量”:

吾友蒋心余,才志并激宕。

......

官去贫难归,毋乃太孟浪。

书生命本薄,作事须自量。

得官藉饘粥,全家饱禄养。

……

书因乞米修,钱待卖文偿。

以口腹累人,吾气仍不壮。

托命于君父,终胜门户傍。


只有真正的诤友,才会这样不留情面地指责:你才高志大,不受约束;但是全家人的温饱你应该负责任吧?
那么,蒋士铨自己是怎么说明他辞职的理由的呢?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蒋士铨正好是不惑之年。蒋士铨这一年的《行年录》有这么一段话:
“裘师颖荐予入景山为内伶填词,或可受上知,予力拒之。八月,遂乞假去,画《归舟安稳图》 。”
裘师颖即裘日修,是蒋士铨的江西同乡,时为工部侍郎,以治水有方深得乾隆器重,所荐之事当非虚妄。景山在颐和园内,那里有宫廷的戏班子,蒋士铨是当时最有名的作曲词的高手,给戏班子写唱词,当然得心应手。裘日修也是好意,建议蒋士铨为优伶填词,这样可以引起皇帝的注意和赏识,这对仕途的升迁肯定有好处。但裘日修对这位江西老乡还是了解不够。
他的好友袁枚评价蒋士铨“遇不可于意,虽权贵几微不能容。”
金德瑛这样评价他:“生平无遗行,志节凛凛,以古丈夫自砺。”
这样性格之人,岂会做趋炎附势之事?
裘日修是江西新建人,清代的名臣,文学家和水利专家,晚年任《四库全书》馆总裁,他曾经多次向乾隆皇帝推荐彭元瑞和蒋士铨,并不是势利小人。他非常欣赏老乡蒋士铨的才华,两人关系非常密切。裘日修死后,家人请蒋士铨为作墓志铭,蒋士铨欣然接受,并且对他推崇备至,可见友情之深。我看,裘的好言相劝,这只能说是导火线,蒋士铨的辞职之念,在与金德瑛的对话中说得明明白白。
蒋士铨曾经很激动地对金德瑛说:“我是一个穷困的书生,有幸担任官员的侍从,我心想还是到乡下去当老师更适合我;我的母亲也不习惯低三下四的生活。明年我就请求辞职,大人您认为怎么样?”金德瑛说:“你按你的志向去做,还犹豫什么呢?”

【“每慨然向予曰:'某以穷士,忝窃侍从,拙于仕宦,自揣宜教授于乡;吾母又不乐俯仰尘土中。明年且令乞请去,公为何如?’予曰:'君行其志可耳,又奚疑?’”(金德瑛《<忠雅堂集校笺>序》)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十二月初一,蒋士铨曾经画了一幅《归舟安稳图》,以表心迹。并作词《水调歌头·自题归舟安稳图》题写在图上 :

缓缓弄春水,未是急流中。

舟比退飞六鹢,那要满帆风。

画里溪山不改,镜里须眉可笑,骨相老诗翁。

潇洒一官足,磊落半生穷。

母康宁,妻婉娩,子童蒙。

去拣江山佳处,小筑百花丛。

醒则奉觞上寿,醉则关门熟睡,旧事海天空。

勿以悠悠说,乱我读书胸。

蒋士铨是词曲高手,这首《水调歌头》,上阙想象着全家一乘小舟。在一江春水中,快速地驶向诗与远方。潇洒地做了七年的官,仍然看不到仕途的希望。下阙写诗人回到了眼前,全家人团圆,幸福地生活在一起,找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筑几间草房,孝敬母亲,小醉酣眠,没有谁再拿官场上的事来打扰我读书。安稳,是画的主题,也是蒋士铨的梦想。

袁枚《随园诗话》对这幅画写过一段故事:蒋士铨这幅画一问世,很多文人好友纷纷在画上题诗,有人就说,这幅画上的题诗没有什么佳作,只有太夫人(蒋士铨母亲)的七首绝句和陆健男太史的四首可以传世。最应该为挚友的画题诗的当属当时最有声望的诗人之一赵翼,但是他却没有在画上题一个字,这当然不是由于疏忽。
赵翼并非冷血,为了给挚友送行,特意写了四首《送蒋心余编修南归》诗,其中前两首抄录如后:

潞水春风绿半篙,扁舟忽漫泝江臯。

竟抛官去谈何易,为养亲归意自高。

口腹累人应未免,文章传世早堪豪。

着成潘岳闲居赋,不向年光感二毛。

敏捷诗如马脱衔,才高翻致谤难缄。

春归织锦新花样,老叠登场旧舞衫。

过眼恩仇收短剑,随身衣食有长镵。

归途笑听樯乌响,安稳春流一布帆。

第二首的第二句之后有一句注:“有间之于掌院者,故云。”“间”是谁?不知道,但肯定有。凭蒋士铨的性格,耿直仗义,“才高”“致谤”,肯定有得罪人的时候,难免会有心怀不轨之人煽风点火。赵翼虽然与蒋士铨不同年,但与蒋士铨同居翰林院,官编修,说他“才高翻致谤难缄”,绝非无中生有。蒋士铨一生秉性刚直,磊落嵚崎,阮元说他“遇不可于意,虽权贵几微不能容。”这种个性带来的直接后果便是长期抑郁。作为好友,赵翼也希望朋友“安稳春流一布帆”。
蒋士铨的辞官,同治《铅山县志》在《蒋士铨传》有记:“当是时,士铨名震京师,名公卿争以识面为快。有显宦某欲罗致之,士铨意不屑,自己方柄入圆凿,恐不合,且得祸。”这段话,隐瞒了想拉拢蒋士铨的那个“显宦”,后人于是就猜:乾隆朝的显宦非和珅莫属。但是。和珅是1776年才从带刀侍卫升为户部右侍郎的,耀武扬威的时候比蒋士铨辞官是1764年,显然是风马牛不相及。
蒋士铨的辞官,最给力的支持者就是他母亲钟令嘉太夫人。老人家欣然给《归舟安稳图》 题诗七首,其中第一首就开门见山地表了态:

馆阁看见十载陪,虑他福薄易生灾。

寒儒所得要知足,随我扁舟归去来。

古话说:“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但是最了解蒋士铨的还是他母亲钟氏。一位知性的女性,以她细腻观察力,洞悉了儿子的内心世界,说是“虑他福薄易生灾”,其实她最虑的绝不是诗句字面上的内容。袁枚在其撰写的蒋士铨墓志铭中写道:“太宜人(蒋母)虑其性刚,劝令归里。”蒋士铨是大孝子,他的一首《岁暮到家》是可以媲美唐朝孟郊《游子吟》的好诗: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蒋士铨辞官时赵翼批评他“太孟浪”,苦口婆心地劝好友得官藉饘粥,全家饱禄养。”“书因乞米修,钱待卖文偿。”现实马上验证了赵翼的顾虑。翰林院编修虽然只是正七品官,俸禄不多,但全家温饱还是绰绰有余的。但是一旦失去,后果可想而知。
蒋士铨在他的《行年录》中记载:“(乾隆)三十年乙酉四十一岁  暂居江宁(南京)十庙前,贫甚。”“贫甚”两字,潜台词太让人唏嘘。
蒋士铨辞官,并非是像陶渊明一样从骨子里厌恶官场,蒋士铨辞官后,他的好友彭元瑞(大学士、四库全书之副总纂)告诉他,乾隆帝赐给自己一首诗:“江右两名士,汝今为贰卿。是因敦实行,非特取虛声。”其中有“江右两名士”之句是指彭元瑞与蒋士铨。蒋士铨听闻皇帝如此评价自己,感动不已,口占一绝:“一院杂花发,主人方出门;园林过夜雨,草木被新恩。

   因母亲病故在家居丧三年的蒋士铨重回京城,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时蒋士铨五十七岁,任国史官纂修官,专修《开国方略》十四卷。十一月二十八日,保送御史引见,名列第四,奉旨记名御史。乾隆四十八年,蒋士铨五十九岁,得风痺之疾(中风或者半身不遂),告病回家。

   综上所述,蒋士铨当初的辞职,一定是母亲对他政治生命的保护,这是主要的原因。他晚年复出,并没有被重用,但对蒋士铨来说,他是来“谢主隆恩”的,官大官小,并不在意。

【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的藏书]《忠雅堂诗集》介绍
朱虹 风间:江右名士蒋士铨
郑板桥的潍县岁月
江左三大家VS江右三大家
《清名家词人传》之张埙(下):花开若此,长愿秃尽天涯,不开花
郑板桥是个“装青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