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待疾病,学学智叟

对待疾病,学学智叟

  统计过报纸刊发的“讣告”,90%以上都有这么一句话,“因病抢救无效”,疾病是跨过死亡必须经过的一座山,也可以这样说,横亘在长寿面前的大山是“病魔”,因各种疾病而死亡的人占了死亡原因的绝大多数。于是人们对疾病这座山,同仇敌忾,如同愚公移山,生命不息,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的故事都知道,生在平原地区的我曾坚信,子子孙孙无穷匮每天挖山不止,山不增高,何苦而不平?及到第一次看到泰山才知道,正像智叟讥笑的,凭一个家族之力不能毁山之一毛。对于疾病,只是一味“挖山”去抗衡去进攻怕不行,应学学智叟,避一避,让一让,尽量做到“和平共处”。

  事物都有正反两面,有健康必然有疾病,从唯物辩证角度,人没有绝对的健康。尤其人过中年,机体由盛转衰,与疾病打交道的机会就多了起来,人到老年,病是死亡的信号灯,更增加了恐惧感,所以老年人最怕的就是患病。于是,锻炼是为了增强抗病能力,加强营养为了体质好远离疾病,经常到医院“没病找病”是防病于未然,总有病的阴影不离左右。于是,无论吃喝拉撒睡,无时不在“计算”着身体与病的“距离”,想着病与身体脏器的各种关系。

  保护身体本无可厚非,但并不等于人活得战战兢兢,倘若一见高蛋白就想到胆固醇,一见身上长个斑痘就想到肿瘤,想到癌变,终日笼罩在“病”的氛围中,整天陷在死亡的“战备”下。会进入下一个怪圈,每天总想着吃什么药、输什么液、做什么手术。就像愚公,我天天挖山,和你干上了。如此求健,必损健康。如此求寿,必然损寿。

  如今医学界提出一个新观点,叫人瘤共存。身体的一些息肉肿瘤良性转恶性的几率不高,有人死后解剖发现,瘤子与之共生了几十年相安无事。手术不是对任何肿瘤都是万能的,许多疾病是能自愈的。在感冒频发药物治疗效果仍不显著的现在,一些医生与人沟通时坦诚地告诉你,有些感冒治与不治,一周都会自愈。一般的感冒,不去医院不吃药,这已成为当下许多人的经验。

  有病积极治疗是对的,但过度治疗会损害身体。目前我国抗生素的使用超过世界任何国家,雄踞第一。我们的输液治疗同样创出世界之最,13亿人口以每年人均输进8瓶,这些都在表明对病的一个观点,对于病,我们高歌猛进,穷追不舍,不言放弃。

  记得既是领导又是学者的王元化,晚年告诉子女,说自己病危弥留之际,不要抢救不要动手术,要安安静静的。果然这样做了。对待高龄的老人,旧时没有“抢救”一说,都是放在箦席上等着咽下最后一口气。既然死亡是最伟大的平等,疾病是生命尽头不可抵御的,应该学学智叟。

  但并不等于不在仅有的一线希望上争取,许多事实告诉我们,一些徒耗财力精力之举,出发点是好的,预期效果常事与愿违,由此想到清代诗人赵翼《漫兴》诗的两句:“日虽夸父身能逐,山岂愚公力可移。”平日省些气力,放平心态,别跟病“较劲”“玩命”,病或能退避三舍,互不“侵犯”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百科】身体管理从健康体检开始
别错过身体给你的机会
40岁后大病高发,要想不被大病找上,身体这4处不能“脏”
【健康】40岁后是寿命关键期,最怕这三种病!年过40必看!
大病来临前,身体会喊痛,身上三处疼痛,别忍着,早检查
男人年过40, 身体将面临“三大劫难”! 你能逃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