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庭坚的清明诗思

黄庭坚的清明诗思

2015-04-06
 

黄庭坚《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在中国古代,寒食节和清明节是连在一起的。其由来有一个动人的历史故事:说的是在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途中,又累又饿,险些饿死,是随臣介子推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才救了重耳的命。十九年后,重耳作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的五霸之一晋文公。可是晋文公重赏当初随他流亡功臣的时候,却唯独忘了介子推。而介子推鄙视那些争功讨赏的人,便悄悄到绵山去隐居了。晋文公醒悟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要找到介子推谈何容易。于是采纳了下人的建议,从三面火烧绵山,留出一个方向想引出介子推。当大火烧遍了绵山又熄灭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介子推用血写下的遗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从此以后,清明节成了中华民族的重要节日,至今已经延续了二千多年。

在中国书法史上与寒食节联系在一起的是苏东坡写的《黄州诗帖》,它被公认为至今为止的天下第三行书。而在这个诗帖的后面又有一个著名的题跋,就是同被称为北宋书法四大家的黄庭坚的题跋。这个题跋应该是最早对苏东坡《黄州诗帖》的艺术成就作出高度肯定的一个,可见黄庭坚的艺术眼光是何等地犀利了。




苏东坡《黄州诗帖》: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蒙蒙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涂穷,死灰吹不起。

前几天看到邱振中在书评中引用了清朝桐城派学者方东树所写的《昭昧詹言》中评论黄庭坚的诗歌创作:“山谷之妙,起无端,接无端,大笔如椽,转折如龙虎,扫弃一切,独提精要之语。每每承接处,中亘万里,不相联属,非寻常意计所及。”读了这样的评论,不免让人兴起一睹究竟的念头。

因为清明节就要到了,于是乎搜罗一些“清明”诗来看,大多数都是庸常之作,其中有一首却使我砰然心动,其诗曰:“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这就是黄庭坚写的《清明》。

黄庭坚何以能够做到“扫弃一切独提精要之语”呢?在这首诗中,黄庭坚将《孟子》中讲“齐人在坟墓前乞求祭品充饥,反而在其妻妾面前夸耀有富人请他喝酒”的一个寓言故事,与介子推的高尚人格故事相联系,从而引出了“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的感叹,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据记载, 黄庭坚曾参加编写《神宗实录》,在《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文字,讥笑神宗的治河措施。后来又因作《江陵府承天禅院塔记》,被诬告为“幸灾谤国”。因此,他晚年两次被贬官西南,最后死于西南贬所。可想而知,黄庭坚在这里发出的感叹是有感而发的,是对人生世事的总结,有感叹、有愤懑也有无奈。看上去,诗作仅仅是“点到为止”,没有进一步对这个不合理现象作出评论和解析,却已经将满腹的不平蕴含其中,足以引起读者的无限思绪。古人言“诗言志”,又说“书为心画”,这说明诗歌也好,书画也好,都是要表达人的内心世界的,这才是艺术的真正本义。书画家们是否可以从中悟到一些道理呢?看完黄庭坚的诗作,似乎意犹不能平,遂提笔抄写了他的这首诗作,以作为这个清明节的记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轼《黄州寒食诗帖》高清分页,有黄庭坚的题跋
黄庭坚题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
黄庭坚题跋苏轼《黄州寒食诗帖》(2)
文豪 苏轼《寒食帖》全图赏读,后附 黄庭坚 题跋
天下三大行书
宋-黄庭坚-《跋苏轼黄州寒食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