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梧叶送寒,篱落灯明,叶绍翁的这首绝句意脉贯穿,词淡意远

乡愁是一份割不断的情思,落叶撩拨着忧愁,秋风放缰着忆绪;乡愁是一首听不够的老歌,动人的旋律激荡着心魄,委婉的歌声充盈着脑海。杜甫懂得这份孤独,“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刘禹锡深感乡愁的煎熬,“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下面介绍叶绍翁的一首诗,情感细腻,值得细读。

夜书所见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宋代诗人。他的祖父李颖士在南宋建炎三年因抗金有功,升为大理寺丞、刑部郎中,后因赵鼎党事被贬。叶绍翁也受牵连,家业中衰,少时即给龙泉叶姓为子。他曾在朝廷做过小官,后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秋声最能触动客子思乡之情,这首诗就是诗人在异乡触景生情之作。

提到叶绍翁,大家就会想起他的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人喜欢创作,当然更爱大自然,既然无缘仕途,也就不必眷恋那些浮名虚利,不如四海漂泊,悠闲自适。

这一天诗人正在旅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时刻。晚霞灿烂,暗香浮动,也让人们领悟到一份平静与淡泊。诗人走累了,口也渴了,于是就在江边树下,找了个地方坐下歇歇脚,一边喝水,一边欣赏着夕阳西下的绚烂图景。不过几片随风飘舞的枯叶,激起了诗人的愁思,他不禁轻吟两句,“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秋天虽然是一个萧瑟的季节,但金色的野菊、火红的枫叶,却点缀着整个郊野,也抚慰着诗人寂寥的心。天已经很暗,诗人正要离开,忽然发现远处有灯火晃动,但看起来也不像有人在田里干活,他正纳闷时,有两个人影从远处慢慢地消失在夜幕中。

诗人立刻就明白了,凝重的深情也露出了笑容,原来他的童年也有这样的经历。谢朓有诗,“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茫茫的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正是儿童挑促织。这种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的凄然情伤、低回不已,形成鲜明的对比。

阵阵秋风,触发了羁旅行客的孤寂情怀。耳闻秋声,牵动旅中情思,也怅然欲归。“梧叶、寒声”和“江上秋风”,写出了秋意的清冷,也衬托出客子的凄凉。情景凑泊,自然贴切,弥见羁愁之深。

梧叶送寒,篱落灯明,叶绍翁的这首绝句意脉贯穿,词淡意远。秋风摇落、寒气砭骨,采用通感之法,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幽冷,更觉秋思洋溢,引人遐想。夜深人静,儿童点灯在篱笆边捉蟋蟀,引起了他对过往的美好回忆,也彰显出旅人的无边乡愁。写儿童挑促织,表面上看似乎与客情无关,实际上是用儿童的无忧无虑,反衬自己旅居的孤独和愁思。

这首诗语言流畅,句子之间似断而意脉贯穿。而以景结情,又显得词淡意远。说不清、道不完的乡愁,撕扯着游子孤寂之心;剪不断、理还乱的相思,牵绊着旅人落寞之魂。正如曹丕所言,“慊慊思归恋故乡,何为淹留寄他方?”叶绍翁的一句“江上秋风动客情”,已让人牵肠挂肚,而看见儿童挑促织,那篱落灯明更使游子倍感凄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人叶绍翁又一首经典绝句,笔力非凡句句写景,让人眼前一亮
宋·叶绍翁《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南宋 叶绍翁《夜书所见》
古诗词日历 | 叶绍翁《夜书所见》
叶绍翁《夜书所见》
学习VBA,报表做到飞 第四章 正则表达式 4.6 排除匹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