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六朝雅韵---书圣故里

绍兴是历史文化古城,名人故居很多,规模比较大的有鲁迅故里和书圣故里。其中书圣故里历史街区是目前绍兴市区历史风貌保存最完整的区域,“书圣”王羲之和“学界泰斗”蔡元培的故里,就坐落在这里。

书圣故里

参观完古朴典雅的兰亭,再来书圣故里踏寻王羲之曾经的足迹。

首先来到蔡元培广场,广场上有蔡元培的全身坐像。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曾任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

蔡元培塑像

广场后就是蔡元培故居。

故居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绍兴传统台门式建筑。故居免费参观。

故居的门厅三间,坐西朝东,门厅大门上挂着艺术大师刘海粟书写的“蔡元培故居”牌匾,两侧挂着楹联:

学界泰斗,人间楷模。

“学界泰斗,人间楷模。”是一幅挽联,是毛泽东主席为蔡元培先生题写的。1940年3月,蔡元培先生逝世,延安举行了追悼会,毛泽东撰送了挽联,表达了对蔡先生的崇高评价和景仰之情。

门厅里侧门楣上方悬挂着一块“翰林”匾。因为蔡元培出身科举,为清末翰林。

故居共三进,一次为门厅、大厅、坐楼,砖木结构,花格门窗,乌瓦粉墙,青石板地。中间有天井相隔,天井两侧有若干厢房,系蔡元培祖父购置,共三代人合住。1868年1月11日蔡元培诞生于此。1987年、1999年修复,辟为蔡元培纪念馆。

第二进一堂两厅,坐北朝南,东西两侧为厢房,前有明堂,明堂两侧也有厢房。大厅正中央立蔡元培半身塑像,上挂“学界泰斗”牌匾。现在是蔡元培生平简史陈列展。系统的介绍蔡元培的生平、主要成就、历史评价。

第三进是两层坐楼,坐北朝南,内有蔡元培的书房和卧室。现在是故居原状陈列展。

参观完故居,出来旁边是钱业公所,是当时当地钱业同行的聚会和交易的场所。会馆建于清末,是绍兴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会馆建筑。整体建筑坐西朝东,前后两进。第一进门屋,第二进正楼。如今这里是钱币博览馆,介绍绍兴钱庄的发展历史。

我沿着一条老街,踏着街上的青石板前行,这些小街弄堂,具有浓郁的江南特色。烟雨小巷,粉墙黛瓦,石路白墙,月门花窗,风景独特。

不经意间来到了临鹅池,池上方的石壁上,有王羲之“鹅”字手迹的石刻。

这里曾经是王羲之家的后花园,是王羲之闲暇之余,和好友饮酒、赋诗、戏鹅之所。相传王羲之与友饮酒赋诗,正欲泼墨挥毫,忽闻灵鹅一声长鸣,见鹅梳羽凫水,如云流水,顿悟,终集书法之大成。戏鹅悟道,传为美谈。

再往前走,是曲水流觞,这里挨着蕺山,有山有水,是静心练字的好地方。

文笔塔

顺着山路向嶯山上走去,不一会,来到了文笔塔。蕺山山不高,又名王家山,源于王羲之故居就在山脚,为绍兴古城内三座主要小山之一,也是绍兴的主要历史名山。文笔塔,是八角形砖木结构,外观五层,内实七层。历史上的文笔塔又叫王家塔,曾多次被毁, 2003年复建。

铜毛笔

拾级而上,来到顶层,见塔正中放一铁质书案,案上置一支一米多长的铜铸“毛笔”,笔头已经被摸得锃亮,此笔正和了文笔塔的塔名。

站在塔顶远眺,绍兴城的风貌一览无余。一边是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古老街区,一边是高楼大厦、立交桥飞架的现代化城市。

下了塔沿着山路下行,路过蕺山书院,书院的外墙上写着“浙学渊源”四个大字。

蕺山书院在历史上很有名气,著名蕺山学派的发祥地。

蕺山学派,是指明代末年由著名儒家学者刘宗周创立的一个学派,刘宗周的思想体系,基本上可以认为是信奉王阳明'心学'的。但他又提出了许多不同于王阳明'心学'的思想,

前行,路过状元亭,下山就是戒珠寺和墨池。

“墨池”就是传说王羲之洗笔砚处。水池西侧墙上有“墨池”二字。水池的水终年呈墨色,当年王羲之练字后在此洗笔,致使池水变黑。

“墨池”旁是戒珠寺,戒珠寺依山临街,为绍兴城中八大名寺之一。

建寺前,是王羲之的住宅,后王羲之弃宅为寺。初名“昌安寺”。到唐大中六年起开始叫“戒珠寺”意思是“戒律洁白,犹如珠玉”。

寺庙山门有石狮把守。

山门两侧,有一副楹联:

此处既非灵山,毕竟是什么世界;

其中如无活佛,何须用这样庄严。

历史上寺庙屡毁屡建,现存山门、大殿和东厢等建筑,为1924年重建。1983年又重修了山门、大殿和寺外的墨池。2012年增设地藏殿、三圣殿、东配殿、西配殿。

如今戒珠寺中堂供奉着王羲之的画像,两侧厢房设王羲之史迹陈列展览和书法作品。

离开戒珠寺,沿着嶯山街前行,看到一个木构牌坊,叫“嶯坊”,两侧楹联:

六朝雅韵蕺坊故里客常来;

千古流芳书圣才情人皆慕。

嶯坊后是嶯坊桥,这条街的布局为前街后河。

再往前走,又来到一座石桥前,只见桥头立一块石碑,上刻“晋王右军题扇桥”。桥侧有一组雕塑,曰“羲之题扇”。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题扇桥”。

题扇桥晋代就有,原桥具体始建年代不详。据载,现桥始建于宋嘉泰之前,保留至今的题扇桥是清道光八年(1828年)按前样重建的。

桥为单孔半圆形石拱桥,桥长约20米,宽约4米,横跨于府河之上。桥上有龙门石7块,均镂空雕刻“蛟龙喷水”等图案。在清光绪年代的《策府统宗》一书中的《浙江古迹》条目里仅列“题扇桥”为绍兴古桥代表。

题扇桥的名字,因王羲之为卖扇老妪题扇而得名。

《晋书·王羲之传》第五十中曾记载: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买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王羲之的这个善举,便把老姥卖扇,王羲之题扇的这座石桥,取名叫“题扇桥”。

但令人哭笑不得的是,老婆婆此后就常常拿着百十把扇子在路边等着求王羲之题字。王羲之一看,这不是办法,每次外出见到老婆婆,就穿过旁边的小巷子走掉。所以这条小巷后来被称“躲婆弄”。躲婆弄位于蕺山街西侧,距题扇桥仅百米之遥。

桥的南侧,府河在这里拐了个弯,水流向东而去。桥下现在有乌篷船码头。桥侧有一半亭,叫题扇亭,为四角单坡半亭结构,亭内靠河侧有美人靠。

亭上有楹联:“桥外清波至今独忆题扇情,亭傍风月当年偶遇王右军。”

站在题扇桥上,望去,河畔小弄幽深狭窄,民居枕流而筑,远处是蕺山,山上树木葱郁,塔亭楼阁错落其间。

在题扇亭西面的斜山弄里有“王羲之陈列馆”。

陈列馆专门展示陈列王羲之生平事迹和书法作品展,以及历代受王羲之影响的书法家作品。

随后还去了三槐堂(尚德当铺)和越酿工坊

尚德当铺建于清代,坐西朝东,平面规整,格局森严,住商合一,功能清晰。中轴线上依次为门屋、仪门、前楼、后楼,两侧连以厢楼。门屋经商,前楼、后楼住人,中间有仪门相隔,周封以高墙,高墙内设避弄(更道),层层设门,为一处不可多得的商贾宅院。

越酿工坊,是一家介绍绍兴黄酒酿造工艺的老酒坊,可以免费参观,了解古法酿造绍兴老酒的传统生产工艺,并可免费品尝,也可买到酒坊酿造的正宗绍兴黄酒 。

漫步在故里的小弄古街上,粉墙黛瓦、小桥流水,构成了江南水乡之美景。四周的古民居和嶯山上的古塔青山、亭台楼阁,浑为一体,显透出整座绍兴水城的古朴韵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绍兴书圣故里登高执文笔
水墨画似的明清老街区,绍兴书圣故里
绍兴游 书圣故里
稷山 冯民选//​绍兴游记(5):书圣王羲之故里
浙江40|绍兴——书圣故里
浙江绍兴有条老街,房子墙上全是书法家名作,到底什么来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