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是怎样被变成艺术的?这些知识不可不知

关于艺术的问题总是显得那么复杂,以至于让众人感到它是那么神秘和捉摸不透,尤其是对于书法来说,被一些大师的“整合”,更是让人们对汉字的书写艺术产生了怀疑。本来汉字就是传递信息的,是用来交流、表达情感的,可作为书法来说,因为“艺术性”就给它赋予了一层极其复杂和纯粹的精神意义,让学习书法的人感到望而却步。

书法有笔法、点画、字形、墨法、章法等最为基本的构成要求,用毛笔写字,就要懂得笔法,就要知道点画和字形怎么去写,这些可以说都是基础,就好像开车一样,你要知道方向盘、油门、刹车、离合器是哪个,交通规则是什么,并且怎么用,这些都是基本的,但是如果仅仅是开个车,这些就够了,如同写字一样,所写的字是什么,好看就行。但如果要上升到艺术性上来的话,就会更加复杂了。

书法中有哪些艺术性呢?但至少不包括上述基本的要素,而是在此基础上,把汉字的点画表现得更为复杂。书法是单线造型艺术,不像国画那样可以多笔重复而构成一个表现单元,书法的一根线(点画)是一笔写成的,而这一个点画中恰恰包含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性,比如:时间、空间、哲学(矛盾辩证)、力学(运动变化)、理学(道德情感)等生命与物质常态,从这些方面来讲,书法艺术性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艺术类别。

书法中的时间性

时间是指在书写时由逝去的时间所表现出来的点画、字形以及空间的诸多因素,当一个人在写字的时间,即使是一笔一画,也是在时间上要有所记录,书法的时间性能说明什么问题?例如笔法是在书写时人们会运用合理的笔法把自己的认知记录在纸上,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仍然包括笔势、情感、意境等高级的笔法,这些所有的一切都指向了时间的概念,最终对空间性奠定了基础。时间性是不可重复的,就是“单线造型艺术”。

书法中的空间性

空间是指书法作品中通过汉字点画、字形、字势所共同形成的空间分割,书画作品都是空间的分割艺术,是“知白守黑”的艺术。有些书法作品为什么会叫“空灵感”?就是因为前人在处理作品空间的时候,尽量使其疏朗、散淡,故而就会产生一种空灵之美。例如明代书法家王宠的楷书被誉为空灵古朴的美,是因为他在处理点画时尽力使其由“短线、互让”组成,内松外紧。张旭和怀素的狂草书法对空间的运用非常经典,使人感受到书法的大美合成,这些都是空间原理的应用结果。

书法中的哲学性

中国文化就是中国的哲学文化,书法也不例外,在其中由各种各样的哲学性所组成,人们常说的黑白、方圆、大小、粗细、轻重、浓淡等等,凡是矛盾着的关系,都是指哲学性。书法中为什么要用哲学性来表现艺术性呢?这是因为它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感,如果都处于同样一样音调,书法也就变成了美术字了。哲学性的运用,要立足于合情性,要符合一种自然之美。王羲之的《兰亭序》、颜真卿的《祭侄文稿》等等,因为字形和墨法的变化,都是哲学性的经典之作。

书法中的情感性

情感原本是指人的精神表现,在书法中的情感性是指由人在书写过程中对“人的情绪”的带入,作品中的起伏变化是最为明显的,一起一伏,笔墨上的浓淡干枯等,都是人的内心情感随着书写的状态和笔墨调整而不断发生变化的,情感可以使书法具有生命力。书法中的“力”的变化可以产生轻重、使转的笔法,“理”是指文理,是人的修养和学识等,由“力”到“理”,最终产生书法的意境之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芃:“方”与“圆”,从技法到哲学、美学
张旭光:书法作品是给少数人看的,它必将走向艺术性的道路
当代吴炜栋书法
陈海良谈国展:形式至上
书法水平高的人都是临帖很像,而创作不像
都知道《石门颂》是隶书名碑,为什么有的人写不出风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