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胸痹心痛

 胸痹心痛是由邪痹心络,气血不畅而致胸闷心痛,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症的心脉疾病。多见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诊断

  1.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发作性或持续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而缓解。严重者可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象,可发生猝死。

     3.多见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饮暴食,感受寒冷面诱发。      

       4.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等以明确诊断。必要时作心肌酶谱测定,心电图动态观察。

概要

  胸痹心痛的发生与饮食不当、喜静少动、思虑过度,以及年老体虚久病等因素有关。病位在心,可兼及肺、肾、肝、脾。病理性质总属本虚标实,一般初病或发作期以阴寒、痰浊、血瘀及气滞、热结等标邪为急,久病或缓解期以气血阴阳亏虚为主。但虚实常兼夹为患,尤以气虚血瘀为常见。辨证关键是掌握虚实的主次,标本的缓急。急性发作期以活血化瘀、芳香温通、通阳豁痰等祛邪治标为主,三者常配合运用,必要时兼顾其本;缓解期多以益气、养阴、温阳等扶正固本为主,常兼以化痰祛瘀治实。  

分证

  一、心血瘀阻证

【主症】心胸阵痛,如刺如绞,固定不移,人夜为甚,伴有胸闷心悸,面色晦暗。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下络脉青紫,脉沉涩或结代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常用方】血府逐瘀汤

  当归、生地黄、红花、牛膝各9g,桃仁12g,枳壳、赤芍各6g,柴胡、甘草各3g,桔梗、川芎各4.5g。水煎服,每日1剂。【辨证加减】

1.若血瘀较重,心痛剧烈者,可合失笑散,或加乳香、没药、九香虫、炙水蛭;或以参三七粉、沉香粉、血竭粉(2:1:1),每服1.5g,每日2-3次吞服,以增强祛瘀定痛效果。胸痛发作时可用“心痛气雾剂”、“宽胸气雾剂”喷于舌下粘膜(也可喷咽);或用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麝香保心丸、苏合香丸、苏冰滴丸等含化以缓其急。

2.若痰瘀互结,胸痛窒塞憋闷,苔腻,可合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豁痰开痹。

3.若气滞血瘀,痛引肩背,胸胁胀满,可酌加片姜黄、郁金、香附、延胡索、沉香、降香行气活血。

4.若寒凝血瘀,胸痛有紧束感,伴形寒、肢冷等,可去生地黄、赤芍,加附子、细辛、桂枝(或肉桂)、蜀椒等温经散寒通瘀。

5.若气虚血瘀,伴气短神疲、乏力,加人参、黄芪益气活血。

6.若阳虚血瘀,胸痛畏寒,面色苍白或紫暗灰滞,舌淡胖,脉沉迟细涩,加人参、附子、桂枝、甘草温阳益气,活血宣痹。

7.兼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加琥珀粉、龙骨、牡蛎、酸枣仁宁心安神。  

8.兼肠燥便秘,加火麻仁、瓜蒌仁、柏子仁,并适当重用桃仁、当归等润肠通便。

二、寒凝心脉证

【主症】心胸痛如缩窄,遇寒而作,形寒肢冷,胸闷心悸,甚则喘息不得卧。舌质

淡,苔滑,脉沉细或弦紧。

【治法】辛温通阳,开痹散结。

【常用方】当归四逆汤

当归12g,桂枝、芍药各9g,细辛1.5g,炙甘草5g,通草3g,大枣5枚。水煎服。

每日1剂。

【辨证加减】

1.本方常合栝蒌薤白白酒汤以加强宣痹通阳、化痰散结;若痰浊甚,可加半夏、

2.若阴寒极甚,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身寒肢厥,脉沉紧或伏,可加附子、蜀椒,

或改用乌头赤石脂丸,以峻逐阴邪、温通止痛;胸痛发作时可含化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以缓其急。

3.若兼血瘀,口唇青紫,舌质紫暗,脉涩,加川芎、红花、苏木、檀香活血止痛。

4.若寒凝日久,肾阳亏虚,督脉涩滞,胸痛彻背而一般温通难以见效者,可酌加

鹿角片、沉香、九香虫以温肾通行督脉。  

三、痰浊内阻证

  【主症】心胸室闷或如物压,气短喘促,多形体肥胖,肢体沉重脘病,痰多口粘,舌苔浊腻,脉滑。痰浊化热则心痛如灼,心烦口干,痰多黄稠,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通阳泄浊,豁痰开结。

  【常用方】栝蒌薤白半夏汤

  瓜蒌实12g薤白9g、半夏12g,白酒适量、水煎服,每日1剂。

   【辨证加减】

  1.若痰阻气结,胸满脘痞,气从胁下上冲心,可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散结,豁痰下气。

  2.若痰湿困顿,多寐,身困,苔厚腻,可加莒蒲、郁金、苍术、厚朴,化痰泄浊,燥湿运脾。

  3.痰浊化热,口苦、舌苔黄腻、脉滑数,改用小陷胸汤或黄连温胆汤加海浮石、海蛤壳,清化痰热。

     4.痰瘀交阻,心胸闷塞紧迫,或绞痛阵作,苔白腻,舌紫暗,脉弦滑,加桃红四物汤化痰活血。

  5.腑气不通,肠燥便秘,可加大黄,桃仁、火麻仁、郁李仁通润肠。

     6.胸中窒闷,心下痞满,噫气或干呕食少,加橘积姜汤化痰和胃降逆。

     7.痰饮阻肺,胸中痞塞,咳嗽痰多,加茯苓杏仁甘草汤宣肺化饮。  

四、心气虚弱证

  【主症】心胸隐痛,反复发作,胸闷气短,动则喘息,心悸易汗,倦怠懒言,面色皖白。舌淡暗或有齿痕,苔薄白,脉弱或结代

【治法】补益心气,宣痹通脉。

【常用方】保元汤

  人参9g,黄芪15g,肉桂3g,甘草3g。加生姜1片,水煎服,每日1剂。

【辨证加减】

  1.临床应用可以桂枝易肉桂,以加强通阳宣痹。

     2.若兼脾虚,纳少便,加茯苓、白术、山药益气健脾,并酌加木香、枳壳等理气助运。

  3.兼气血瘀滞,胸闷胸痛较著,舌紫暗,脉涩,加檀香、旋覆花、红花,以理气宽胸,活血止痛。

  4.兼心神不宁,心悸失眠、多梦,加龙骨、牡蛎、酸枣仁、柏子仁等宁心安神。。

  5.若夹痰浊,胸膺满闷,苔腻,可改用六君子汤去甘草加海藻、郁金,以益气化6.若气阴两虚,伴心动悸,自汗,舌偏红,脉结代,可改用炙甘草汤益气养阴,通阳复脉。  

五、心肾阴虚证

【主症】心胸隐痛,久发不愈,心悸盗汗,心烦少寐,腰酸膝软,耳鸣头晕,气短乏力。舌红,苔少,脉细数。

【治法】滋阴和营,活血通络。

【常用方】左归饮

  熟地9g,山药、枸杞子各6g,炙甘草3g,茯苓4g,山茱萸5g。水煎服,每日1【辨证加减】

  1.本证可酌加玉竹、麦冬、五味子等,以增强养心阴之力。

     2.心营不畅,心胸隐痛日久,舌暗红,脉涩,加当归、丹参、白芍,和营通络。

     3.胸闷为著,舌红少津而苔腻,脉细滑,阴虚夹痰者,去甘草,加海藻、郁金,化痰开痹。

  4.伴心神不宁,心悸,心烦少寐明显,可加龙骨、灵磁石、酸枣仁以宁心安神,或改用天王补心丹。

  5.兼风阳上扰,头晕目眩,肢麻,加牡蛎、夏枯草、白蒺藜,平肝息风  

六、心肾阳虚证

  【主症】胸闷气短,遇寒则痛,心痛彻背,形寒肢冷,心悸汗出,腰酸乏力,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或脉微欲绝。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通络。

  【常用方】参附汤合右归饮。人参15g,炮附子9g,肉桂各3~6g,熟地黄6-30g,山茱萸3g,炒山药、枸杞子、杜仲各6g,生姜10片,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  

【辨证加减】

1.兼血瘀,口唇紫暗,舌暗或有瘀斑瘀点,加参三七、檀香、丹参,活血化瘀。

2.若阳虚水泛,伴心悸、喘促,不能平卧,小便短少,肢体浮肿者,可用真武汤加汉防己、北五加皮、泽泻,利水消肿。3.若心阳欲脱,面色唇甲青紫、大汗出、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者,可重用红参或直别参、附子,并加用龙骨、牡蛎,以回阳教逆固脱。

4.若阳损及阴,阴阳两虚,伴心烦,苔净,脉细数,可加麦冬、五味子,温滋并5.若证情较轻,可改用桂枝甘草汤加菟丝子、仙灵脾等,补益心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经典解读第13讲:对付心脏病最犀利武器 瓜蒌薤白白酒汤
治胸痹(冠心病)病症精选的药方
胸痹心痛诊治精粹
2018年03月03日风寒感冒一贴灵
8、肺痿 9、心悸 10、胸痹心痛 11、狂病
浅谈冠心病心绞痛的经方治疗 作者:蔡文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