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萎缩性胃炎“通关宝典”

很多人拿到胃镜报告看到诊断为“萎缩性胃炎”,就很担心会发生癌变。那今天就送您一份萎缩性胃炎“通关宝典”。

第一关:知己知彼

萎缩性胃炎是“谁” 

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为病变特征的常见慢性胃炎,在慢性胃炎中占 10% ~40%,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持续胀痛或者隐痛,少数患者可以有消瘦、贫血等营养不良现象。

“照妖镜”鉴“敌” 

胃镜检查和胃黏膜病理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最可靠的方法。当出现胃部任何不适而又没有胃镜禁忌证的时候,都建议做胃镜检查。

第二关:了解敌方“武器”

胃黏膜攻击因子与防御修复因子失衡,胃黏膜反复损伤,是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机制。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主要的攻击因子。此外,含有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酗酒,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和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引起萎缩性胃炎。

第三关:看清“底牌”

大多数胃癌的发生,都可能会经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胃癌的过程,但并非所有的萎缩性胃炎都会演变为胃癌。

目前一般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少数可癌变,一般不超过 3%。但是,萎缩性胃炎常常会伴有肠上皮化生或者异型增生(也称为上皮内瘤变),异型增生被称为胃癌前病变。一旦出现异型增生,则癌变的机会明显增大,尤其是中重度萎缩伴中重度肠化生、大肠型化生和中重度异型增生的患者。

第四关:因“敌”制宜

药物治疗

尽管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变的概率并不高,但俗话说未雨绸缪,要积极正规地进行治疗。

萎缩性胃炎多数是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发展而来,最常见的病因是幽门螺杆菌的长期感染,导致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进而产生异型增生。所以对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患者,要尽早根除幽门螺杆菌,根除幽门螺杆菌可能有助于逆转胃黏膜萎缩和肠化。

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增强胃黏膜防御、改善胃动力防止胆汁反流,维生素 E、维生素 C、叶酸和微量元素硒都有助于萎缩性胃炎的改善。一些中药也能改善症状,还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生活管理

除了在医生指导下用药,萎缩性胃炎患者还需要戒烟戒酒,避免使用损害胃黏膜的药物 ;避免过于酸、甜、咸、辛辣和过热、过冷的食物,避免浓茶、咖啡等,饮食规律,且要少吃油炸、烟熏、腌制食物,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

最后,请记住定期复查胃镜非常重要——

不伴有肠化和异型增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可1~2年做内镜病理随访一次;

有中重度萎缩伴肠化生的萎缩性胃炎患者1年左右随访一次;

伴有轻度异型增生者,6~12个月随访一次;

重度异性增生者需立即复查胃镜和病理,必要时手术治疗或者内镜下微创治疗。

专家介绍

邱冬妮

消化科

副主任医

点击预约

医学博士,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长期在临床第一线工作,对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炎症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急慢性胰腺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功能损害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胃肠镜的检查治疗;超声内镜、蓝激光放大内镜对胃肠道早期肿瘤的诊断;肝病诊治。2004年赴美国新泽西医科大学任访问学者。

诊疗专长

胃食管返流、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胰腺炎、脂肪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功能损伤。擅长胃肠镜、超声内镜、激光放大内镜对胃肠早期肿瘤的诊断和肝病诊治。


文 | 消化科 邱冬妮

文章原载于《家庭用药》2022 No.1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叶酸治疗胃病(健康之路)
如何让肠化生的胃“复原”
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后经过四步慢慢发展成胃癌
“炎设”崩塌,看清癌前病变
胃黏膜肠化,不要过于担心!只要这样做,就不会癌变
为什么慢性胃炎会变成变萎缩性胃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