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进入高发期!发烧39.5℃!福建已有人确诊,医生紧急提醒
userphoto

2023.05.23 江苏

关注

南平的张先生(化名)正值壮年,

平时身强体壮,

7天前却突然高烧39.5℃,

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各种检查,

排除了新冠、流感等原因,

病因仍无法明确,

甚至还出现了肝肾功能减退、

血小板降低的情况。

当地医院一度发了病重通知。

随后,张先生转诊至华山医院福建医院,

医生诊断,张先生感染的是

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病

——钩端螺旋体病。

据悉,该病夏、秋季高发,

老鼠是该病原体的主要宿主,

还需加强对猪、牛、羊等家畜饲养场所

及排泄物的管理。

中年男子突然高烧 病因不明

张先生突然高烧39.5℃,在当地医院进行了各种检查后,病因仍无法明确,随后家属将其转诊至华山医院福建医院。

医院综合内科ICU收治后,发现张先生的情况比预估的更严重,不仅有高热、肝肾功能的进行性减退,血小板更是降低至危急值,还合并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凝血功能异常、低蛋白血症等问题,意识开始朦胧,休克征象愈发明显,生命岌岌可危。

医生通过细致全面的查体,还发现张先生的眼结膜充血,小腿腓肠肌疼痛拒按明显。

追问患者的工作及生活环境情况,家属说张先生是在乡下农田种菜,近段日子老鼠出现得较为频繁。

确诊为钩端螺旋体病

陈小莉副主任医师团队考虑这可能是“钩端螺旋体”感染导致的罕见病例。随后立即对张先生予以“诊断性”的抗生素治疗,辅以保肝、护肾、输血小板等一系列手段,同时24小时全天候不间断地监测各项生命体征。

经过第一天治疗,张先生的体温迅速得到控制,不再发热,各项炎症指标较前均有下降,意识逐渐清醒,各项治疗初见成效。

在住院后的第三天,先前送检血标本基因检测的报告结果证实了“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

随着后续的治疗,张先生神志完全清醒,肝肾功能显著好转,血小板减少得到明显纠正,各项指标都趋于正常。不到一周,张先生就顺利地从综合内科ICU康复出院。

钩端螺旋体病好发于夏、秋季

陈小莉副主任医师提到,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急性流行性传染病,

该病最早于1886年由外耳氏(A.weil)提出,

主要流行于夏、秋季,但全年均可发生。

对于此种疾病的预防和管理需采取多方面措施,主要包括:

1.消灭动物宿主重点在灭鼠:对其它宿主动物要进行调查,对受感染并排泄病原体的家畜,特别是猪、牛、羊等要给予隔离和治疗,并加强对饲养场所及排泄物的管理。

2.疫水的消毒及管理:应对流行区的水稻田、池塘、沟溪、积水坑及准备开发的荒地的积水,进行有效的消毒。

3. 个人防护:加强医疗卫生知识的宣传,提高群众对钩端螺旋体病的认识,避免与可能受染的污水接触。在进行与疫水接触的劳动时,尽量穿着长袖衣、长裤,并扎好袖口裤口,防止皮肤损破,减少感染机会。劳动中如有皮肤割损受伤时,应立即进行伤口清洁消毒。

4. 疫情上报,综合管理:对确诊的病人或在流行区中疑似患者做好疫情报告工作,并集中治疗,注意隔离、消毒,开展相应防控措施以遏制流行。

(海峡都市报闽南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钩端螺旋体病
我国蜱媒病原体''''地图''''绘制完成 包含33种新发蜱媒病
把鼻塞当鼻炎治了一年才发现是癌!这类肿瘤偏爱福建人
一味药治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秘方(方2首)
五鲜饮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