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正在养娃的朋友,先来看看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周五专栏:亲子与教育

/高英    /孙粲青

随着夏天的到来,考试的预备号也吹响了,不久,备受瞩目的高考将会拉开帷幕,随后还有扣人心弦的中考和非毕业生的期末考。

每到考试,最为紧张的未必只是学生,还有家长和老师。毫无疑问,作为学业水平的重要检测手段——考试,必将长期存在,人们能做的只是不断完善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而非取消考试这一测量工具。

因此,有考试就有成绩;有成绩就有名次。这是现实,必须接受。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只是考核方式不同,每个考入名校的人,都是“压力山大”。

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人们总是看重考试成绩本身而忽略了学习过程,实在不可取。成绩只是结果,无论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更加重视过程。如果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不错,所运用的学习方法得当,好成绩是自然而然的结果。

因此,在看考试成绩之前,要先弄清什么是“学习能力”以及如何培养“学习能力”,然后再讨论成绩本身的问题。并且,这学习能力的培养,要从小抓起。

先来看一下百度百科关于“学习能力”的定义:

学习能力就是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并非是学到什么东西),有了这样的方法与技巧,学习到知识后,就形成专业知识;学习到如何执行的方法与技巧,就形成执行能力。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基础。评价学生学习能力的指标一般有六个:学习专注力、学习成就感、自信心、思维灵活度、独立性和反思力。(摘自百度百科)

根据个人的学习及教学实践,我觉得学习能力中最重要的是专注力、记忆力、理解力、思考力、创造力。

如今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已经懂得孩子的学习习惯要从小培养,因为只有有了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有好的学习状态;有了好的学习状态,才能有好的学习成绩。

在学习习惯中,首先要培养的就是专注力。上学的初级阶段,学习主要依靠老师的讲授示范,一个不能专心听讲的学生,常常会跟不上正常的学习节奏。

人的记忆力与生俱来,如果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训练的话,记忆水平将会有所提升。毕竟,无论哪科的知识,都会有必须记忆的基础内容。

专注力和记忆力培养好了,接下来就是理解力的引导和培养。学生能够理解所学内容,才能逐渐学会独立思考,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的,拥有创造力。

我看到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发了照片,在大人忙碌时,她才三岁多的儿子竟然自己找了图书来看,不由不让我点赞。我说这孩子不用愁了——言外之意,就是有了如此好的习惯,坚持下去,孩子的学业就不用担忧。

要知道,孩子能够一个人静下来看书,是专注力很好的表现。对于幼儿来说,哪怕能坚持看几分钟也相当不错。孩子能有如此举动,肯定是家长用心坚持亲子阅读的自然结果。一个孩子能不能对书本感兴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家长的示范。

当年,我并不懂亲子阅读,所以没有做好这一块。好在,有时候我会当着孩子的面看看书、备备课,纯属无心插柳,使得我女儿对书本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四岁的时候,她就有了成为“小书迷”的倾向。带她出去玩,只要买了新图书,她就会“手不释卷”,即使在我们等公交或红灯时,她也会抓紧时间去把书看。曾经有两位年轻人在经过她身边时,质疑地说:“这么小就这样,是不是太早了啊?”语气里竟然对我女儿充满怜悯之情。

我不以为然。第一,孩子喜欢看书是自觉行为,不是家长逼迫;第二,女儿虽小但看的是幼儿画书,并非拔苗助长。这两位年轻人显然把读书看成了苦差使,所以才对专注于看书的我女儿充满同情。其实,大可不必。

看书,从那时候起,就成为了我女儿的一大乐趣,至今乐此不疲。假如从图书馆借书出来,还需要等公交,已经十岁的她还会和四岁时一样痴迷地去看书。

家长切记:无论读书兴趣的培养还是读书习惯的培养,要趁早,因为越早越容易做到。

除了看有趣的图书,幼儿的专注力还体现在玩耍上面,假如一个孩子能够专心地玩玩具、做游戏,或者认真地观察某种东西,就说明他已经具备了相应的专注力,家长要予以鼓励,千万不要随意打断孩子的玩耍或观察行为。如果孩子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家长就要有意识地去引导,陪着孩子一起去做。

专注力还体现在孩子是否能坐得住上面。这一点至关重要,最起码,能否坐得住会直接影响小学的成绩。

在孩子是否坐得住方面,人们有个认识误区,以为完全和性格有关,其实不然,坐住与否,是一种习惯,当然性格文静的人会占些优势,但并不与性格直接相关,因为习惯都可以在后天人为培养。

我女儿从小是个小书迷,上课时也能坐得住,许多人就误以为她天生是个文静的小淑女,却不知她在家里有多么活泼和顽皮,以至于一度我曾怀疑她有多动症。天长日久,我发现女儿是因为爱读书而能坐住,这并不妨碍她好动的天性。原来坐住与好动,两者并不矛盾——一个人能动能静,完全可以成为习惯。

由此可见,孩子的文静或活泼是先天性格的不同,而坐得住与否是后天习惯的表现。性格无好坏之分,家长要尊重;习惯谁都能做到,家长要培养。

家长要想让孩子拥有专注力,或者在日后的学业中能够拥有好成绩,就一定要培养孩子坐得住的习惯。不过,不必要求孩子坐太久,能坐一节课的时间就足矣。对于幼儿来说,就从五分钟、十分钟“坐”起。

至于大些的孩子,仍有可塑性,须耐心培养,只是比幼儿要多费些力气。

人的记忆力与生俱来,与年龄段相关的只是记忆时间长短的问题。尤其是孩子在记忆力方面,有一种天然的生长力,家长并不需要费多少心力。

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幼儿总喜欢重复地听故事、看动画片,这让许多家长感到厌烦。其实,这是孩子的记忆力在成长的表现。幼儿通过反复温习来建立事物与大脑记忆区域的链接,然后逐渐形成长期记忆的能力。

在十岁之前,孩子有种“听觉记忆”非常明显。我做辅导老师的时候,曾经发现有些一二年级的学生,读课文时因没掌握好生字而读得磕磕绊绊,却能够通过听别人朗读或背诵课文,顺利地把课文背下来。后来,我就有意识地给学生放课文录音,他们很快就能完成背诵任务,让人不由不惊叹他们的“过耳不忘”。

家长要充分利用好这一点,日常经常给孩子们放些儿歌、音乐、诗词、口诀等内容,在孩子的大脑里留下些许印象,等日后接触这些领域的知识时,孩子接受起来相对容易。只是数量不必太大,适度熏陶一下即可。

当孩子再大些,就到了有意识地培养记忆力的阶段,在学校老师会布置背诵任务,家长积极配合就好。

当孩子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学习,能够顺利地完成记忆任务,就已经具备了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有了这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小学阶段的成绩就不会差到哪里去。

到小学中年级,学校的课业设置就开始培养孩子们的理解力和思考力。例如,语文课上会分析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数学课上要涉及概念的灵活运用问题。仅凭死记硬背,已经不能让成绩优异。

作为家长,在家里也要注意对孩子有所培养。当你对孩子说话之后,可以让孩子复述你的话语内容,并鼓励其说出自己的感想;陪着孩子看动画片后,家里人一起谈谈对人物或故事的看法。诸如此类。这样做,既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又拓展了孩子的理解能力,还有助于孩子慢慢学会独立思考。

在这样的培养过程中,家长对孩子以鼓励为主,不可求全责备,非得让孩子说出个标准答案,孩子怎么想就怎么说,如果认识上有误区,家长只需要做和风细雨式的引导。

时间长了,孩子的理解和思考力就会日益加强,很可能会超越自己的家长。“生活即教育”,或者说“教育即生活”,家长对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并非要像学校上课一样按部就班,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点滴渗透即可。

当孩子具备了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能轻松自如地应对紧张的中学课业,而创造力也会随之而来,例如可以写好作文,可以有自己的解题思路。

到了中学阶段,好的学习习惯加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再加上好的学习状态,就等于优秀的学习成绩。

如果一个中学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那就要抓紧时间培养自制力和自律性,这是学习进步的基础。在这样的情况下,只盯学习成绩没有意义,学生必须养成好的学习习惯才能真正解决问题。我很赞成“假期补课不如补习惯”的说法。

至于学习方法,的确因人而异。比如记单词,有人擅长死记硬背,有人喜欢通过阅读理解来强化记忆,还有人兼容这两种方法。只要学习效果好,学习方法就是最适合自己的,而只有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具体的学习方法,要靠学生自己摸索,在实践中有所取舍,逐步形成。当然,“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一下别人的方法也会受益。

学习状态同样很重要。一个人在学习时是否主动、是否投入、是否兴奋,同样会影响学习效果。当一个人既主动又投入地去学习,就会像运动员上场一样有种兴奋的感觉,整个大脑都会被积极调动起来,学习效果自然更好。

一个人学习状态好的表现是入迷和愉悦。如果一个学生在学习时体会到入迷和愉悦的状态,那可是进入了学习的最高境界。一个人只有热爱学习,才能充满强大的内驱动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难题。

就像百度百科中对于“学习能力”的定义不止一个,这篇小文因容量有限,只能涉及学习能力的主要方面,不能面面俱到地一一讲来。家长朋友可以根据自家情况,因地制宜,逐步形成自己培养孩子学习能力的个性方案。文中所提到的方法,只是用于举例,并非金科玉律。

如今的新生代家长,大都是有文化的家长。家长们要善于运用自身的优势,对自己的孩子因势利导、潜移默化。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家庭教育,却可以有积极的家庭教育。家长态度积极,对孩子多加引导和鼓励,胜过任何课业辅导。

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家长总是不管孩子的自然成长规律,要么拔苗助长,要么乱下断语,不是嫌孩子懒就是说孩子笨,对孩子多加抱怨,不断打击。这种负面教养态度,会让孩子失去学习信心和学习兴趣,那学习能力的培养又从何谈起?

家长可以没工夫去培养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但一定不要在日常生活中用负面语言去评价孩子,毁掉孩子的自信和自尊。那样的话,可是对孩子一生都不利。

相信能耐心读完这篇文章的家长,不会再一味只盯孩子的考试成绩,以后能够换一种心态,去关注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

现实中最常见的现象是,家长越是紧盯分数本身,孩子的分数越是不理想;家长越重视孩子学习能力的培养,好分数就自然会产生出来。学习这件事,有许多时候,也是“工夫在诗外”!(写于2017/5/2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
老班主任:40年来我阅人无数,唯坚持这6个习惯的孩子985、211都在上
父母请注意:这6个坏习惯,最能损伤孩子记忆力!务必帮孩子改正
很少人知道!30个小技巧,孩子每天照着做,记忆力简直“爆表”
最常用英语口语汇总(带音标)!孩子吃透,口语绝对“溜”到飞起
孩子记忆力特别好毁掉孩子一生的11种教育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