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童年时坚持自由玩耍,对孩子一生影响很大

周五专栏:亲子与教育

/高英    /孙粲青

岁月如梭,我当年教过的学生们已经开始陆续结婚生子。最近,会经常在网络空间里看到他们在晒自己家宝宝的照片,个个活泼可爱。

新一代父母的确和以前的父母大不一样,他们学历相对高,见识相对广,又善于自学育儿知识,养起孩子来,都有一套自己的先进方法。

每当看到家长让孩子自由玩耍的照片或视频晾出来,我就由衷夸赞做得好!不忙的时候,还会画蛇添足地嘱咐人家一句:就要这样让孩子自由玩耍。

应该说,现在许多家长都已经懂得了亲子陪伴的重大意义,与此同时,还要牢记:让孩子在童年时自由玩耍同样重要。因为,在童年时能否坚持自由玩耍,对孩子一生影响很大。

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富有创造力的人,在回忆自己童年的时候,多半会提及童年时自由玩耍的美好情景,无疑,那些快乐的自由玩耍,带来的不仅是成年后的永恒回忆,还有某种兴趣的激发和潜在创造力的萌芽。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我女儿三岁前,主要由我妈帮着照顾。老妈在我小时候忙于农活和家务,并没怎么悉心陪伴我,人老了,却为我的孩子付出了心血。

老妈不懂育儿学,她和许多老人一样,对隔代的小孩子比较娇惯,纵容孩子的任性。我女儿总是随心所欲,想出去玩就出去玩,根本不管大人是不是该吃饭了、该休息了。老妈竟然由着她,以至于有时都没时间吃饭,只好随便吃点东西充饥。

为着这样的做法,我曾不止一次生气地和父母争论,不让他们只是依顺孩子,也是心疼父母的身体。不过,老人如此的“纵容”,在让我女儿变得任性(后来我也是费了好大劲才纠正过来)的同时,却歪打正着,满足了幼儿自由玩耍的需要。诚然,纵容孩子不可取,但能让孩子自由玩耍却很好。

在我一个人带了女儿半年后,已纠正了她任性的毛病,我父母又搬到我身边帮我照顾了女儿两年。那期间,我早出晚归去上班,因为女儿在幼儿园遭遇了低素质女老师,就让女儿中断了幼儿园生活,由老人照看着,每天在家自由玩。

那时我们租了个没装修过的大房子,女儿日常可以在客厅里随意骑滑板车和自行车,拥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后来女儿的成长事实证明:三至五岁期间的无拘无束和自由自在,让女儿变得更有想象力。因此,我很庆幸当时没让女儿去上幼儿园。

我家的经验,自然只是个案,仅供参考,不必复制。不过,关于孩子上幼儿园的事,我还是要絮叨几句。

上不上幼儿园和几岁上幼儿园,因家庭情况而异:有人帮着照看孩子,四岁前就没必要上幼儿园,孩子并不是越早学东西越好,相反,满足孩子对家的依恋感比孩子学东西更为重要,一般在四岁后,孩子才有更多的社交需要;如果没人帮着照看孩子,或者照看者素质较差,那就不如早点把孩子送往幼儿园,多些玩伴,受些教育,总比舍在家里安全,总比耗在家里成器。

什么时候上幼儿园,并不是要点,本文所倡导的要点是让孩子在安全范围内,享受可以自由玩耍的童年。至于自由玩耍的时间和地点,则不必统一。现在有些幼儿园的教育理念非常先进,完全可以满足自由玩耍的需要。家长不必纠结于此,只要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每天拥有能够自由玩耍的时间即可。

所谓自由玩耍,就是指孩子自由自在地玩耍,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家长可以提供和创造自由玩耍的条件,却不能干涉自由玩耍的内容。其实,自由玩耍很简单,有时候甚至不需要买玩具。

我女儿还是几个月大的婴儿时,很喜欢拿着我随手递给她的衣服标签翻来覆去地看,仿佛在研究什么问题,简直百看不厌;会站会走了,我妈常带她去附近的小公园,她总是乐于站在花坛边,日复一日地玩弄土和落叶,天天自得其乐;三岁以后,还喜欢把家里允许她可以动的东西进行各种排列组合,甚至把鞋子摆放一地当玩具,整天乐此不疲。

可以肯定地说,自由玩耍非常有利于孩子身心的成长和大脑的发育。

在孩子三四岁以后,家长要做孩子的伯乐,善于在孩子自由玩耍的时候,去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孩子是爱随意涂鸦还是爱拆装玩具,都要积极地予以鼓励。说不定,这里面就有一个画家的素养或发明家的潜质在萌芽。即使孩子长大成不了画家或发明家,但肯定生活得富有创意。

家长除了鼓励和引导,千万不要对孩子的玩耍予以指手划脚,不要让孩子按照你所认定的“正确方案”来进行玩耍。我女儿在六七岁前,用大人的眼光看,都不会玩娃娃。我的同事王老师离职前,曾经特意送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娃给她,却被她活生生给破坏啦,先是在娃娃的脸上乱涂乱画,后来直接把娃娃的头给弄掉,让我心疼不已。

等我女儿长大些,我问她为何那样做,她说那时候没有拿着娃娃当娃娃,看上去那只是个小东西甚至小怪物罢了。至于其他玩具,女儿也常常违规操作,当作别的玩耍道具来用。一开始我还提建议,后来索性由她去。时间久了,却发现从不按部就班玩玩具的女儿,居然越来越有想象力和创意,不由感到惊喜。

在孩童的世界里,没有玩得正确与否的概念,只有好玩不好玩的想法,因为无论是孩子的眼光还是思维,都与大人有着明显的差异。保持孩子的童心,是自由玩耍的最大意义——童心过早泯灭,孩子就会变得呆板机械,缺乏创造力。

童年时孩子的自由玩耍比较漫无边际,在孩子自发玩耍时,尤其对于五岁以上的孩子来说,家长的因势利导极为重要。这之后的一段时期,如果引导得当,就可以让孩子玩出兴趣,再把兴趣变为爱好,甚至最终形成特长发展下去。

因此,孩子的自由玩耍,在家长的因势利导下,往往就能玩出名堂来。

在我女儿三岁的时候,她才知道模仿我去拿起笔,在纸上去画道道。当时我很惊喜,作为一个自恋的母亲,不由赞叹她具备了划线的能力,赶紧把她涂画的纸张收藏起来留作纪念。女儿见妈妈如此重视自己画的东西,就一直画了下去,在我年复一年的鼓励下,画画,竟然慢慢成为女儿的兴趣,并逐渐发展成她的爱好,然后又向特长转化。

每当我现在看到女儿画出生动的卡通人物时,就不由感叹:“谁能相信,想当初(一年级时),你连个人儿都不会画!”最值得我骄傲的是:已经十岁的女儿除了上学校规定的美术课,并没有在课余报班学习绘画,至今仍是这样。

当看到我敲着键盘,能够随心所欲地敲出一篇篇文字时,老公在一旁曾经感叹说你真是入了境界,这么快就能把文章写出来;也有网友和熟人夸我说,看你写东西,都似随手拈来一样容易,真是服了你。我也不谦虚,心中窃喜,因为这些话都可以激励我坚持写下去,所以我照单全收并信以为真。

不过,一个人静坐反思时,我想:除了众人的鼓励和自己勤于练笔,除了长大后的读书生涯和社会阅历,我能擅长写东西,还要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童年时的自由玩耍,那些可以自由玩耍的日子,铸造了我的自由想象力和心灵感受力——这是写作必备的两大要素。

现在许多人都在讲育儿成本有多贵,养个孩子有多难。当然,这与商品社会中巨大的经济压力有关,不容否认。

不过,养孩子却并不是要处处仰仗金钱,例如父母陪伴孩子,例如让孩子自由玩耍,都与钱没有直接的关联。而正是这与钱关系不大的两个要素,在现实中,却偏偏被许多家长给忽视了,未免遗憾。

无论家长的收入多少和地位高低,父母陪伴和自由玩耍,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一生发展都是至关重要。再忙的父母,只要具备这样的意识,就能忙里偷闲去做到这两点——这不在于时间长短,而在于父母是否由衷去做。

童年时能否坚持自由玩耍,对孩子一生的影响很大。纵然我们不要求孩子成名成家,能够在童年自由玩耍的孩子,过起日子来,也是富有生机,别有乐趣。

在确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让孩子在童年能够自由地尽情玩耍,潜在的价值如此之大,希望家长朋友们都重视起来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晚一年上学,可能改变一生轨迹!(父母必看)
防性侵,家长该如何对孩子说?来幼儿园上堂性教育课
“娃娃相亲会”内地兴起 最小参与者刚满百天
孩子上学之后,父母是如何被逼疯的?
父母当着孩子吵架,对孩子的影响很大吗?
在孩子面前,可千万别干这个!影响很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