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教语文八年级(下)文言文必考知识荟萃(二)

26 小石谭记
一 文学常识
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致以,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并称“韩柳”。被成为“游记之祖”,其山水游记的著名代表是“永州八记”
二 必考知识点拨

1 顺序:发现石谭——谭中景物——小潭源流——谭中气氛
2 观鱼和结束时的不同心情:观鱼和结束时的不同心情为一乐一忧,乐其实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凄凉忧伤才是本文感情的主调。作者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排遣抑郁,但这种自然带来的环境之乐和生机之乐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凄凉忧伤的心境又流露出来。
3 本文属于散文。
4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用了白描手法。作者对小石谭的整体感受是:幽深寂静,凄凉忧伤。课文始终贯穿一个“清”字。
5 本文是按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突出了小石谭水清、石奇、鱼活、溪水曲折、环境凄清的特点,抒发了作者被贬后的凄凉忧伤悲愤。
6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全文的作用:不仅高度概括了谭中的氛围,环境清幽的特点,也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凄凉忧伤的心境,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7 “谭中鱼可百许头”可否改成“谭中鱼百头”?不能。尽管谭中水很清,但是鱼是在游动的,人不可能把谭中鱼数清楚,只能用“可”“许”,不能用确数。
27 岳阳楼记
一 文学常识
范仲淹,字希文,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诗文收集于《范文正公集》。本文主要用了描写、叙述、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
二必考知识点拨

 1、(1)第1段:写作缘由——叙述        描写        抒情
(2)第2——4段:描写岳阳楼景观   ①气象万千    前人感受
                         迁客骚人      ②淫雨霏霏    忧谗畏讥(悲)
                                       ③春和景明     心旷神怡(喜)
(3)第5段:政治抱负(议论)【劝勉&自勉】
2 洞庭湖全景可以用“胜状”“大观”概括,特点是壮阔浩渺。
3 对“微斯人,吾谁与归”的理解:用反问句式和抒情的表达方式强烈地表达了自己要学习古仁人崇高思想的决心与抱负
4 二三段在写法上的共同特点:先写景再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5 “若夫”“至若”对全文结构的作用:这些词解作“像那”“至于”,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使文章结构更完整圆润。
6 作者写“悲”“喜”的目的是将这两类情感同下文的“古仁人之心”对比,引出议论,突出主旨
7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现了作者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乐于奉献的精神。无论环境有多艰苦,忧国忧民之心不改,表现了他旷达的胸怀和伟大的抱负。

8 “去国怀乡,忧谗畏讥”——互文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互文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借代&对偶   “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对偶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拟人&夸张
9“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和前面的“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分别指什么内容?“览物之情,得无异乎”中的“异”是指迁客骚人看到不同自然景物所抒发的不同的感触,即“悲”与“喜”两种心境。“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的“异”是指古仁人不同于上述迁客骚人,能不受自然风物好坏的影响,具体表现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0最后一段主要的表达方式是什么?从中可看出作者的政治抱负是什么?怎样理解这句话
议论。作者的政治抱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的含义是要超越个人的忧乐,以天下为己任,以利民为宗旨,补救时弊,积极进取。
11、范仲淹与欧阳修的行为模式不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样的,请谈谈他们不同与相同之处。
范仲淹是“进亦忧,退亦忧”(或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欧阳修是以宽和仁爱之心“与民同乐”。其精神实质都是体现了以民为本,勤政爱民的思想。
12、写出本文保留至今的成语并解释
政通人和: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形容国泰民安。
气象万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非常壮观。
心旷神怡:心情舒畅,精神愉悦。
29 满井游记
一 、文学常识
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公安人,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公安三袁”,为“公安派”的创始者,主张“独抒性灵”

二、必考知识点拨

1第一段:描写城中早春气候。第一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作铺垫;第二段:描绘满井春色;第二段层意:①交代出游日期、气候、同行者及出游路线②描写满井盎然的春色③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第三段: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怀
2 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3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
4 感情变化:①去满井前:局促(无奈郁闷)
②去满井时:脱笼之鹄(喜悦、自由)—景物描写(白描、比喻):植物、动
③去满井后:自此始(欢愉)————物、山水土地、游人——大自然和春天
5“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的表达效果:运用比喻修辞,将初春被融雪洗过的山峦比作干净美丽的新妆倩女,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山的“鲜妍明媚”,表现了作者对暖和明媚春光的喜爱之情
6“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放在段末的作用何在?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在段末起到了收束全段、抒发郊游感受的作用,为下段表达作者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寄情山水之心志作铺垫。
7课文第二段写景层次分明,作者先用“高柳夹提,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写出满井全景。接着分四层写出各种景物的细节①写水光山色②写柳条麦苗③写游人欢欣④写鱼鸟之乐
8“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除了自我安慰外,还蕴含着失意的酸楚和抑郁不快。(自嘲与自得)
9.请说出以下句子所用之修辞手法:
(1)鳞浪层层(比喻)(2)呷浪之鳞(借代)
10.作者写水“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绘出初春水光;写山“娟然如拭,鲜妍明媚”。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方法?白描手法(写景时不堆砌辞藻,而是用极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没有夸张、渲染和烘托,形象却鲜明如画)

30 诗五首

一、饮酒
(一)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闹中有静(心静—不奔竞于仕宦之途)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境高远脱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闲适自得(高洁、脱俗、隐逸的意象)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在大自然中获得人生真谛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真谛—闲适脱俗;高洁;闲适自如;回归自然
(二)必考知识点拨
1写作者酷爱田园生活的宁静自由,厌恶官场的虚饰和狡诈的诗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2表现作者对超尘脱俗境界的追求的诗句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为什么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非常精妙,换成“望”字就没有这种效果?因为“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4 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恬静(悠然、闲适、恬淡、欢愉)的心境
5 怎样理解“心远地自偏”这句诗?它蕴含了怎样的哲理?意思是只要内心远离尘俗,就自然会觉得所居之地偏僻幽静。蕴含的道理是,只要没有追名逐利的思想,即使居住在喧闹的地方,也会觉得幽深僻静。
6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大意:在东边的篱笆下采摘菊花,偶尔抬头,悠闲自在地遥望到南面的庐山,心境愉悦闲适。
7 写作者面对良辰美景,神往不已悠闲自得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8 全诗通过对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道理,表达作者从自然景物中寻得乐趣的恬适之情和丰富的精神生活。
9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指此时此地的情和境,也就是隐居生活。“真意”指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所领悟到的自然意趣,它包含着大自然淡泊闲逸、自由适性、各有所归的意趣,也包含了物我合一、人与自然融会于一体的意趣。
10诗中的“心远”一词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有何作用?
答:“心远”指的是心灵超脱尘俗,心志高远,是这首诗的“诗眼”(关键),表现了作者不慕功名利禄的高尚节操,后面的内容都是承此词而来。
11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诗中写到了菊花、南山、山气、夕阳、飞鸟等景物。用菊花与南山这两个意象表现作者高洁脱俗的节操以及恬淡闲适的心情,用鸟的知倦而返表现作者愿意离开尘俗,隐居田园的愿望。
12“真意”指的是什么,请从文章自然理趣的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答:“真意”指的是诗人从自然与人和谐的景象中领悟到的自然意趣,它包含着大自然的淡泊闲逸、自由适性、各有所归的意趣,也包含了物我合一、人与自然融会于一体的意趣。
13 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
A.本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一句与杜甫《望岳》中的“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都是借归鸟写出诗人陶醉于自然不想在尘世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中的“但使愿无违”都表达了诗人返璞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世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成了君子美好品德的象征。他们都是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二《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夸张—极言酒席好话丰盛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对比反衬—内心愤懑迷茫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道路艰险—仕途不顺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明对仕途的信心,委婉地道出了希望得到皇上的重用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反复咏叹仕途不顺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勉(虽壮志难酬但雄心不泯)—豪情
(二)必考知识点拨
1品味“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妙处:本联巧用比喻手法,用“冰塞川、
雪满山”比喻人世现实,以路途艰险比喻仕途的艰险,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作者当时无法施展抱负的苦闷抑郁状况。
2 第二联中能体现作者当时心情的动词是“停、投、四顾”,表现了作者未能实现理想的苦闷抑郁及不知前路如何的茫然。
3 说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意思:总有一天,我将顺乘大风之便,冲破巨浪阻隔,高挂云帆横渡沧海,到达我理想的彼岸。
4 闲来垂钓坐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典
5 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表现了诗人自信乐观、纵横豪迈的气概。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诗人相信,即使前路障碍重重,但仍将会有一天要乘长风,破万里浪到达理想的彼岸。
6“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用了夸张的修辞,突出了宴会的奢华,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氛围。与下文“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形成强烈的反差,衬托作者心中的悲苦。
7 黄河”与“太行”在诗歌中被赋予了象征意义,表现仕途上走投无路,四处为难。
8 在诗歌中诗人的思想情感经历了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到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的变化。
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
1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其作品被称为“诗史”,作品特点是沉郁顿挫
2 第一段用连续动词和拟人手法写秋风抱茅,表现了作者的无奈焦灼   
3 第二段写群童抱茅,表现了作者的怨愤无助
4 第三段写夜雨难眠烘托了作者的凄苦                             
5最后一段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了美好的社会理想,反映了作者的忧国忧民,推己及人。
(二)必考知识点拨
1反映诗人一家贫寒起初的生活状况的语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 表达诗人美好愿望的句子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3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比喻
4 诗人在诗中表现了怎样的情怀:作者以自身经历和感受叙写了安史之乱所造成的民不聊生的痛苦生活,直抒胸臆,抒发了自己大济苍生的博大胸襟和理想。
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一)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寒早,狂风之猛(正侧面描写,炼字法—“即”)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夸张、比喻(以花喻雪,以春喻冬)—壮美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侧面描写:奇寒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过渡,景(冷)情(愁),烘托愁情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室内热闹与室外寒冷形成对比。热情送别与惆怅心情形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成对比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前四联写奇寒,后四联含蓄地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二)必考知识点拨
1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2“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空”既是写景,又表现了作者因与友离别恋恋不舍而内心失落空虚的感情
3 说说“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的意思:弓箭冻硬,无法拉开;铠甲冰冷,难以穿着
4 联系全诗体会“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这两句诗在全文的作用及它表现的复杂情感:这是文章的过渡句,将诗从歌白雪转入对百丈坚冰的环境描写,并在愁云浓重的氛围中引出送别之事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即将与友分别的难舍之情也有自己有家难回的惆怅落寞的思乡之情。
5 结合全诗说说“忽如一夜春风来”的“忽”好在哪里?“忽”写出了塞外天气突变的情形,也传达出诗人的惊奇之情。
6 送别场面的描写是按怎样的顺序展开的?诗的末联隐含着怎样的情感?军帐饮别—辕门送别—雪中惜别。末句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友人的深深依恋之意和因离别而产生的伤感惆怅之情。
7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对偶、互文
8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对偶、夸张
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
10 本诗抒发了作者因朋友返京与自己有家难回而产生的无限惆怅。在诗人笔下,冰天雪地的边塞,奇寒难忍,愁云惨淡,令人怨怅。
11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画面:山路盘旋曲折,已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
12“卷”从正面“折”从侧面烘托风势之猛;“即”写出风雪来得早。
13诗中写“狐裘”“角弓”“锦衾”“铁衣”有何作用?以边疆展示身边的用品来侧面烘托气候的寒冷,同时也写出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
14请赏析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忽如”二字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以春花喻冬雪,想象奇特,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无限的温暖与希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
15、分析“风掣红旗冻不翻”中“掣”的妙处。“掣”字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16、请描述“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你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
17、“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运用何种艺术手法?表现诗人怎样的情感?
借景抒情。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以及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五 己亥杂诗
(一) 浩荡离愁白日斜:“浩荡”用夸张手法,日暮让人联想到离愁

吟鞭东指即天涯:“即天涯”表现了无法回京的失落惆怅
落红不是无情物:比喻,自喻为“落花”(积极)
化作春泥更护花:“花”指国家民族
(二)必考知识点拨
1 表达作者忧郁孤独和悲壮豪迈等复杂心情的两句诗是: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借代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作者以“落红”“春泥”自喻,表明自己虽辞官还乡,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4 “吟鞭东指”的“吟鞭”指鸣鞭、挥鞭
5 诗人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思为国效力的诗句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 全诗写出了哪三种心境?
离别的愁绪,回归的喜悦,积极的人生态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必考文言文考点集锦
古玄言诗《饮酒(其五)》今韵
《古诗十九首》第四首《今日良宴会》
“情真景真,事真意真”——读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传》酒中隐士|晋朝历史
郑板桥:人生在世,唯真不可辜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